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与环保服务研究
——基于三江源B社区的案例分析

2021-10-09切羊卓玛陈卫东骆桂花

青海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动者领导者精英

◇切羊卓玛 陈卫东 骆桂花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传统“供给者中心”(Provider-Centric)模式的局限性显著。新公共管理时代,服务用户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但仍由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作出决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奥斯特罗姆(Ostrom)及其印第安那大学的同事们首次提出公共服务的消费和生产均需要公民参与的观点,[1]有关服务用户的价值研究方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这也标志着共同生产(Co production)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入了“萌芽”阶段。其后,相继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衰微”与21世纪初期的“复兴”之路,这一模式被视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供给能力的可借鉴视角。那么,何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最近的研究表明,共同生产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含了公共服务周期各阶段(包括共同调试、设计、供给、评估等阶段)所发生的诸多活动,这一过程中,国家行动者(State Actors)和非专业行动者(Lay Actors)皆为参与主体,共同生产出一定的产出(Outcomes)、价值。[2]另外一些研究者基于公共管理理论与服务管理理论,整合出一种动态、整体的服务系统理论,强调服务用户的角色及其余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价值共创、用户服务体验、技术引用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3]可见,根据不同主体、体验、过程、产出等维度的分析,学界对共同生产界定了诸多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至少具有以下几点共识:(Who问题)政府等专业供给者不再是唯一的服务生产主体,服务用户的共同生产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What问题)共同生产的意义体现在价值共创层面;(How问题)价值共创基于多元主体间交融关系、整合资本而实现;(When问题)服务用户的参与涉及到服务生产的整体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聚焦于藏文化背景结构中的环保服务,认为除了专业服务供给者及其意义以外,当地人、地方性知识、行为观念等资本对生态保护奉献了价值,并且在多元行动者间交互关系、整合资本的过程中,实现了集体价值、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等层面的意义。

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的主体分为国家行动者与非专业行动者两类。国家行动者也叫常规生产者或专业服务供给者,通常由政府充当该角色,也可以由非政府部门(包括非营利部门、民间社会、私人组织等)代理,去从事与国家相关或被国家制裁的活动。[2]这些专业服务供给者对共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政府官员或政治家的态度对共同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4-5]这一结论在澳大利亚偏远社区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而在集体行动情景中,公共部门领导者与公共价值间亦存有一定关系,[6]这为共同生产的价值共创提供了可借鉴视角。非专业行动者包括公民、服务用户、顾客三大类。学界在服务用户参与共同生产的动机[7],影响共同生产的因素[8-9],个人在价值共创中的意义[10-12],以及两类行动者间交融关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13]。综上,以上文献突破(多聚焦于专业服务供给者)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的惯性视角,从服务用户维度扩展了已有理论,并且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笔者通过三江源B社区环保服务共同生产相关调研发现,这一理想的公共服务生产模式在当地社会文化结构中陷入了实践困境,而村两委、地方组织领导者、传统文化继承者等精英通过系列策略,为突破以上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路径。奥斯特罗姆(Ostrom)也认为是因为巴西工程师梅里(de Melo)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动员公众参与,才使得政府与民众共同生产出市政工程。[14]基于此,本文认为在特殊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公共服务共同生产需要依靠精英领导者的组织、领导,因此在已有行动者基础上[15],增添了精英领导者角色,提出有领导的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概念(简称有领导的共同生产,见图1)。

图1 有领导的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模式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特殊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何以可能?抑或精英领导者在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中有何意义?本文的贡献亦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基于已有理论、经验,提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概念,补充扩展了相关理论;其次,三江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要地,为环保实践提供了可借鉴意义。

二、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一个“结构–多元行动者–策略选择–结果”分析框架

在特殊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公共服务共同生产需要面向地方情境,激发其中的积极因素。精英领导者,特别是拥有丰富资本的精英领导者通过竞争、沟通、示范、宣传以及柔性动员等策略,可实现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目标。换句话说,精英领导者及功能是共同生产情景化中,回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关键,被称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背景结构。旨在促进公民参与环保服务共同生产的正式制度,以及乡俗民约、社会规则等非正式制度。

