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评价

2021-10-09王丽萍

关键词:现代农业维度农户

王丽萍,方 婧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的统计结果来看,非规模经营农户占全国农户数量的98%左右,小农户在农业经营者中仍占据绝大多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国情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者,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发展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统筹考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小农户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小农户要有效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要提升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出,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因此,课题组自编“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评价问卷,在广东省清远市进行入户调研,测量当前小农户的能力水平,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提升小农户能力的对策建议,要把小农户培养成为理念新、眼界宽、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对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农户

目前,学术界对小农户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国外部分学者对小农户的定义和研究主要从小农生产的客体、小农生产的主体展开。从小农生产的客体角度来看,“小农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分散生产资料为基础,既不包括生产资料的积累,也不具备合作性质,具有封闭性强、结构松散、劳动生产率低等特点。”[1]从小农生产的主体角度来看,小农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类型, 对农民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因素[2]。小农是理性的经济人,小农经济是“贫穷而有效率的”[3]。

国内学者根据小农的特点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小农是一种农业微观主体,人口多、土地少,以家庭为单位,具有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特质[4];是小规模土地的经营主体和土地所有者,或者自给自足者[5];或者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组织,但不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6]。小农户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小农户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内部劳动力,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以满足自己消费为主,产品剩余很少,小农户资源基础较弱,由不同类型的资产或资本构成,如人力、自然、社会等,资源非常有限。二是小农户兼业化明显,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农民提供的耕地十分有限,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外出谋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因此,小农户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显著下降[7]。三是在传统农业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小农户只着眼于自己的小规模生产范围, 视野狭隘,对未来发展趋势及新观念的接受度比较迟缓,厌恶风险的程度较高,而且承担风险的能力弱[8]。

综上所述,小农户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土地经营者,且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自给性和市场性的双重属性[9]。

(二)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传统农业是使用经验知识和传统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经营的一种形态[10]。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达农业形态[11];是利用现代要素提高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农业[10]。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发展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小农户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之间搭建桥梁,使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连接、相互协调,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的一种路径与模式。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将现代经营理念与现代经营行为融入小农户[12],要求小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获得较快增长,具有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智力、知识和技术[13];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14],包括提升学习能力、保障与支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经济能力、应对风险能力[15];提升小农户掌握现代要素的能力、提升务农效益和竞争力[16],持续提升小农户技能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小农户成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经营行为,掌握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等知识的新型经营者。

综上所述,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提升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17],包括:个人的基础素质、持续学习能力、现代农业素养、现代经营意识四个方面。

(三)研究述评

职业能力是员工为完成职业任务而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理念,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来,学界对新型农民的能力研究主要从新型农民的素质、能力方面进行总结,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包括农民素养与行为、生产职责、管理职责、环保职责四个维度[18],未见从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研究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因此,分析小农户的特征,构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对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农民素质、职业农民胜任力等方面的研究,根据每篇文献对素质、能力、胜任力的行为描述含义进行编码、同类合并、异类罗列,通过咨询专家学者的建议,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对小农户要求进行进一步整理,筛选出22个测量题项作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评价指标,为使受访者能够直观地判断,课题组采取了Likert 5级量表对每个能力特质设置“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5个评价层次,分别表示受访农民对此能力评价模型中各项能力特质的不同认可程度。

为了使问卷更具可信度与有效度,本课题组选取了广东省英德市个别村组进行小范围样本数据收集。本次预调研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剔除了因子荷载较小的4个题项,对剩余的18个题项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小农户融入能力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65,KMO值为0.732,结果表明,各维度之间内部一致性较好,可靠性较高,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好,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信度较好,收敛效度良好。因此,结合预调研结果,最终确立了融入能力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个人基础素质、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并且下设责任心、乐观自信、主动学习意愿、农业知识学习、农业生产技能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沟通理解能力、生产计划能力、农业政策理解与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信息收集与处理、诚信经营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等18个要素。

(二)正式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采用访谈法于2019年10月至12月在清远市5个区(县)12个村,进行正式入户调研,共发放问卷650份,经回收后进行信息、数据的筛选,得到最终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为89.69%。受访者中,主要以男性为主,占比66.2%,女性仅为33.8%。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民居多,占比47.5%,其次分别为40-49岁中年农民,占比23.1%;30-39岁中青年农民,占比18.1%,29岁以下青年农民占比最少,仅为11.3%。青年农民多在外求学或者务工,迁移到城市生活,这部分人群是潜在的高素质、能力强的农民。受访者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小学以下为31.0%、初中为40.0%、高中及中专为16.8%、大专及以上为12.2%。从事农业年限5年以下的为24%,6-10年占比为13.1%,11-15年占比7.5%,16-20年占比为4.5%,20年以上的占比高达50.9%。这与年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受访农民年龄集中在中年,大多数都是从小在家务农,因此从事农业劳动年限都相对较长。耕种面积为3亩以下的农户家庭相对较多,占比46.1%;其次为16-20亩,占比19.0%;4-5亩的农户家庭占比14.9%;6-10亩占比为14.5%;11-15亩占比为5.1%;20亩以上的农户仅为0.4%,这进一步反映了当前农户生产经营以小规模为主。

