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评价
2021-10-09吴雪琼
吴雪琼
(宁德市中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心肌损伤进而造成心室充盈率或者是泵血功能降低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呼吸困难、浑身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症状明显,甚至还会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够对血管紧张素受体以及脑啡肽酶进行有效抑制,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改善。本文针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数字分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纳入条件:(1)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超声、胸部X光片等检查确诊;(2)所选患者临床基础信息均完备;(3)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配合。排除条件:(1)合并存在其他严重心脏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2)合并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的患者;(3)合并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语言表达、意识等障碍的患者;(4)治疗积极性极低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患者口服依那普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383;规格:10mg×32/盒×400盒;生产企业:上海寿如松药业泌阳制药有限公司),初始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2.5mg,每间隔3-7d剂量则倍增1次,直到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10-15 mg为止。
观察组以参照组为基础实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54;规格:0.1g×14片/盒;厂商: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服用2次,随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逐步增加服药剂量至每次100mg,每日服用2次,连续服用半年。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头晕头痛、高血钾症以及肝肾功能异常[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组别例数(n)性别年龄(岁)男女参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48 48 27 28 21 20 0.043 0.837 70.18±5.16 70.29±5.23 0.104 0.918
2.2 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LVEED、LVESD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组别例数(n)LVEF(%) LVEED(mm) LVESD(mm)参照组观察组t值P值48 48治疗前33.91±9.35 33.21±9.40 0.365 0.715治疗后41.75±4.21 48.62±5.33 7.007<0.001治疗前67.25±8.24 66.40±8.31 0.503 0.616治疗后54.42±6.45 48.61±6.01 4.565<0.001治疗前57.00±5.91 56.17±6.15 0.674 0.501治疗后52.90±5.85 45.23±5.30 6.731<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病情严重,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以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运动耐力降低以及胸腹腔积液等为主要表现,很容易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以及心房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有研究发现[3],其产生与精氨酸加压素、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因素以及内皮素激活等有着一定关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心室肌重塑、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心功能恶化等。所以对这种疾病治疗的重点就在于对神经-体液激活进行有效抑制,并且抑制心肌病理性重塑[4]。
依那普利可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进行抑制,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Ⅱ的转换,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不仅可以缓解心脏后负荷,改善左室容积、舒张压以及室壁张力,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还可以减少醛固酮分泌和水钠潴留,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心脏前负荷,与此同时其还可以促进患者心脏泵血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缩短器官供血功能的恢复时间[5]。除此之外,其不但可以对血管以及心肌的过度生长进行抑制,还可以对心室以及血管重构起到阻断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药物,其不仅可以对脑啡肽酶进行抑制,同时可以削弱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进而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活阻断,扩张心血管,改善尿钠排泄以及心功能重构,从而实现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以及缓解患者病情的目标[6]。脑啡肽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利钠肽进行分解,而利钠肽会在减少肾素分泌、抑制醛固酮分泌、拮抗醛固酮滞钠离子以及对抗血管紧张素缩血管效应等层面对水钠代谢产生影响。所以其不仅可以保持机体的水盐平衡,还可以使血压水平保持在稳定状态。脑利钠肽能够对于全身动脉血管压力、肺毛细管楔压以及右房压力的降低起到促进作用,能够缓解心脏负担[7]。所以对脑啡肽酶进行阻断是强化利钠肽系统在人体中活性作用的重要方式,其可以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有效调节,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在高血压以及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适应证会逐渐扩大,当前有研究发现其在阻止心房重构、降低肺动脉收缩压以及维持窦性心律等层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因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因子表达,能够对细胞炎性因子和机体炎症反应之间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有效避免,能够保护心肌细胞,与此同时,其还可以对心肌纤维化改变进行有效预防,进而实现促进患者心功能尽快改善的目标[9]。总体来说,相比于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其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脑钠肽水平,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10]。通过本次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参照组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