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阿格尔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

2021-10-09吴诗琪

美与时代·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摘  要:本·阿格尔重新思考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并认为,在时下的社会语境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理论虽然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重建,从而来适应当下的现实语境。本·阿格尔的理论设想主要是针对北美、特别是美国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理论主张。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才能让个人与社会、与国家有效地配合,来解决眼下的生态危机,避免异化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施行分散型、小规模的生产结构,通过中间性立场,既吸取政府调控的效力,也借鉴市场灵活组织的好处,综合两方面的调介行为,才能有效改变生态现状。

关键词: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时下显著的社会根源问题,并引发学界的热烈探讨。自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问世以来,西方便兴起了绿色政治运动,将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生态批评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议题,著名学者本·阿格尔便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其代表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完美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本·阿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资本主义向外肆掠扩张、不断开采资源,这便造成眼下环境污染、资源衰竭和异化消费等多重危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阿格尔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时下显著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解决之道。

一、对马克思理论的再思考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本·阿格尔重新思考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并认为,在时下的社会语境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理论虽然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但其危机理论显然已无法适应眼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因为传统的危机范式已从经济危机转向了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等领域,而异化消费等问题是马克思未曾预料过的。因此,在本·阿格尔的理论体系中,要想深入思考眼下的生态问题,就需要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矛盾理论和危机理论相结合,以展望未来的生态社会。

在本·阿格尔看来,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体系倡导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这种辩证法的理论构架放在现今仍具有指导意义。阿格尔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观”“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内在矛盾规律理论”和“内在矛盾的逻辑向经验方面发展的危机模式”,并指出马克思对于经济危机理论的设想放在时下的语境中,显然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危机进行重新考量,并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重大修正,从经济危机着眼于生态危机来考察社会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在本·阿格尔看来,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重建,从而来适应当下的现实语境。本·阿格尔的理论设想主要是针对北美、特别是美国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理论主张。马克思表明,资本主义会处于“矛盾激化而导致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与“资本主义通过自身经验奋力抗衡危机”的双重结构中。在这样的境况下,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误读颇深,他们要不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作19世纪的现实经验的描述,要不就是把《资本论》看作是一种内在矛盾的分析;另外,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只关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而全然忽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矛盾理论和危机理论的分析,对于思考现实来说,这两派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对此,本·阿格尔提出中间性立场,来修正马克思理论的观念,这种中间性立场是“介于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逻辑的必然性的马克思主义决定论和认为矛盾已经被永远消除、资本主义从而可永远延续下去的马克思主义怀疑论之间的立场”。概言之,持保留的态度,一方面要捍卫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构想,另一方面又要警惕资本主义将灭亡的逻辑,而是以一种中间性的立场来构筑社会主义构想和资本主义危机之间的关联,从而为现实提出更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北美语境下的资本主义社会,针对眼前的资本主义危机,这显然有据可依。

二、分散型和非官僚化的结构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本·阿格尔受到莱易斯的灵感启示,着眼于当前的生态危机,提出富有启示性意义的解决方案。阿格尔表明,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已由经济危机向生态危机转型,那么就需要一种新的危机理论和解决方案对当下现实进行介入,阿格尔认为有效的处理形式应该是一种中间性立场,他主要是从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分散型和非官僚化结构、美国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这三种议题来对当下社会现实进行改革。

首先,阿格尔认为,从个人的层面而言,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才能让个人与社会、与国家有效地配合,来解决眼下的生态危机,避免异化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所谓的“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是从消费层面而言的概念,当个人以为源源不断供应的商品突然衰竭,面临着生态危机,个人便会反思这种异化消费的现状,考察自身的真实需求和消费主义的意义,从而有效地认识到个体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做出正确的行动调节。阿格尔的“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显然是有效的极简主义行动模式,它倡导简朴环保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真实需求,来合理地购买商品,而不是被广告传媒驱动而进行的异化消费。

