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情怀在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
——以石河子市高中学校为例

2021-10-09朱天武格丽娜居来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3期
关键词:景观校园空间

朱天武,格丽娜·居来提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1 项目背景

石河子市高中学校位于石河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北靠北一路、南临天山路、东至东六路,校园总面积约3.3×105m2,其中,绿化面积约1.4×105m2,绿地率42%;建筑面积约7×104m2,占校区总面积的21.3%。校区中间穿插1 条东五路,将校区分隔成教学区与生活区2 大区域。校园规划分区合理,功能明确,为园林景观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校园已有一定的绿化基础,但是,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缺少园林景观小品、雕塑、休闲设施、环卫设施、景观照明等,不能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景观和反映校园特色及氛围。

2 设计原则

生态原则:用绿色表现校园的雅静和勃勃生机;

行为原则:符合学校的时间性和群体性的行为规律;

功能原则:根据学校的各功能区特点进行绿地布置;

美学原则:注意绿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3 设计理念

“绿色”——优美的学习环境;“文化”——丰富的校园文化;“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人”为本,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打造一处在新疆乃至全国一流的精品校园景观。

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校园的园林景观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氛围。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

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4 空间环境景观布局结构

校区的总体布局尊重原规划,总体分为两大部分:教学区和生活区。不同功能区景观取向不同,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文化与景观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对基地特征的挖掘和分析,运用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相结合,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和自然环境[1]。

4.1 教学区景观设计

景观结构上以两轴八园为景观骨架,体现校园文化景观。景观轴(纵轴),作为主轴线空间序列,配合其他小品或植物造景,营造出一个开敞明快,文化气息浓郁的序幕:校园主轴线以主入口北端集散广场拉开序幕,采用半圆形,以同心圆、放射线等为基准控制线,加强空间向心性和整体性。广场中心半圆形景观草坪上放置大型景观石,景石上刻有学校名称。硬质广场与礼仪通道间设置模纹花坛,丰富礼仪通道的视觉效果。外围半环形硬质地面作为礼仪通道,平时作为步行空间使用,在大型庆典活动等礼仪场合可满足机动车通行。大气、精致的景观大道将入口形象进一步延伸,如同一幅纵深感极强的画卷将校园的美景徐徐展开。

主景:从大门入口穿过图书馆与科技馆之间的景观道(两侧布置宣传栏)(见图1),进入校园的中心区,以景观墙、特色铺装作为主要的展示载体,逐年记录高中学区的事件。两侧林荫绿地内错落有致地布置10 座景墙,景墙刻有中国十大名校的介绍,逐年将考入对应高校的学生名录记载在景墙上。周边布置长条坐凳给师生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及休憩的空间。

图1 景观轴透视

轴线中心——“和谐广场” 成为主轴线空间序列的高潮。平面设计上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构图蕴含着哲学思想。圆形喷泉池中心为主题雕塑,喷泉池底是世界地图铺地,象征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广场周边配置休闲座椅,形成开放的休闲活动空间。

展开:从“和谐广场”起视线继续延伸、扩展至体育馆前广场。景观上主要体现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

步行带以连续景观廊为主要景观要素,在廊内设置石刻墙,以文字、图案的形式表现和记录各学科领域代表人物的辉煌成果。喷泉池贯穿整条景观主轴,象征知识的源泉,增强了校园文化景观效果。

结景:位于主轴线空间序列端部的是景观建筑——体育馆,这座建筑雄伟高大、气势恢宏,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是整个空间序列的视觉终点。体育馆门前为树阵广场,增加了建筑的气势,同时也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

体育运动轴(横轴),中心景观轴两侧教学楼前绿地与运动场衔接处设置一条健身走廊,布置各种健身器械与运动场上田径类运动形成互补。运动场周围开阔的草坪上散置运动造型的人物雕塑,增强了运动区的气氛和景观效果。

