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连加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TGF-β1、CTGF的调节作用

2021-10-09张莹莹王佳赵帅龙

中医药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连心衰纤维化

张莹莹,王佳,赵帅龙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现代医学虽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但治疗靶点仍较为单一,缺乏特效疗法,远期预后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成效显著,尤其和西医联合应用,可协同增效,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2]。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阴阳虚阴寒证的经典名方,本研究在四逆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探讨黄连加四逆汤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TGF-β1、CTGF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5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62.33±1.41)岁;病程(6.54±1.29)年;心功能NYHA 分级:Ⅱ级27 例,Ⅲ级32例;原发疾病:冠心病24例,肺心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 例,扩张性心肌病7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5例;年龄(61.88±1.67)岁;病程(6.67±1.21)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7例,Ⅲ级29例;原发疾病:冠心病22例,肺心病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和原发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的诊断标准。主症: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静脉压升高;临床检查可见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次症:劳力性呼吸困难、肺活量降低,心动过速。且经X胸片确诊。

1.2.2 心功能

采用NYHA 分级法[4]。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不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1.2.3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气虚血瘀证的辨证标准。主症: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次症:自汗盗汗,面色淡白,口渴咽干,口唇紫暗。舌脉:舌体瘦,舌质黯,脉沉、弱而涩。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者;NYHA 分级为Ⅱ级和Ⅲ级的患者;中医辨证标准为气虚血瘀证者;入组前1 周内未采用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治疗者;患者依从性良好,按要求完成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的心衰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内分泌失常者;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入组前发生心脑血管严重事件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5 研究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次/d,1 次20 mg)以抗凝;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 次/d,1 次10 mg)以降脂;口服β 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 次/d,1 次47.5 mg);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1次/d,每次40 mg)以利尿;心率过快时服用地高辛片(1次/d,每次0.25 mg)。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连加四逆汤治疗。组方:制附子6 g,干姜6 g,炙甘草6 g,黄连6 g。气短严重者加党参15 g;心悸严重者加龙眼肉10 g;血瘀严重者加五灵脂(包煎)10 g;阴虚者加天花粉15 g。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30 d。

1.6 观察检测

1.6.1 中医症状积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价标准:无症状计0分,症状轻计3分,症状中计6分,症状重计9分。

1.6.2 心功能指标

使用彩色多普勒彩超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输出量(CO)。

1.6.3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

于治疗前后空腹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GF-β1、CTGF水平。

1.6.4 Lee 氏心衰评分和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

采用Lee 氏心衰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分别对心衰六项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6]。采用MLHFQ 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佳[7]。

1.7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Lee 氏心衰计分法[6]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5%;有效:75% >治疗后积分减少≥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

1.8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不安、神疲力乏和气短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 <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59 5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胸痛5.89±1.16 2.27±0.35ab 5.94±1.09 3.61±0.84a胸闷6.31±1.24 2.46±0.63ab 6.27±1.33 3.85±0.92a心悸不安5.76±1.34 2.84±1.12ab 5.68±1.50 3.75±1.42a神疲力乏5.83±1.75 2.01±0.44ab 5.76±1.79 3.52±0.91a气短7.12±0.45 3.22±0.21ab 7.08±0.52 5.23±0.38a

2.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 较治疗前降低,LVEF 和CO 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 <0.05。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CTGF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CTGF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CTGF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CTGF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 <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59 5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GF-β1(ng/L)448.92±89.91 231.53±59.86ab 437.63±93.20 322.46±67.73a CTGF(μg/L)206.58±42.17 105.63±25.48ab 195.69±45.63 157.69±33.56a

2.5 两组治疗前后Lee 氏心衰评分和MLHFQ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Lee 氏心衰评分和MLHF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和MLHFQ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和MLHFQ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 <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59 5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ee氏心衰评分11.43±0.95 5.63±0.64ab 11.62±0.87 7.73±0.72a MLHFQ评分68.75±8.95 39.54±6.74ab 69.21±8.63 45.57±7.34a

3 讨论

中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第二大发病高危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和心功能发生改变,心肌收缩能力随之减弱,心排血量降低,运动能力下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所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西药常规治疗虽能改善心功能和相关临床症状,但患者再住院率高,远期生存率低[5]。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小,价值低廉等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是趋势所在。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依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水肿”“心悸”“心痹”“心水”范畴。该病多因气虚亏虚,心失所养所致。气为血之帅,患者心病日久,心阳耗尽,心力亏损,心气不足以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瘀滞不通,不通则痛,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畅。因此,该病乃本虚标实之症,应以补益心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之法治之[8]。黄连加四逆汤中四逆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广泛应用少阴阳虚阴寒证的治疗中[9]。本研究以四逆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使其应用更为广泛。附子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振奋周身之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是生姜经过炮制以后的成品,具有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作用。诸药共用,以通行十二经,温补心阳、益气通脉。笔者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病日久,长期气虚血瘀体质导致水湿、痰饮长期停留体内,四逆汤以温阳药物为主,应合理应用清热解毒药物,一方面清热散结,另一方面以防温补过剩。因此,黄连加四逆汤配伍合理,搭配得当,起到温补心阳、化瘀通络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不安、神疲力乏和气短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连加四逆汤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状,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关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探讨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相关。诸多研究证实[10],心肌纤维化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恶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独立预测因子。TGF-β1参与人体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可促进纤维细胞和Ⅰ型前胶原的合成,使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心肌纤维化的促成因子,在诸多心肌纤维化模型中均能检测出TGF-β1炎性因子的存在[11-12]。CTGF 与TGF-β1 的生物特效极为相似,通过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胶原的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促进成纤维细胞向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等参与心肌纤维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CT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连加四逆汤可显著降低血清TGF-β1、CTGF 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韩晴晴等[13]观察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显示四逆汤可提高慢性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梁丽英等[14]研究认为,四逆汤通过上调miR-21的表达,靶向调控PDCD4等机制减轻心肌损伤。杨瑶等[15]研究表明,四逆汤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抑制Rho A/ROCK 信号通路有关。尹超等[16]研究显示,黄连地黄汤可降低心肌病模型大鼠的CTGF含量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 较治疗前降低,LVEF 和CO 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连四逆汤可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脏功能。两组治疗后Lee 氏心衰评分和MLHFQ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黄连四逆汤干预治疗后,患者的心衰情况得以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吴晶等[17]对四逆汤进行加减化裁,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人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得以提高,NT-proBNP、AngⅡ、hs-CRP、H-FABP 水平显著降低。李玉明等[2]应用四逆加黄连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黄连加四逆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黄连心衰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不一样的“双黄连”
“小矮子”黄连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