注重单元整合,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2021-10-09顾洁
顾洁
古典名著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阅读古典名著可以促进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古典名著的阅读教学存在着阅读难度大、文章篇幅长等问题,而且名著的表达方式也与现在有所不同,所以学生阅读起来会感觉比较吃力,出现阅读不下去、阅读不完或阅读兴趣不高等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地以单元为视角,适度、合理地开展阅读策略指导与运用,那么就很难实现我们所期待的“从一篇走向一本书 ”“从一篇走向一类书”的阅读推进。
要实现单元的整合,首先要能正确理解单元的内容。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四篇选文是《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分别出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将四大古典名著编进一个单元,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并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那么,阅读名著的方法是什么呢?
部编版语文要素的落实,很多都藏在这个单元的课后习题或语文园地里。细看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与导读,并结合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方法一:概括情节,梳理脉络读
本单元首篇课文《草船借箭》课后练习1内容是: 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景阳冈》的课后练习2内容和《草船借箭》相似: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 →( ) →( )
這两个练习分别要求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和“抓住主人公的主要事件概括”。解答这一题的方法是“了解故事情节”,或者叫作“概括情节”。
方法二:借助资料,联系整本书读
《草船借箭》的课后练习2的问题是: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借助课文内容能认识到诸葛亮是个“知天时、晓地利、识人心”的人,但是对于诸葛亮突破思维定势“出奇谋”背后的将计就计、 顾全大局这一人物特点我们是并不知晓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当时三国割据的历史背景,比如了解军令状以及当时孙刘或灭或降背景下必须联盟共同抗曹这一现状,以此突破难点。
这一题启发学生借助资料阅读并联系整本书来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
另外,《草船借箭》的课后练习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了解?你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这一题也是指向了联系整本书前后章节,读懂故事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实际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对比文中的“笑”,链接诸葛亮的“哭”的个别章回,以此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另外,《红楼春趣》的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也是资料的推荐,想看到这春趣中的趣,就需要在对比中获得更全面的感受。
方法三:进行人物评价,走向深度阅读
《景阳冈》课后练习 4 的内容是: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有的同学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还有的同学说: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这一练习指向人物评价。要想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就需要充分、细致地阅读课文。
在学习金字塔中,记忆、理解、应用属于初级认知,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认知,我们一直倡导深度阅读,但没有高阶思维何来深度阅读呢?
同样,《红楼春趣》导读内容中:
阅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一问题也是指向以评价人物来推进深度阅读的方法。
方法四:创造性阅读,推进深度阅读
这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怎样表演课本剧”,学习过程分为选课文、分角色、 怎么演三个流程。在“怎么演”环节要求中提出了把叙述语言改为人物对话、添加表情动作、制作简单道具等,尤其是对话的改编,既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又需要符合表演实际。这一实践的过程是对名著再细读、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创造性阅读的过程。
这一点,在本单元其他课文中也有涉及,比如《景阳冈》一课的课后练习 3 :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这不仅是具体复述,更是创造性复述。 另外,本单元的习作部分“写读后感”也是一种创造阅读与梳理的过程。
基于此,我们发现,原来这一单元中渗透了许多的阅读方法与策略。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阅读推进不应是单一的方法运用,而是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最终形成策略系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学习,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学时不妨慢一点,想清楚我要教学生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利用古典名著单元的教学,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教学生学策略、用策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