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集散中心规划与设计思索
——以荔波樟江大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为例

2021-10-09何瑞金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3期
关键词:集散中心七孔思索

何瑞金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长沙410000)

1 引言

游客集散中心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游客体验、形象展示与运营管理等任务。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及风土人情,做到建筑与自然风貌相结合,以人为本,与自然融为一体[1],才是规划设计集散中心游客的最终目的。荔波樟江大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地处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少数民族聚集区。该自治州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游客去贵州的必游景点之一。本项目以游客集散中心为载体,将地方特色融入建筑形态,充分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的图腾及符号,突出景区主题,使之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2 规划原则及分区思索

2.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荔波县南部的瑶山乡,地块西北与著名AAAAA景区大七孔毗邻,西南与小七孔景区相连,南与樟江相连,东北与荔波县接通,周边景色优美。项目总合计约3.53×105m2,含有商业古街、游客集散中心、星级酒店及特色民宿、大型停车场、入口景观风情轴等,建筑面积约1.2×105m2。

2.2 总体规划及布局

规划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体规划结构清晰,布局合理。

北侧A 地块入口处设有雕塑广场,在此能一览周边所有建筑和环绕山体。A 地块由一条纵贯停车场的人行主轴串联,将游客集散中心及前广场设为雕塑广场的对景,在山形的烘托下,给游客强烈的方向感。游客拾级而上,可俯瞰整体商业街区以及南侧布依小镇。视野的开阔保证了商业街区的关注度及重要性,同时便于带动地块南侧布依小镇的人气,空间的序列感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南部B 地块东侧为商业步行街,西北侧保留山体,布设沿江酒店及独栋休闲民宿。南临漳江,依山傍水是荔波当地典型的建筑风格,呈现一种自然环境环抱古典建筑的特色风情。漳江风光带和亲水广场为游客提供特色的休闲场地,让游客在此感受到野外露宿的独特之处。

规划布局(见图1)理清功能主次关系,重塑场地空间序列,原有场地竖向起伏明显,东西及南北存在较大高差,周边已存在布依小镇零散项目,整体场地较为无序。规划先确定游客集散中心为场所的主体建筑,通过引入一条宏大的景观轴线正对游客中心主广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导向空间。

图1 规划平面图

停车场易形成一个巨大的消极、拥堵场所,因此,规划首先将停车场化整为零,由1 个变为4 个,各自拥有独立出入口,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利用高差把其中2 个变为地下停车场,另外2 个停车场结合生态式树阵对称分布于中轴两侧,弱化地面停车场占地规模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出景观中轴的序列感。

本项目坚持整体规划、局部细化的原则,其主要规划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合理利用地形,经济合理,尊重自然,注重统筹兼顾,形成绿色交通出行为支撑的紧凑型旅游线路布局模式;

2)坚持建筑形态与环境融合,体现地域风情;

3)坚持区域协调,突出体验感、获得感及地方特色;

4)坚持“以人为本,山水相依”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生态环境。

规划构思的主旨在于从宏观出发,对各要素综合分析,进而进行全面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3 个基本目标:

1)人性化。本项目的特点是在把握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及精神追求的基础之上,注重游览体验的提升。

2)高品质。以高层次的设计标准,形成优雅、美观、和谐的景区环境,有效地利用现有地形高差设计台地,节约投资成本,同时更好地借助自然景观设计来提升景区自身的品质。

3)简约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游览路线,不重复,不交叉。

同时结合游客心理动态,与景观相结合,营造丰富多变、尺度合理的景观节点,加强游客与景观的互动,多方位缓解游客的疲劳。

3 形态理念思索

游客集散中心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在设计构思上应充分考虑地方特色。“高耸的脊、层叠的檐”高度概括了荔波的山水、民居特色,一个“叠”字形成了建筑的理念来源。建筑外形以丰富错落的弧形屋檐和现代通透的墙体为主,屋檐最高处高达28 m,让人拥有震撼、舒展的空间体验。

