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研究
2021-10-08郭泽希
郭泽希
摘 要:现阶段我国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而如何创建出文明社区,就成为社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从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及培育现状分析,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角度着手,对目前的人才结构、培育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构建的多种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社区;培育;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及事业单位将部分关于社会服务及其管理的职能转移给社区工作中。随着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加快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引进更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目前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1]。而社区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出现障碍,在此方面的人才作用模式还未构建完全,都影响了社区建设,甚至是社会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构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模式的建议。
一、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及培育现状
第一,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结构现状。虽然伴随社区事业的积极发展,办公条件、综合工作水平都有一定提升,但在人员的组成及结构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年龄构成偏大。随着机构体制的变革,许多原本的居委会人员,都转变为了社区工作服务人员,但此类人员的年龄往往较大,45~50岁较多,虽然其工作热心热情,但缺少先进化方法,在事情的解决上,常常出现纷争。二是学历构成较低。目前,社区社会工作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在社会上受到的认可度并不高,待遇各方面也相对较低。许多学历较高的专业人才往往参与工作的概率较低,导致社区中在岗人员的综合学历较低,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提升[2]。三是专业技能构成较弱。在人才年龄偏大且学历较低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导致其专业技能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问题涌现,此时更要积极、高效地解决问题,而现实中往往又缺乏此类综合性人才。
第二,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现状。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当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所在。如今,在社区社会工作的人才培育上,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高校课程的专业培育。随着国家对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也开始陆续增加了社区工作类专业,如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但随着社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校理论知识无法完全跟上脚步,因此学生即使完成课程后,还是无法快速投入工作。第二种培育方式则是在职培训。与高校培养的差异在于,在职培育的人才大多都是在社会上有过工作经历或是即将工作的人员,因此对社区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内涵掌握更深,往往更专注于学习相关的实践方法、理念,相对高校学子而言,“速成”效果更好。因此,许多非专业人员都希望通过在职培训,快速适应社区社会工作的要求。
二、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结构方面。一是人才职业定位模糊。由于社区工作常常涉及基层琐碎事情的处理,因此许多年轻人或是社会工作人员,都希望通过竞争上岗或是应聘的方式,选择向上发展。即使部分人才参与社区社会工作,但由于对自身职业的定位模糊,再加上薪资没有同类型岗位高,晋升范围也受到限制,一旦遇见合适的发展机会,也会离开社区社会工作。二是由于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供给需求不平衡。这种供给需求的失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才需求不足或是过剩[3]。而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年龄较大的社区工作者,无法适应新型的工作要求,工作稳定性较低。而许多学习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却往往不会选择相关岗位,从而导致工作队伍中的人才实现不了优化受到局限。这些原因都导致人才队伍的结构出现问题,对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
第二,人才培育方面。就目前社区社會工作人才的结构情况来看,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情况。一方面部分社区工作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比较匮乏,阻碍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在高校专项人才的培养机制上,没有结合实际,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实际需求。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都反映出社区工作本身的激励效果不显著的特点[4]。此外,再加上时代发展、职业进程的推进等,都对社区社会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三、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的有效构建
第一,人才开发模式。构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作用模式,首要步骤是要进行人才开发。在开发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过渡一批人才。针对现阶段社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的情况,可将已经在职的部分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逐渐使其实现过渡,提升专业化能力[5]。其次,从外引进人才。社区社会工作在部分发达城市、海外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在一些亟需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社区中,就可借助政策的力量,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更全面的人才开发体系。最后,提前培养。在部分高校中,或是挑选出有意愿参与社区工作的人员,实施定向化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便于其快速、稳定地参与社区工作。
第二,人才长效模式。首先,要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在向社会各界普及社区社会工作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指出此项工作及传统社区工作之间的差异。并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范围,使更多人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这一重要理念,从而创造良好的培育环境,为人才的长效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加大培育力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是逐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社区社会工作的认知;二是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渐提升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随即提升相关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三是社区组织要借助各大高校的力量,培养在职人才,建立社区工作的实践服务基地,让更多高校学子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从而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四是将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有机结合,使社区工作得到更大普及,并向其他领域覆盖。最后,要增强组织领导的力度。在严格遵循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及制度[6],相关部门如民政部、社会保障部门等,都要做好配合与支持,为人才的培养整合力量。
第三,人才保障模式。在开发和培育人才之后,就需要实现人才的有效保障。通常,可通过以下途径达到保障效果。首先,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许多社区工作无法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其工作辛苦的同时待遇方面还较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相关政府应做好后盾,建立多元化的经费保障制度,从而使人才待遇有一定增长。其次,健全政策激励机制[7]。应当结合岗位设定的特征,从人员的培养、薪资结构、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实施改革,针对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整体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健全聘用管理机制。一方面是建立社区工作岗位的设置标准[6],明确人员的职责和任职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扩展社区工作岗位的空间。在满足现实要求的前提下,尽力实现岗位职能的优化。
第四,人才职业化模式。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构建中,培养人才是基本,对人才进行鼓励是有效保障,而使用人才则是最终目的。如此一来,就形成完整的人才职业化管理模式。若要实现此模式,应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完善社区社会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度是部门管理的基础所在,只有将社区社会工作的范围合理扩宽,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8],并做好监督与管理,才能促进社区工作不断向职业化、社会化推进。其次,要改革社区社会工作机构或组织的管理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并借鉴部分优秀社区的工作管理模式,从而探讨出更完善的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使其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及时解决社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社区工作的稳定运作。最后,要完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运行机制。在适当的时机下,有效结合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社区工作人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的开发、培育、保障及职业化等一系列模式,能有效强化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推进社区工作的发展。构建人才作用模式,本质就是构建坚实的人才结构,使其作为社区和谐发展的支撑所在。实现此作用模式,意义是进一步将社区工作的新领域打开,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并让社区工作能够细致化、深入化,让更多群众受益。同时,也能真正发挥出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晨曦.用“三个注重”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新长征:党建版,2021(1):34-35.
[2]构建三级体系 赋能社会工作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民政,2020(20):13.
[3]汪慧萍,龚妮.创新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以贵阳市城市社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0):214-216.
[4]支艳春.湖南省乡镇社区社工站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索——以长沙市C县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0(19):18-19.
[5]颜小钗.加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 助推城乡社区治理提档升级——成都“1+2”社區社会工作服务制度解读[J].中国社会工作,2020(21):8-9.
[6]曲玲玲,匡敏.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作用模式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8-19.
[7]于秀玲,张建华,刘淑娟.服务学习模式在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中的运用——以社区工作课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0(21):145-146.
[8]袁光亮.北京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市2019年第二期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胜任力训练营学员的调查[J].北京青年研究,2020(2):77-86.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