三、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小农户融入能力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920,大于0.8,表明各个变量及量表的计量项目都较可靠,内部一致性较好,问卷信度较好。小农户融入能力量表KMO值为0.906,大于0.7,且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000,表明量表结构较好,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的收敛效度良好。

使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问卷中所有项目的共同因子,并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公共因子,若方差累积解释率大于0.5则符合标准。

运用最大方差法对数据进行旋转后得到4个公共因子,可以发现其拥有较好的构造效应,提取的4个因子解释的变异数分别为43.426%、10.623%、6.512%、5.746%,累计解释变异数为66.306%(如表1所示)。

表1 小农户融入能力量表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根据每个公共因子包含的题项含义,对融入能力18个项目进行分析,并对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公共因子1,包含6个方面: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诚信经营意识、信息收集与处理、风险意识,这些都是现代农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意识,因此将公共因子1命名为“现代经营意识”。

公共因子2,包含5个方面:乐观自信、责任心、生产计划能力、沟通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与个人道德品行以及个人日常交往所必备的素质相关,因此将公共因子2命名为“个人基础素质”。

公共因子3,包含4个方面:法律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农业政策理解执行能力,这些都是对农民现代农业素养要求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公共因子3命名为“现代农业素养”。

公共因子4,包含3个方面:主动持续学习意愿、学习农业基本知识的能力、学习农业技能的能力,这些是体现农户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学习的欲望与掌握情况,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及科技进步要求不断更新的一种能力。因此将公共因子4命名为“持续学习能力”。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4个维度的小农户融入能力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量表模型的拟合指数是否符合要求。

1.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构建模型的拟合程度是否符合标准,运用AMOS21.0.0进行分析。

分析表2可知,非标准化参数估计值皆为正数,该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24条路径系数已达到显著水平,均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表2 一阶因子模型非标准化参数估计(N=583)

分析表3可知,模型各拟合指标均达到标准值范围,进一步说明模型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并不具备显著性差异,有较好的拟合度,说明模型可以接受。

表3 一阶因子模型各拟合指标值(N=583)

图1 小农户融入能力要素一阶因子模型(标准化结果)

由图1可知,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这4个维度存在两两相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图1来看,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职业能力模型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职业能力具体特征。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提炼,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4个因素,具体表现为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它说明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职业能力由4个维度构成,这4个维度分别通过不同的特征来体现。第三层次为第二层次的综合表现,即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职业综合能力,它是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4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结果,这4个维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最终统一。

2.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小农户融入能力特征模型的4个特征要素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反映了4个特征要素的指标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4个特征要素的潜在变量可以用小农户融入能力的高阶潜变量来解释,因此考虑建立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用4个特征要素的潜在变量来表示综合能力。通过二阶因子分析,将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4个因子归纳为小农户融入能力。

分析表4可知,非标准化参数估计值皆为正数,且都在P<0.001显著,说明题项对各个因子的解释程度都比较高。

从表5可以看出,二阶因子模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值以上,说明二阶因子模型与样本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是小农户融入能力二阶因素的子因素。

表4 二阶因子模型非标准化参数估计

表5 二阶因子模型各拟合指标值

二阶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中的4个潜在变量有直接作用效果负荷在同一个高阶因子之上,如图2所示,4个胜任力要素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发展职业能力的影响各不相同,且标准化系数都较为接近,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92、0.86、0.71、0.71。

综合以上分析,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包括:现代经营意识、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个人基础素质4个维度。

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水平评价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对当前小农户融入能力进行测评。如表6所示,小农户融入能力总体水平均值为3.10,说明被调查小农户融入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亟待提高。从各个维度均值水平比较可知:个人基础素质维度得分均值最高,达到3.98,表明小农户比较乐观、有责任心;现代农业素养维度得分均值为3.36,表明小农户有了一定的质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现代经营意识维度均值为2.96,持续学习能力维度得分仅为2.10,显示小农户的现代经营意识非常薄弱,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欠缺。

图2 小农户融入能力要素二阶因子模型(标准化结果)

表6 小农户融入能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均值

为了更加深入分析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现状,本文从4个维度进一步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经营意识维度下小农户融入能力水平分析

现代经营意识是现代农业发展面向市场及适应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能力,主要从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经营、信息收集与处理、风险意识等6个方面进行测量。

由表7可以看出,在现代经营意识的二级要素中,诚信经营意识(3.23)、信息收集与处理(3.01)、风险意识(3.30)三项达到了3.0以上水平,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有了明显的改善,而对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及对于品牌、市场、竞争意识三方面的认识相对缺乏及有待提高。因此,对这三项能力水平的提升较为迫切。