第二,行动者。主要有专业服务供给者、非专业行动者、精英领导者三类。首先,政府与企业为主的专业服务供给者。政府行动者:从公共管理视角看,服务用户同时扮演服务生产者角色,并不会挑战政府角色及意义。[3,16]反而,作为关键专业服务生产者之一,政府的组织兼容性(促进公民参与)、官员态度、组织文化[9]是影响公民参与的重要因素。其次,企业行动者:从服务管理(或服务主导逻辑)视角看,市场经营方法对价值共创[17],抑或服务承诺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18],但这要考虑服务组织内部运作管理与外部服务提供间的互动,即强调服务主导逻辑(而非产品主导逻辑)下的共同生产。换句话说,企业代理政府供给服务时,要兼顾服务效率与有效性。再者,以公民为主的非专业服务供给者。基于文献综述部分可见,公民行动者在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投入了时间、资本等价值,且只有尊重公民的体验、知识,方能共创价值。从这层意义看,公民角色及意义是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之核心特点[3]。最后,精英领导者。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在特殊的社会文化结构中,精英领导者通过系列策略,领导、组织服务用户参与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实现提升服务质量目标。综上,各相关行动者均有其重要角色及意义,但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并非为单一主体行动的结果,而是在多元行动者间交互关系、整合资本的基础上,回应服务需求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第三,策略。在诸多可能的选择中,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基于社会背景结构与具体问题特征,选择竞争、沟通、示范、宣传、柔性动员等恰当策略,高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

第四,产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具有提升绩效、共创价值以及社会排斥等方面的“阴阳”两面结果,因而科学管理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是关键。

总之,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等背景结构中,精英领导者通过系列策略,领导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产出“阴阳”两面结果(抑或价值)的总称。

三、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基于三江源B社区的环保服务案例

三江源区是我国的生态战略要地,被视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它的生态变化影响区域、国家,抑或全球大气、水循环。换言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对我国乃至亚洲等世界生态安全均有一定意义,因此国家先后建立、建设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公园来加大对该区域的保护。并且,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19-21]发现,当地人及其文化亦奉献了一定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未被有效纳入专业服务供给者的服务生产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多元行动者间互动基础上的价值共创流于形式。直至2011年,国务院第181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方案》),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个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公益活动。之后,陆续推进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各级政府“互联网+监督”等电子政务模式,为环保服务共同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然而,这一契机伴随着牧民对互联网技术掌握程度低,政民间信息沟通不畅等挑战,因此有学者认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Shanshui Conservation Center)等非政府组织可提供可能的突破路径。[22]笔者通过2020年的5月至7月间对B社区的调研发现,当地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约束性条件较多,村两委、地方组织领导者、商会会长、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者等精英可通过恰当策略领导当地人参与环保服务共同生产,产出一定价值,因而认为有领导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是因地制宜的有效模式。值得强调的是,该模式发生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这是其关键前提。

(一)B社区社会文化结构何以特殊?——背景阐述

B社区属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范畴。笔者基于当地的空间、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特点,把该区域划分为以放牧挖草为主的四季游牧区,以从商建城为主的乡镇商业区,以修行念佛为主的传统文化区等三个单元,其背景结构特点如下:

1.以散居、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区民众散居于四季牧场中,从事放牧或挖草事业,并且对非母语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较低。关于此,前S书记说:“一般牧民住的地方相隔遥远,以前也没有手机等通讯工具,所以政府通知啥事,或组织大家开会,我都要骑马去挨个通知。更难的是,就算你通知到了,大家也不一定能来参加,因为来回得花很多时间、精力,这会耽误放牧、挖草事业。”(访谈材料:S20200511-01)①本文的访谈材料编码规则为如下:字母代表访谈对象的缩名,前八位数字代表访谈日期,后两位数字代表田野记录流水号。下文与此相同。可见,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个人特点对政民间直接沟通造成了不便(时空、能力维度),特别是通讯工具、网络技术未普及之时,相关局限性愈发显著。

