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机制探究
2021-10-08胡文玮孙智林
胡文玮 孙智林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然成势。本文基于互联网视角,结合当下创新创业趋势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意义,并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在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机制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随着互联网给許多产业升级、转型带来了新发展,个人借助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互联网给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高校也要更好地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与调查法,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在互联网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意义
(一)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尽管政府已经颁布了许多增加就业机会的相关政策,但事实上应届毕业生仍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通过发展双创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技能,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并借助政策支持吸引大学生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及园区学习和工作,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为创业打好基础。
(二)引导大学生完成自我追求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具备高素质以及良好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也渴望在不同的领域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目标变为现实,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收获认可。高校应尊重学生内心追求,与时俱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1],帮助学生在新时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完成自我追求。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够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尚未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师资建设上,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主要由校内教师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然而教师们没有参加过系统、综合的培训,他们已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专业教学工作,很难有时间与精力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对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来说,他们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误解,部分教师也尚未能很好把握当下时代发展与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因此,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思维培养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创新创业教育尚未与学生个性差异有效结合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以不同的方式培养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创业课程教学中没有体现差异性,不能突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学生创新创业学习体验感不强,创新创业的想法停留在表面。同时,由于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专业不同,一些学生严重缺乏管理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不了解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的基本方法,导致部分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很难实践,也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相应支持
确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指导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特别是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真正有机结合起来[2],可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让他们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厚实理论、锻炼技能。学校应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公共课进行有效结合,并将这一课程贯穿到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以持续、高效、合理性的教育逐步形成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增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市场管理、人际管理、心理学等,培养他们更多方面的技能与综合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目前市场的趋势。例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主题沙龙活动,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与其他公司建立创业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具有开发潜力的平台,鼓励学生创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以赛代教,培养学生互联网双创意识
当前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意识,并通过以赛代教的方式,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举办相关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创业项目,借助互联网技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创新创业素养。通过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如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营销大赛、财务管理大赛等,让学生自由组队选取合适的创业项目,并以网上营销、线下展示等模式推广,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互联网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举办经验交流会,以此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与创新创业动力。
(三)利用好线上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互联网
学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互联网背景下,将二者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素材、设备、场景、空间等,利用高校自身网络资源,为学生创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中能够及时把握市场行情、社会动态、科技热点等前沿信息,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定位自己喜欢的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对事业的专注度,以此更好地开展线上创新创业教育[3]。例如: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模拟实验室,验证创业想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以利用电商模拟游戏,在游戏中检验创业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财管类专业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网络操作软件,模拟股票、债券、相关金融市场的运作流程。在体验与实践中总结经验,熟悉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学生对未来市场的应控能力。
(四)构建多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针对性开展双创指导
第一,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指导公众号。公众号在学生群体浏览度较高,学校可以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微信公众号,由专业人员管理该平台并及时发布相关的行业资讯、学术动态,为学生持续推送创新创业新资讯。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该平台上留言,开展互动。此外,对公众号的建设也需要完善,如定期、及时转发相关法律法规、财会电商,其他自媒体与专业媒体发布的权威创新创业信息,让学生掌握最前沿、最权威、最丰富的创新创业动态,以此得到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专业指导,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第二,发挥好学生第二课堂作用。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有关于创业的想法。因此,学校要通过第二课堂积极为他们提供支持,如鼓励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或联盟,将不同专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汇聚一起,真正为他们提供一个创业实践平台。同时,学校不仅可以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邀请资深专家到校进行专业指导,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社团共建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组织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以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第二课堂之中。通过第二课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提高、知识储备得到增加,这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正确参与创新创业。
第三,打造好特色“创客空间”。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契合当地特色与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整合有效资源,打造好特色“创客空间”。将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聚集到一起,为他们提供适应的企业环境与实践锻炼空间。在创客空间里,以互联网为载体,了解行业、市场、企业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落实好创新创业帮扶政策
积极落实高校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以高校为基础,面向高校内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普及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政策。大学生初入学校时[4],高校宣传部门有必要帮助大学生解读创新创业相关奖励政策,鼓励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创新,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有必要出台有关大学生项目专利保护的法规,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其提供一个理想的双创环境,如提供税收方面的减免政策,减轻初创企业生存压力,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新时代发展之需。對此,我们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要与时俱进,为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为新时期国家发展与建设培养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廷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析——以兰州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6):65-66.
[2]谢浏铭,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21(3):177-179.
[3]裴枫.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21(3):130-133.
[4]李林军,郭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实践路径分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1):89-96.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