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路径探索SmartMat办刊实践为例
——以
2021-10-09赵艳静陈金龙
陈 曦,赵艳静,陈金龙
(天津大学期刊中心 天津300072)
经过近10年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已步入了快车道。在过去5年中,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至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齐升,2010—2020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数量比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15.8%;论文总被引3605.71万次,增长了26.7%。2019年我国共发表59867篇高水平国际论文,占世界份额的31.4%,排名世界第2位。我国有4所高校进入高质量国际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十高校名单,其中清华大学以发表2420篇位居全球第2位,所发表的论文占世界总数的1.3%。
除了在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进步,我国科技期刊取得的发展也有目共睹。自2013年起,中国科协连同其他六部委推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多项支持项目,旨在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据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74,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9%,期刊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429次,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9.5%,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1-3]。
本文以SmartMat的办刊实践为例,探讨了创办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期刊的有效途径,力图为我国创办高水平科技期刊提供实例分析,用以吸取经验,少走弯路。SmartMat由天津大学主办并与Wiley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于2019年末签署合作协议,2020年组建编委会并于2020年末出版首期。目前发表的论文均为高水平约稿,已出版来自各国院士和高被引学者的20篇高水平论文,总阅读、下载量已突破8000次。
1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
纵观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反映科研工作、报道科技进步的刊物逐年增多[4-5],其中一些科技期刊顺应时代的变革,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牢牢掌握着学术行业的话语权。由于这些刊物出刊稳定,历史悠久,业内享有较高的公信度,其刊发的文章很多成为了科研领域的风向标,引领着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为例,自1901—201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里程碑论文共计278篇,其中就有57篇发表在该刊物上。虽然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并非此领域SCI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因此,单单以影响因子评判刊物的水平显得片面而肤浅。
另一方面,作为科学研究热点及成果的传播平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具备广泛的社会效益,即,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有需求的人士广泛应用。这也就代表着我国的科技期刊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期刊就必须要大而强,既要有高的发文量又要有高的引用量,只有这2个指标都达到高点,才能说明此刊物在大的范围内具有影响力[6-8]。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系列为例,此刊创立于1869年,2019年影响因子预计仍保持在41左右。除了办好Nature之外,Nature出版集团持续扩张版图,还将视角延展至各个科研领域,创办了Nature Ener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ysic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等多达17种专业研究刊物,更有Nature Reviews Cancer等16种综述类刊物,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成果传播、交流平台,全面引领科技发展话语权。
综上所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可以从文化底蕴、涵盖范围、创新引领、学术声誉4个方面着手。只有摒弃唯影响因子的思维,做好基础工作,回归办刊的根本,即提升文章质量,才是保证刊物跻身世界一流保持发展长红的关键。
2 材料领域国际刊物概况
材料科学一直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材料与信息、生物、能源一起,被公认为是当今社会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关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看,我国材料科学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就显著[9]。在新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过去几年我国材料科学论文数目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专利数目位居世界第一位[10]。相比于我国材料领域研究论文数的快速增长,我国材料领域办刊数量和质量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刊物仍不足。
如图1所示,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我国材料综合领域刊物由2012年的11本增长至2019年的15本,占2019年材料综合类刊物总数314本的4.78%,低于2010年的5.83%。这表明,我国刊物数量在过去的十年间稳步增长,但增长速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1 各国近10年材料综合类SCI刊物数量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number of comprehensive SCI publications of material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recent 10 years
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材料类刊物影响因子在过去10年间增长迅猛,超过了美国、德国、荷兰等传统期刊出版强国,体现了我国整体办刊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进入了以高水平期刊带动整体刊群增长的发展模式。
图2 各国近10年材料综合类SCI刊物平均影响因子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averag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mprehensive SCI publications of materials invarious countries in recent 10 years
3 SmartMat办刊实例分析
SmartMat由天津大学主办并与Wiley合作出版,由智能材料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担任共同主编。主办方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国家双一流计划”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材料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其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资源优势,可在凝聚学者、组稿约稿、宣传推广等方面为期刊提供大量支持。
3.1 组建分布广泛、工作高效的编辑队伍
对于新创办期刊,编辑队伍和编委会至关重要。首先,专业的编辑团队是高效、有序开展出版活动的先决条件。本刊筹备过程由天津大学期刊中心专职编辑全程参与,在组建编委团队和规范出版流程方面提供了专业支持。