八园分为4 个文园(琴园、棋园、书园、画园)和4 个花园(花语园、沁馨园、枫雅园、冬霖园)。在人文景观轴两侧,教学楼体围合成的楼间绿地,以“琴棋书画”为主题形成4 个主题园,以庭院的形式通过景观小品、场景人物雕塑、色彩搭配、植物配植等体现园区特色,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如图2 所示。

图2 人文轴透视

4.2 生活服务区景观设计

生活服务区的景观设计以休闲、滋养校园新文化为出发点,强调用环境来感染学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人性化尺度”的设计原则,将修读空间、体育运动空间、休闲活动空间、展览空间散布其间,力求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日常交流平台、信息互动与共享的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校园环境[2]。

入口景观区:园区内清澈的喷泉池中的“记忆之墙”用来记录每一届学子对母校的深深寄托,同时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使每个空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三角锥体的景观小品和缀景花坡增加了园区的色彩及趣味性。规则的林荫树阵构成水幕墙的背景,增加园区景观层次,为学生提供观景、休憩的场所。如图3 所示。

图3 绿荫聆泉剖面及透视

“读贤”“悟妙”——读书园地上:这是南北两处宿舍楼间的主题绿地,设计以营造1 个适宜读书、学习、交流的宜人空间为目的。植物多选用观花植物并通过书亭、石刻、旱溪、墨池、曲径等强调主题。微地形、景墙的运用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形成不同的阅读空间。如图4 所示。

图4 “读贤”“悟妙”示意图

生活区外围的3 块休闲绿地,周边栽植乔木及花灌木以减轻外围环境对校区的干扰。利用铺地、景观雕塑、凉亭等构成不同空间感受的场地。健身步道穿梭于林间,树桩桌椅布置于道路一旁,绿地上花团锦簇,以此来满足交流、活动和学习的需求,营造一处舒适、开放的冥想空间。

这个主题园位于服务中心的一侧,与入口景区在构图上相呼应;桃李园设计将平坦的地面处理成起伏的坡地,种植桃李等观果植物、地被灌木及花卉,并通过景观小品等隐喻主题,以此来颂扬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5 绿化种植设计

校园绿化环境设计以寻求人与自然平衡为原则,将诗情画意写入校园,使之成为一所集园林景观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校园。

5.1 树种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树木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协调,景色优美,还要能适应所在地段及小气候等自然条件。以本地区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便于养护管理。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相变化,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树木配置比例恰当,乔、灌、藤、花、草合理配置,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搭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体现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

3)垂直绿化。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进一步提高校园绿视率,创造绿色环绕、花团锦簇的宜人环境。

5.2 植物选择

在植物配植方面,首先,多保留原有的乡土树种,使该区的乔木形成地方特色;其次,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植被从乔木到灌木,从花卉到草坪,使校园内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生态环境。

乔木:红皮云杉、樟子松、小叶白蜡、大叶白蜡、圆冠榆、垂柳、黄金树、山楂、苹果、山桃、暴马丁香、桃叶卫矛、红海棠、火炬树、茶条槭等。

灌木:紫穗槐、水蜡、紫丁香、榆叶梅、珍珠梅、连翘、忍冬、金叶莸、红叶小檗、锦带花等,这些品种既有较强的适用性,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花卉: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一年生草花为辅,既能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又便于后期的养护管理,宿根花卉选用丰花月季、大花萱草、鸢尾、地被石竹、地被菊、荷兰菊、景天等,草花选用一串红、百日草、矮牵牛、孔雀草等。

6 结语

本文以石河子高中学校作为案例,从一个学校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读景观设计在实践中运用。人文关怀能够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也要求设计师因地制宜,巧妙地处理和营造,形成完整统一的景观序列,给师生提供怡人的环境、舒适的树荫、浓浓的文化氛围,吸引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在优美的校园里活动、健身、读书。让师生在校园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3]。人文关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同样作为一个人类的个体,设计师更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设计出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来。

猜你喜欢

景观校园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