这是从个人的消费层面而言的生态决策,个体若奉行“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原则,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自然是好事。繼而,阿格尔分析了宏观意义上的社会生产,他主要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海尔布伦纳(Robert Heilbroner)的经济学理论为批判对象,并提出一种折衷主义的解决方案。海尔布伦纳表明,只有通过有计划地削减工业生产等“生态命令”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但施行这种生态命令显然需要政治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并进行集中化管理。阿格尔认为,海尔布伦纳的倡议,如削减工业生产等,是值得借鉴的,但海尔布伦纳的政府集中式管理的建议显然不得人心,这会导致政治的极权主义。对此,阿格尔将海尔布伦纳的理论基础进行改造,倡议一种“分散型、非官僚化和社会主义化的结构”模式,来对经济生产进行合理的调配。在阿格尔看来,削减工业生产或实现“无增长”经济并不需要集中化模式,况且这种集中化的生产模式受到官僚主义的制约,并不利于经济生产的灵活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官僚主义的集中式管理并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第二,由于体量庞大,这种集中化管理无法对市场进行灵活的调控。那么显然,官僚主义的集中化模式不利于当下的经济现实,只有那些分散型、小规模的经济体系才能灵活地进行生产调控。阿格尔表明,这是因为那些小规模、分散型的经济体系能够直接介入商品生产和调配,这就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便捷。

与此同时,在阿格尔看来,施行分散型、小规模的生产结构,并不意味着他反对集中化的社会主义构想,只有通过中间性立场,既吸取政府调控的效力,也借鉴市场灵活组织的好处,综合两方面的调介行为,才能有效地让市场灵活运转。阿格尔表明,只有通过改造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社会制度才能改变异化消费的现象,从而有效地给生态环境带来正向反馈。在他看来,实行分散化、非官僚化的制度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技术,而且对社会和政治结构也相当奏效。践行分散化、非官僚化生产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需要从消费者的层面做工作,讓消费者懂得“期望破灭后的辩证法”和“足够就好”的消费原则,从而购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受广告传媒的驱动进行购买。第二,需要改革社会制度来管理人们的消费,这种方案是通过施行一些能够促使人们发展自我价值或个体创造性价值的活动,让人们在消费之外的活动中找到生命价值与意义。第三,需要从企业进行改革,从生产方面进行变革,让生产者奉行“生产多少就足够”的理念,倡导资源节约、需求合理分配的生产模式,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在阿格尔看来,这种解决方案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有效地将人们从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现象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改善生产制度,废除那些强制性的异化劳动,让官僚化的劳动管理制度向非官僚化、民主化转型。

但如何践行这种分散化、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呢?阿格尔认为,美国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为施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实验环境,同时将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改善美国的生态危机,是当下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案。阿格尔认为,美国的民粹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适宜分散化、非官僚化和社主义所有制的发展,但美国缺少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那么,若能将马克思主义与美国民粹主义有机结合显然是卓有成效的生态改革方案。在阿格尔看来,要实现这种社会主义所有制,首要任务便是向工人们展示非官僚化的社会制度,让工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工作以及受官僚管制的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同时,需要批判专家式的权威主义和劳动分工等现象,从而让工人摆脱被控制、被操纵的消费异化状态。在阿格尔看来,由于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工人始终受到作为权威大他者的专家的影响,工人的生活都是受制于专家的操控,专家决定了消费的趋势和劳动过程,工人永远服从于专家的指示,处于奴役、剥削和被控制的异化状态中。因此,阿格尔认为,要摆脱官僚化的操纵,首先就要把矛头指向批判官僚统治和分工现象,同时倡导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体制,实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方式便是工人自行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说,让工人获得自主理性,自由地管理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受专家和权威机构的操控。阿格尔表明,这种倡导工人自主管理的改革方案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将带动激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只有工人重获自我管理的自由和创造理性,才能让分散化、非官僚化的社会体制有效运转,而这才是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最终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2.

[2]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吴诗琪,复旦大学中文系2020级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