编委团队作为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主体是衡量一本刊物办刊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主编作为期刊的核心,其学术背景、科研成果、业内影响、参与意愿等方面尤为重要。经过多方调研,本刊采用双主编模式,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教授担任主编,同时聘请香港城市大学Herman Hu Chair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华教授担任联合主编,共同负责刊物的学术质量。为了扩大SmartMat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刊聘请了美国埃默里大学Khalid Salaita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Henning Sirringhaus教授担任副主编,在参与把控论文质量的同时全面负责本刊在欧美地区的宣传推广。
除了有材料学世界顶尖学者担任主编、副主编外,本刊组建了以智能材料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为主体的国际化编委会,国际编委占比50%,中科院院士占比28.6%,国外院士28.6%。编委会成员来自智能材料领域的多所高端机构,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埃默里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德国Max-Plank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等,论文产出量位列前茅。除此之外,本刊瞄准智能材料领域前沿成果,邀约了诺贝尔奖得主“锂离子电池之父”Goodenough教授、MOF材料开创者Omar Yaghi教授、分子光电领域开创者Michael Graetzel教授等顶尖学者贡献综述文章。
3.2 建立流程清晰、职能明确的工作体系
期刊出版的工作体系从大的层面来看既包含刊物整体发展方向的构建也有事无巨细的编校、出版、印刷等工作,需要衔接好科研、出版、宣传3个生态圈。除此之外,编辑还要承担大量的外部联络和内部协调工作,例如,与出版商协调上线、排期;与印刷厂联系核查胶片、印刷事宜;与会务公司协商、签约等外部联系以及与出版社内部协调审批、财务、网络等内部事宜[11]。因此,如何建立起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工作体系至关重要。下文从约稿审稿、编校出版、宣传推广、数据支持、社会服务5个方面介绍SmartMat的办刊实践。
3.2.1 约稿审稿
SmartMat开创性地设立了由天津大学6名相关专业青年教授组成的学术编辑团队,协助主编及副主编落实高水平约稿。同时,学术编辑利用自身研究背景深度发掘相关领域科研热点,约请或撰写评述、热点、展望等类型的文章,为本刊文章类型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术编辑严把稿件初审关,从重要性、创新性等方面提供初审意见,把好文章的学术质量关。
3.2.2 编校出版
SmartMat建立了规范的投审稿流程和“三审”“三校”制度,引导作者按照国际期刊通行的规范来进行论文写作和投稿。本刊依托天津大学期刊中心,配备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业编审和1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并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的专业编辑负责刊物的整体编校工作,建立了规范的投审稿流程和“三审”“三校”制度。期刊编辑规范、国际化,实行单盲的同行评议,严格按照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建议处理出版伦理问题,在投审稿平台嵌入了Crosscheck查重系统,执行严格的学术不端检测,维护学术透明与学术诚信。
3.2.3 宣传推广
SmartMat在Wiley Online Library设立了独立的期刊网站,采用ScholarOne投审稿系统,所有文章一经录用即可在线优先出版;开通了SmartMat官方微信公众号并与其他学术公众号,如科研云、能源学人、纳米人等,合作推广宣传本刊;在海外建立了Facebook、Twitter等国外宣传推广账号,定期发布最新论文信息、期刊动态,宣传期刊特色及办刊进展,有效提升本刊的国际影响力。定期组织SmartMat线上系列论坛,促进智能材料领域学术交流。本刊组建了成员遍布国内外的青年编委团队,全面负责SmartMat的国际推广工作。
3.2.4 数据支持
数据分析在创办新刊、提升刊物影响力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通过分析已发表文章的下载和引用,可以得出读者群的整体概况,诸如获取关注本刊所发文章的学者国别、研究方向、引用本刊的文章的刊物情况等,可为定向推送所发文章提供指导。除此之外,通过追踪发表文章的下载引用情况也可以指导未来的约稿方向,更好地把握受关注程度高的研究方向。作为刊物出版的后续工作,数据分析同样可以巩固作者对本刊的黏合度,通过为作者提供文章发表后的反馈信息,提升作者继续为本刊供稿的积极性。
3.2.5 社会服务
作为高校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SmartMat同样重视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服务职能。SmartMat编辑部立足本校开展了科技论文写作和投稿讲座,由本刊编辑下沉到材料、化工、化学等相关院系为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群体提供涉及论文写作、投稿技巧、编辑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在服务师生的同时对刊物进行了宣传,拉近了与目标读者的距离。除了服务本校师生,SmartMat编辑部通过直播平台面向国内外学者开办了57场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了65位国际著名学者(如美国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三院院士Chad Mirkin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著名华裔材料学家鲍哲南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第三医学院创始人、最高科学奖——新加坡总统科技终身成就奖获得者Freddy Boey教授等)进行线上学术论坛讲座,总受众超过190万人次。
3.3 重视新媒体建设,增强读者黏合度
随着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便捷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视频媒体、自媒体、网络直播、定向推送成为了读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当前媒体的发展具备资源便捷性、信息个性化、时间碎片化等特点。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传播媒介,本质就是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因此,快速的信息发布以及双向的沟通反馈才是科技期刊的根本使命。编辑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将优质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广泛介绍给受众。个性化订阅模式,全覆盖媒体推广成为了争取读者的关键手段。科技期刊应该摆脱过去出版周期长,呈现形式单一的局面,将等待读者获取信息变为主动向读者提供信息,根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信息输出方案。把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办成具备线上互动、科研服务、视频讲座以及科普教育等多方面职能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新媒体建设方面,SmartMat编辑部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通过制作视频短片来介绍刊物;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最新文章;建立读者交流群。同时,为了突出高校办刊的社会服务属性,推出了刊物品牌线上论坛、讲座,分享科研成果、介绍办刊经验,在提升刊物知名度的同时服务社会。除此之外,对已上线文章单篇推送,以电子书的形式及时、高效地与读者分享最新成果,做到个性化推送,有效提升了读者黏合度。
4 结 语
创办中国本土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服务于科技强国目标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期刊迎来了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的热潮。本文结合SmartMat的创刊,对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提供实践经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