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2021-10-09陈泰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血量休克脓毒症

陈泰裕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开展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做好液体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十分关键,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机体行全面、连续监测,对把控液体复苏治疗效果更佳[1,2]。本次研究即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84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2)确诊脓毒症24h内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且持续30min以上;(3)开展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收缩药物治疗;(4)开展血流动力学检测;(5)患者及其家属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未见感染灶的休克患者;(3)合并原发性心脏疾病或肺栓塞;(4)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精神障碍;(5)存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疾病或心内解剖分流。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检测,即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持续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1)液体复苏。针对疑似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展开液体复苏过程中,初始30min需采用300-500mL胶体液或1000mL以上晶体液以维持机体中心静脉压(CVP)在8-12mmHg。(2)血管收缩。施行液体复苏过程中,需静脉点滴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促使维持初始平均动脉压(MAP)为65mmHg或以上。若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70%,且红细胞压积(HCT)低于30%,则控制输入红细胞压积为30%或以上,于此操作下,若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仍低于70%,则给予患者米力农或多巴酚丁胺以维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0%或以上。

观察组开展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即经患者股动脉放置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导管以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1)液体复苏。若显示患者全心舒张末容积(GEDVI)低于680mL/m2,且胸腔内血容积(ITBVI)低于850mL/m2,每搏排血量变异(SVV)值为10%或以上,即表明患者血容量不足,拟定目标维持胸腔内血容积为850mL/m2或以上,全心舒张末容积为680mL/m2或以上,每搏排血量变异值低于10%。(2)血管收缩。施行液体复苏同时,若提示患者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值低于1200dyn·s·m2·cm-5,则给予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患者初始平均动脉压在65mmHg或以上。若患者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处于正常或呈升高趋势,且患者心指数(CI)下降或全心射血分数(GEF)下降、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x)下降,则给予患者米力农或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进而维持患者心指数在3.3L/min或以上。若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70%且红细胞压积低于30%,则对患者输入红细胞至红细胞压积为30%或以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如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清乳酸浓度。

(3)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全心舒张末容积、血管外肺水指数、心排血指数以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4)对比两组患者CD4+CD25+Treg、miR-155、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作数据比较。P<0.05则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s)

?

2.3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值高于对照组,心率、血清乳酸浓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对比(±s)

?

2.4 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24h后,观察组患者全心舒张末容积、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n)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2 42全心舒张末容积(mL/m2)600.36±100.58 810.65±249.65 5.064<0.001血管外肺水指数(mL/kg)16.09±5.32 10.27±5.13 5.104<0.001心排血指数(min·m2)2.35±0.79 2.82±0.67 2.941 0.004外周血管阻力指数(cm5·m2)1987.76±623.54 1568.34±620.43 3.090 0.003

2.5 两组患者CD4+CD25+Treg、miR-155、免疫因子指标值对比

观察组患者CD4+CD25+Treg、miR-155值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CD4+CD25+Treg、miR-155、免疫因子指标值对比(±s)

表5 两组患者CD4+CD25+Treg、miR-155、免疫因子指标值对比(±s)

组别例数(n)CD4+CD25+Treg(%)内皮素-1(pg/L)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2 42 2.01±0.56 2.78±1.05 4.193<0.001 miR-155(×10-4mg/L)8.36±2.42 17.96±4.58 12.041<0.001白细胞介素-10(ng/L)58.46±16.37 34.98±12.58 7.371<0.001 253.65±30.37 170.65±26.78 13.0285<0.001

3 讨 论

脓毒性休克即因严重脓毒症所致脏器低灌注、休克状态,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较为常见,于短期内易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且因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会引发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炎症因子释放,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4]。因此,针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效液体复苏十分关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各体征数据(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乳酸浓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全心舒张末容积、心排血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CD4+CD25+Treg、miR-155、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开展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以往强调大量、快速输液易导致机体容量超负荷、肺脏多脏器水肿、心肌负荷过重等情况,但液体输注不足易导致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因此,做好液体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十分关键。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即对机体体内液体容量、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行全面、连续监测,进一步更好地把控液体复苏治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有效整合跨肺动脉热稀释技术、持续进行脉搏波形分析技术,属微创侵入性操作,可有效、持续、动态监测患者心脏功能、前后负荷、心排出量等指标,进而全面、整体反映机体心脏舒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有助于对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最终更为有效地开展液体复苏治疗[5,6]。

综上所述,于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过程中,施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可缩短治疗时间,并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体征、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血量休克脓毒症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6及miR-45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为何春眠不觉晓
人为什么会觉得口渴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