4 竖向高差利用思索

场地原始地形东西方向存在20 m 左右高差,设计重点处理:

1)景观主轴和停车场依原始地形逐级跌落,形成3 级台地,完全与场地融为一体,在节约大量土方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体验。

2)游客集散中心利用高差形成了“双首层”的空间关系,建筑1 层与主广场平齐,为主要人流入口。负1 层利用架空层作为电瓶车接送区,实现了人车上下错开,可更科学合理地运送游客前往景区。

5 流线组织思索

游客集散中心存在瞬时出入人流巨大,游客、外来车流、内部接送车流复杂交织等问题。

1)游客流线:为了保证节假日高峰人流顺畅,游客进出通道完全分开,入口结合广场入口设计,出口结合商业古街设计,这种设计方案在带动商业运营的同时,也可利用商业街区消解巨大的出口人流。中轴线结合高差也巧妙地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广场入口如图2 所示。

图2 广场入口透视(夜景)

2)人车流线:外围游客与外部车流的分流通过地形高差分层解决,基本实现了停车车流与游客流线的完全分离;游客集散中心内部游客与电瓶车流线通过错层分流[2]。

6 室内空间表达思索

1)保持室内外设计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功能与形式一脉相承,融于一体。本项目以现代风格为主调,形成大气简约且具有国际化的空间形态,同时,结合当地民族图腾元素,增强游客服务中心的识别性及地方特色。综合不同分区的不同功能,充分利用设计手法,使建筑空间灵活、步移景异,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服务环境。

2)室内设计元素选取部分当地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的图腾及器形等运用到室内。其中大堂正中墙面采用4 个民族的鼓面,用铜雕成7 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装饰块,突出景区大小七孔的主题,同进墙面的鼓面与柱基的鼓面形成上下呼应,一气呵成。

7 BI M技术三维思索

本项目积极采用了BIM 技术进行全过程设计,其设计应用有:(1)地形还原;(2)用地环境分析;(3)能耗分析;(4)虚拟漫游仿真;(5)剖面分析、节点碰撞检查;(6)古建筑细部推敲;(7)室内空间分析等。通过BIM 技术的不断推敲,特别是游客服务大厅的单层层高取值、大跨度坡屋面设计(见图3)等得到优化。通过BIM 技术三维[3]仿真漫游,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果,极大地提升了设计质量及水准。

图3 立面投影

8 绿色建筑思索

本项目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保温材料为A 级防火发泡水泥无机保温板,屋面保温材料为岩棉板/ 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幕墙采用6 中透光Low-E+12 空气+6 透明- 非隔热金属窗框,外窗采用6 中透光Low-E+12 空气+6 透明- 非隔热金属窗框。通过多种节能方案比选,选出符合当地特点且合理的节能方案。

绿色建筑设计采用下凹式绿地调蓄雨水,下凹式绿地面积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顶和地面雨水进入生态设施。人行道、庭院广场等均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率不小于50%。采用高效节能、光通量高的灯具,荧光灯具配套电子镇流器;出口及疏散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在满足照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照明功率密度值。设置节水型卫生器具,公共卫生间采用自动感应式冲洗阀,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满足三级节水器具的要求。项目室外排水设计时采取雨污水分流制排水方案,污水经处理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地下室设计下沉庭院或采光天井等,极大地改善了地下室采光和通风条件,使游客获得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9 结语

该项目游客集散中心作为荔波大小七孔旅游景区的地标性建筑,是宣传贵州旅游风景资源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本设计对项目总体布局、建筑创意、室内细部等做了一些思索,建成效果、质量远高出设计预期,这也是设计师所期盼的,期待本设计为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游客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集散中心七孔思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农产品集散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游大小七孔
包裹如山
贵州大小七孔
深沉的思索
浅谈威海旅游集散中心导游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七孔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