2.专业服务供给者失灵。从事牧业之余,B社区的旅游产业、餐饮业亦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引发了污水处理、油烟净化或街道整治等方面的问题。对此,B社区地方政府委托QD公司、XY公司整治商业区污染问题,但两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了服务质量。B社区餐馆老板Z说:“今年因为疫情,我家已付不起员工工资了,但还是要给QD公司(四个月内,30间房的费用)14400元污水处理费。与这高昂的费用相比,我们却得到了极低质量的服务。比如旅游旺季时,就算化粪池污水都溢出来,也等不到工作人员前来拉运处理。”(访谈材料:Z20200511-02)由此可见,企业等专业服务供给者未能保证服务质量,服务用户满意度低。

3.传统文化及继承者的意义。首先,B社区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参与正月十五大法会,吃素放生,抑或保护山水沟谷(视为年、鲁、赞等神灵的栖息之地)为日常要事。一定程度上,这些仪式及背后意义与绿色环保间相契合。B社区ZM女性说:“小时候我喜欢抓小虫子玩,但有一次,妈妈告诉我如果小孩子伤害生命,她的妈妈就会生病或死掉,从那以后我不再抓小虫子了,反而经常用花草救起被小河冲走的蚂蚁。觉得这样妈妈才会好好的。现在长大了,就算没时间吃斋念佛,起码也不会刻意伤害生命。重要的是,我要把这种理念传教给儿子,就像妈妈小时候教导我一样。”(访谈材料:ZM20200512-03)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驱动下的行为意识对环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B社区传统文化继承者精通传统文化,拥有多元社会、资源资本,处于当地社会金字塔顶端,因而对信众的行为意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之,以上三个背景特点为有领导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孕育、成熟的土壤。

(二)有领导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如何发生?——案例呈现

如上所述,B社区是一个包含三个单元的整体社会。相关的经典环保案例有(公共领域)环境整治、污水处理以及佛像迁址等三个方面。

第一,基于竞争策略的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散居、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中,B社区政民互动具有时空、能力维度障碍,而“酿得”“日宏”“果宏”②酿德(mying-btags)为大队领导,即村两委,由全村成员选举而定;日宏(ru-dpon)、果宏(skor-dpon)分别为小队、小组的领导,由该小队、小组内成员选举而定。等精英领导者可代表组织参与政府会议,宣传政策制度,或监督社区卫生状况。重要的是,传统精英领导者角色及历史意义并未在现代社会断裂,反而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党员等体制内精英领导者间形成关系网络,一同回应了社区民众所关切的重要现实问题。具体而言,B社区夏季牧场有定居住宿处。通常,多数牧民志愿把自家房屋周边垃圾处理干净,但在公路、河道边等公共场所仍有违建、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2019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当地各个村落的领导者们到彼此村落观摩检查卫生状况,并对结果进行了评分、公示、奖惩,这一活动引发了村落间、牧户间的激烈竞争。关于此,B社区YJ书记说:“酿得、日宏、果宏到隔壁村落抽检一家牧户或所属组织的卫生状况:如果检查对象把垃圾处理干净,没开垦乱伐或没让牛羊吃人家牧场的草,河道边等公共场所也保护得好的话,就打9分以上,否则,打7分以下。同样,A村落领导也会来我们村里观摩打分。年末时,根据以上打分情况和乡政工作人员‘突袭检查’的综合结果,对所有村落的成绩进行排名公示。去年,我们村得到了表扬,获得了荣誉证书和奖金,而对成绩最差的A村落而言,他们受到了批评教育,村集体的荣誉也拉低了一个档次。说实话,再也没有比这更丢面子的事情了吧!怪不得他们村的领导们撒腿跑回村里组织小型会议,剖析扣分原因,着重批评了掉链子的牧户、组织及其领导者。当然,当事人也感到非常内疚,承诺将重视卫生,不再为集体拖后腿。”(访谈材料:YJ20200518-04)如上所述,在精英领导者的竞争策略下,个体环保情况影响着群体荣誉,因此牧民志愿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维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如确定每周三、五为固定打扫时间,由草管员、党员群体,以及同组织牧民积极打扫公路、河道边等公共场所垃圾,以期胜出竞争,赢得村集体荣誉。