(二)个人基础素质维度下小农户融入能力水平分析

个人基础素质主要从乐观自信、责任心、沟通理解能力、生产计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5个方面进行测量。

由表8可知,对个人基础素质的二级要素分析显示:乐观自信(4.20)、责任心(4.25)这两个能力要素的均值均大于4,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该两项二级要素得分在4-5分的占比达到了85%以上。这些数据正反映了古往今来农民善良朴素的形象。但在沟通理解能力(3.85)、生产计划能力(3.83)、人际交往能力(3.77)这三项二级要素得分上还有提高的空间,普通农民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上不存在很大问题,但是他们在表达自己需求、在与农业专家及农技人员交流上仍然有较大的障碍。因此,应该在发扬农民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培养农民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理解能力等,重视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

表7 现代农业经营意识的二级要素得分(N=583)

表8 个人基础素质的二级要素得分(N=583)

(三)现代农业素养维度下小农户融入能力水平分析

现代农业素养主要从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业政策理解与执行等4个方面进行测量。当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致使环境负面影响突出,只有培养农民具备良好的现代农业素养,才能从源头自觉控制农业污染。因此,农民的现代农业素养对于当代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表9 现代农业素养的二级要素得分(N=583)

由表9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素养的所有二级要素得分均大于3分,且得分分布较平均,其中环保意识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值达到了3.68,其次分别为法律意识(3.33)、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3.28)、农业政策理解与执行(3.14)。说明农民对于农业政策认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已有一定的水平,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培训农民掌握适当的环保生产技能和农资使用方法,以贯彻绿色农业、农业发展可持续的理念。

(四)持续学习能力维度下小农户融入能力水平分析

持续学习能力指的是农民在农业职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能的学习欲望和能力,主要从主动学习意愿、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技能学习3个方面进行测量。

根据表10可知,所有二级要素得分均小于3分,水平偏低,分别为农业生产技能学习(2.87)、农业知识学习(1.75)、主动学习意愿(1.68),反映出农民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愿都非常弱,对农业生产技能的学习意愿相对较高,但也低于3。因此,提高农民主动学习的意愿,提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非常迫切。

表10 持续学习能力的二级要素得分(N=583)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具体包括:现代经营意识、个人基础素质、现代农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4个维度。对广东省清远市583份样本进行分析,当前小农户融入能力总体水平均值为3.10,其中个人基础素质维度评价最高(3.98),其次是现代农业素养(3.36)、现代经营意识(2.96),持续学习能力水平最低(2.10),显示当前农民有一定的基础素质,但现代经营意识薄弱、持续学习能力低。因此,提高农民持续学习的意愿,设计符合农民特点的培育路径非常迫切。

(一)建立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培养目标

首先,提高小农户主动学习的意识与持续学习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培育高素质农民,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因此,让小农户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与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等,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十分迫切。

其次,提升小农户的现代农业素养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关键是要培养农民现代农业素养,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让农民生产过程中不仅追求高收益,更追求高质量。同时,还要提升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提升农民的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拓宽提升小农户融入能力的培育路径

首先,开发多层级的培训课程。小农户融入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农户进行分类培训:一是对于年轻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主要培养成为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管理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高素质的农民,可以通过职业院校、学历教育或更多途径开展理论教学,传授新技术、新方法、现代管理知识等。二是对于教育程度较低、年长的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对其进行现代农业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农业基本技术的操作性训练等。三是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有识之士、返乡创业人员等,宜提供创业培训、农产品品牌创建、现代经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其次,创新教学组织方式。进一步完善“课堂学习+田间教学+产业园观摩+网络教学”的立体教学途径,采用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小农户参与培训的条件与兴趣点。一是固定课堂设在高校、职校,既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又可以促进大家结交同行,互相交流经验。二是流动课堂设在田间、企业。完善田间现场教学,构建符合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现场教学点,使得学员可以直观地操作和实习;到先进的企业和产业园进行观摩教学,可以尽快掌握先进技术。三是要开发适合农民进行网络学习的课程,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培训功能,培养小农户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最后,创新培育机制。一是创建农业职能部门、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培训的机制。由农业职能部门进行分类组织,涉农业高校、涉农职业院校制订计划并实施,充分吸收农业龙头企业、农场主等专业人才参与到培训体系中,实现多元协同培训模式。二是创建“培训+推广+服务”三结合的机制。在对农户培训的过程中融入技术推广,使农民看得到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以激发小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使得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普及推广,提升培训效果。三是对高素质农民开展农业学历教育,根据需求不同,可以开展农业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多个层级的学历教育。华南农业大学从2017年开始实施非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已经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管理的高级人才,并且他们逐步成为各方面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维度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现代农业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