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包干制与绩效创新

2021-10-09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包干制科研工作科研经费

赵 玲

(南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部,天津 300071)

在科研经费包干制的探索中,可以从高校合作科研中选择适当项目、签订项目协议以及加强包干监督,使科研经费能够更好地发挥科研应用价值。高校科研绩效创新也要围绕经费包干制开展,通过释放包干管理权限、加强收入分配调整以及完善科研项目分类,使科研绩效与科研项目进行挂钩,可以将科研经费使用途径与科研过程相结合,更好地体现科研经费的实践价值,为高校科研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1 科研经费包干制探索

1.1 在高校科研中选择适当项目

高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中,要积极进行探索,力求将科研经费的价值发挥至最大。现代高校在科研经费方面,主要进行了包干制的改革[1]。我国科研经费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政府和高校支持的,国家为了避免科研经费的无序使用,也对科研经费包含哪些用途进行了规定,如科研方面的会议费、必要的差旅费、资料费、出版费,以及科研中的设备、材料等费用[2]。这些费用能够支持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在科研项目对应的具体经费开支方面,也能够让科研人员合理地使用项目资金,在包干制度下,基于对高校科研人员的充分信任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对于科研经费总体规范,具体放权的实践探索方式。

1.2 在高校科研中签订项目协议

通过签订科研项目协议,能够强化高校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经费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科研环节中注重经费与科研成果的关联性,提高经费的价值产出水平。科研项目协议中,要明确科研任务、科研结果等,还需要科研参与人员在协议上签署承诺,这时对科研的一种尊重和信誉[3]。科研协议的签署,还能够约束科研人员的行为,一些不属于科研范畴之内的费用支出,不允许纳入科研经费使用范围中。

1.3 在高校科研中加强包干监督

科研经费包干制中,科研部门要与高校财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联系,对于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通过财务决算等方式进行核算和检查。科研经费在具体的规范要求下,需要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支出,在科研项目结束后要对经费进行最终决算报告的编制,报告中应当明确各项具体经费开支,并对科研经费与科研项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说明[4]。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践中,经费使用监督可以与科研信息公示进行关联,通过公示可以加强监督效果,让更多人都能够参与到经费使用监督中,从而避免高校财务无法全面获取科研经费信息的情况。

2 科研经费包干制绩效创新途径

2.1 绩效创新中释放包干管理权限

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下的绩效管理中,要从放权角度予以创新。过去的高校科研,由于存在着一事一报告、一事一申请的科研经费管理情况,造成了科研人员积极主动性不高,无法使科研经费完全发挥科研支持效果。在包干制模式下,科研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都放在科研项目上,无须担心科研经费预算科目额度支持不足的问题。科研经费包干,使得科研项目带头人具有了分配经费的权利,将监督与经费使用权进行结合,通过科研项目组的经费管理,列明各项经费清单,同时将科研经费管理条例中的要求予以细化,标明经费使用范围并实施抽查审计的方式,让科研经费在包干制下不会触碰管理红线[5]。经过有效的经费放权,让经费能够用在最大价值之处,也就是俗话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能,同时进一步落实“放管服”精神。

2.2 绩效创新中加强收入分配调整

高校科研要向效率要成效,在科研绩效创新中,也要重视科研经费的合理配置,将科研人员科研奖金等纳入科研经费包干管理中。在科研人员集体性劳动中,要符合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要原则,科研经费分配要与科研贡献相符合,也就是科研贡献多,相对应的科研奖金分配多[6]。基于这样的绩效创新,改变原有科研工作中的“大锅饭”状态,使科研经费真正转化为科研动力和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收入分配调整中,要避免经费分配中出现“灰色地带”现象,也就是要杜绝一切与科研工作无关的经费分配,科研经费奖励要始终与科研工作实践成果相挂钩。科研经费包干制,不是让科研收入平均分配,而是要从智力价值形成的结果来进行经费分配,从而更好激发和提供科研发展驱动力。

2.3 绩效创新中完善科研项目分类

高校科研绩效创新中,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要落实精细化的方针。科研经费包干制不是一种行政指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不能搞一刀切,要通过完善科研项目分类来进行分析,如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针对“杰青”“优青”人才项目实施经费“包干制”政策,以探索实现科研经费使用的个性化和灵活性管理。科研经费包干制是在一个统一层面执行的,在具体科研中要杜绝层层包干的情况,避免科研经费使用难以有效管理,避免为了获取经费而进行科研的行为,提高科研绩效的实践性。

表1 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前10名的世界大学学科分布

3 结语

科研经费包干制,是现代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一种探索,基于科研经费包干制,可以使科研经费使用上更为灵活,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经费支持。高校是科研工作的主力之一,高校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为国家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将包干制进行完善和优化,能够提高科研经费的实践价值。基于科研经费包干制进行绩效创新,能够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力,强化科研精神,弘扬优秀的科学研究文化。

猜你喜欢

包干制科研工作科研经费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研究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基于会计视角探讨科研经费“包干制”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