第二,基于有效沟通与整合策略的有领导的共同生产。针对QD公司污水处理不当问题,B社区商会N会长借助微信平台,就关于理想的污水处理价,以及如何监督企业等重要问题与商会成员进行协商,确定每日每间房污水处理价为3元,但协商结果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N会长通过自己朋友的牵线,与环保局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希望通过环保局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然而,双边沟通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正如当地餐馆老板MH说:“企业通过各种办法,减少了被环保局监督惩罚的风险。然后,他们与所有商户签下合同,努力使自己口袋里的钱涨起来,却从不真正担心能否及时拉运污水,或怎么处理好污水的问题。”(访谈材料:MH20200519-05)可见,在企业、当地环保局等专业服务供给者失灵情景下,商会会长领导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陷入瓶颈。B社区持续存在化粪池污水溢出,或乱排污水至河道情形。基于此,N会长向同村大学生CR透露了信息,CR同学则运用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优势,最终探寻了回应问题的有效路径。CR同学说:“N会长向我说明情况后,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政策和环保督查组在B地区督查反馈情况,发现(有些)整改过的问题尚有待进一步完善,而污水问题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之一。以此为切入口,琢磨了很久之后,我找到了较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向社区牧户、商户说明了借助相关政策,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随时随地监督、举报违法行为,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可能性和路径。当然,让他们马上接受并对此上手是不现实的,因为多数牧户不懂汉字,更别说运用或享受电子政务服务了,(商户亦如此)。因此,我利用假期举行了一个小讲座,向同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目的是通过那些文化翻译者的宣传,使商户特别是当地人形成一种意识,即通过政策制度来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意识。是的,这是非常艰难的,但还是充满了希望。这不,商会会长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嘛,经过大家的努力和热情,他已经会用政策话语与企业对话了。企业知道自己存有被举报的风险后,立马认怂,污水处理价降低至(每间每天)3元了,并且环保局也加大了企业的监督力度。”(访谈材料:CR20200620-05)由此可见,当地方级别的专业服务供给者失灵,当地人、商户亦未适应互联网技术或电子政务模式时,提升环保服务质量的目标流于形式。在此情景下,商会会长与大学生精英突破众多障碍,领导、组织商户成员参与污水处理过程,进而使服务用户的合法利益得到了保障,相关监督力度亦得以加强。

第三,基于示范、宣传、柔性动员策略的有领导的共同生产。B社区传统文化继承者D从小在拉卜楞寺、隆务寺等著名寺院修行学习,取得了精通大小五明的“格西”(Dge-bshes)学位。在B社区主持寺院期间,他带领僧人遵守了“萨嘎达瓦”“茹甲隆甲”“叶”①“萨嘎达瓦”(sa-ga-zla-ba):指藏历四月份,是释迦摩尼佛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殊胜时日,信徒多以吃素放生等方式积德攒福;“茹甲隆甲”(ri-rgya-klung-rgya):旨在禁止杀害鸟兽,或伐木而制定的(大致为13至14世纪期间)法律法规;“叶”(dbyar):夏安居,为避免昆虫、草木遭到行人的践踏之害,(多数僧人)选择藏历6月至7月间闭关修行。总之,这些宗教仪式或规则均与环保、珍爱生命密切相关。等仪式中吃素放生及爱护草木、昆虫等相关禁忌。这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社区内外信徒纷纷视其为“杂贝喇嘛”①“杂贝喇嘛”(rtsa-pai-bla-ma)指个人所终生虔诚信仰的活佛,通常在其指引下学习传统文化,获得圆满。,并学习模仿其行为观念,力图获得社区认同,或缓解今生来世的种种苦难。正月十五大法会等场域内,传统文化继承者着重强调了“菩提心”“众生为母”等观念。前者指慈悲心,后者要求突破自我为中心的边界,用平等仁爱的视角审视自我、他者、自然万物间的关系。这恰好激发了当地人的行善意识,进而对相关环保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社区民众在神圣或世俗生活中均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践行着保护神山圣水、爱护弱小等相关行为,以期回应所宣传的教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这一交互关系及结果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环保存有一定的共同点。重要的是,在物质激励或规则缺位的条件下,这种作用同样体现其意义。正如B社区传统文化继承者D说:“我从小学习传统文化,直到今年73岁高龄也仍在坚持,因为只有自己起到榜样作用,我才能说服信徒学习修行,坚守菩提心。欣慰的是,他们很多人做得很不错。你去观察一下就发现,他们之间关系融洽,孝顺父母,对自然及生命充满了敬畏、慈悲之心,因此别说射猎打渔了,连踩死一只蚂蚁都要默念经文为其超度。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人天天监督或奖励你这么做,是大家自愿如此行事的。这种精神实在可贵啊!”(访谈材料:D20200622-06)可见,有威望的传统文化继承者通过示范、宣传等策略,激发了民众的环保意识行为,并且其多元身份对环保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意义:B社区在对历史久远的大佛像实施迁移工程之初,遭到了多数当地人的反对,村两委的系列教育方式也宣告失效,干群关系日显疏远。在这种情景下,作为政协委员的传统文化继承者D在相关会议上反映了佛像对于当地人的文化意义,说明了尊重文化感情的重要性,并通过说服引导等柔性动员,使当地人自愿将佛像迁移至村落玛尼康。由此,政府公务顺利展开,干群关系逐渐缓和。

综上所述,B社区精英领导者通过竞争、沟通、示范、宣传、柔性动员等策略,领导当地人参与了环保服务生产过程,从而提升了环保服务质量。

四、基于“结构–多元行动者–策略选择–结果”框架下的案例分析

以上阐述了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框架及相关案例,以此为基础将进行进一步分析。

首先,结构性条件影响了有领导的环保服务。《方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规定》等正式制度规定了行动者行为,如制裁非法排污,抑或鼓励当地人参与监督等。同时,社会背景结构等非正式制度亦为影响该模式的关键因素:B社区散居、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中,地方组织领导者角色及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中的菩提心,以及相关精英的社会定位,使得传统文化继承者能够依靠示范、宣传、动员等柔性策略,激发社区民众的环保意识、行为。

其次,从行动者角度看。专业服务供给者服务失效的可能性,决定了共同生产中精英领导者角色及功能是必要的。如B社区企业、地方环保局难以提升污水处理质量,社区民众、商户亦不具备互联网技术、资本整合能力时,商会会长、大学生精英发挥其意义,使商户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利益,参与污水处理过程,最终有效回应了污水处理问题。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基于多元行动者间交互关系、整合资本而实现。B社区地方政府、社区牧户,以及地方组织领导者等多元行动者及功能,一同缓解了公共场所垃圾问题;传统文化继承者之所以能够恰当处理佛像迁址问题,关键亦是因为依靠其身份优势,在民众、政府等主体间建立(基于信任)关系网络,满足多元主体需求。共同生产行为产出了环保服务、社会排斥等“阴阳”两面结果,这些结果通过背景结构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影响了环保服务共同生产。如依据三江源区环保、社会发展等状况,不断完善督查、《方案》等相关方针政策,鼓励当地人参与环保服务生产过程,直到产出高质量的环保服务等最优结果,该模式方才处于暂时稳固状态。

最后,从策略角度看,有领导的共同生产策略是依据背景结构、行动者以及具体服务问题等特征而选择的结果。B社区牧民散居、游牧背景结构中,行动者使用竞争策略,回应了公共场所垃圾处理问题。这种以市场竞争策略应对公共服务问题的模式是新公共管理范式中的重要内容[23],被认为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当地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特征,以及传统文化继承者的社会定位因素,决定了当地环保服务策略可超越林德布鲁姆(Charles E.Lindblom)所阐述的治理手段[24],包含更多相对柔性策略:传统文化继承者运用柔性动员、学习示范,抑或(仪式中的)宣传等策略,激发了社区民众的环保价值。此外,行动者以动态视角灵活使用了策略迭代或更替方法。如商会会长与当地环保局间沟通失效后,大学生精英把失效策略迭代、更替为整合基础上的沟通。也就是说,整合制度、互联网技术等资本基础上,(协助商会会长)再次与企业、当地环保局沟通,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价,提升了污水处理质量。

综上,B社区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是在一定的背景结构下,由村两委、日宏、果宏、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者等精英,依靠因地制宜的策略,缓解了社区环保问题,从而提升了环保服务质量,满足了服务用户的异质性服务需求。

结 语

已有文献所强调的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模式在特殊文化结构中容易陷入实践困境,而精英领导者角色及功能为此提供了可能的突破路径,因而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与田野调查,提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概念,并通过“结构–行动者–策略选择–结果”框架,分析了三江源综合试验区有领导的(环保服务)共同生产案例。研究发现精英领导者在一定的背景结构下可依靠恰当的策略,领导社区牧民参与环保服务生产过程,产出了群体价值、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等多元公共价值。然而,正如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亦产出了“阴阳”两面结果,其中,“阳”面结果亦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之价值,特别是多元行动者共创的公共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尊重了服务用户的知识、体验。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强调服务用户的知识、体验[3]。村两委、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者等精英作为社区文化场域内固有的行动者,掌握了丰富的相关信息,也能够在场域内外行动者关系网络中表达、满足服务用户的体验、情感需求,服务质量由此得到了提升,这在传统文化继承者领导下的佛像迁址案例中可窥见一斑。

二是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产出了群体、公共层面的公共价值。共同生产可产出个人价值(Private Value)、群体价值(Group Value)、公共价值(Public Value)[11]等不同层次的价值,其中后两类价值对广泛的社区群体、集体产生重要意义。从这一视角看,精英领导者依靠相应策略,领导社区牧户奉献资本、投入,解决了公共场所垃圾问题,从而使村容村貌变得整洁漂亮。山清水秀的环境更是为社区群体带来了健康、感官享受或美好体验等方面的公共价值,这与“各人自扫门前雪”式的个人价值相比,具有更加宽泛深刻的意义。

三是有领导的共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专业服务供给者与公民间(基于信任的)有效互动关系。[25-26],而精英领导者作为“连接者”角色,起到一个整合碎片化资本、关系的作用。大学生精英组织牧户、商户学习环保政策、互联网技术,使其掌握了国家政策或监督、制裁渠道,从而迫使企业尊重服务用户的需求,高效处理污水问题,由此形成了政民间(基于学习)的良性互动。传统文化继承者角色及功能,满足了牧户与当地政府的需求,最终佛像迁移至玛尼康,使干群关系恢复了和谐。

四是有领导的共同生产能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有领导的共同生产通过多元行动者参与、整合资本方式,试图塑造一个回应性、责任性、透明性强的政府。具体而言,政府以机构设置、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能力提升等方式,为公民参与服务生产创造有利条件,这可从B社区电子政务、方针政策等维度得到或多或少的呈现。同时,这也要求面向地方情景:B社区牧民对互联网、非本民族语言文字掌握程度较低,唯有由大学生精英、村两委等精英领导者组织、领导或表达服务用户需求,政府方能有的放矢地供给服务,因而认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综上,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有领导的共同生产能够产出诸多维度的结果或价值,这些价值对公共服务供给产生了一定意义。另一方面,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亦具有社会排斥、资本压力转移、责任模糊等方面的“阴面”结果,因而突破非此即彼的片面解释,用批判性视角理解、管理该模式为关键。

猜你喜欢

行动者领导者精英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它们都是“精英”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