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用药经验体会
2021-10-08王振辉
王振辉
摘要:麻黄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味中药,教科书上标注其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喘实证及风水水肿等疾病。但其实麻黄在临床上的应用不仅限于这些疾病,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麻黄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麻黄;用药经验;
1、麻黄药性
从历代的文献记录来看,麻黄的药性从古至今变化不大,后世一直沿用《神农本草经》对麻黄药性的记载“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中最主要成分为麻黄碱[1],该物质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可温和持久地释放神经递质,能显著兴奋人体的大脑中枢,其拟肾上腺素作用是“发阳”作用的药理基础。
2、麻黄常见用药经验
2.1用于风寒表证
麻黄性温,发散力强,具有很好的发汗效果,是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的佳药,患者常表现出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临床症状。麻黄常与桂枝、苏叶、白芷等配合使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中包含麻黄的方子有麻黄汤、葛根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等。
2.2用于咳喘实证
麻黄发散力强,具有升散特性,善散邪而使肺脏保持“宣发”的生理状态,对于肺气壅滞导致的咳嗽、气喘等实证,无论寒、热均可配伍使用。对于外感风寒、肺气郁遏导致的咳喘,可配伍杏仁、甘草组成经典名方三拗汤;对于邪热壅肺、高热气喘患者,常与杏仁、石膏、甘草同用,即麻杏石甘汤。王付[2]运用麻黄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风寒犯肺所致咳喘,运用麻黄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寒痰食所致咳喘,均取得良好效果。
2.3用于风水水肿
肺主“通调水道”,全身水液代谢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正常,若肺气郁遏则容易导致气机不畅,患者出现水肿症状,而麻黄的发散之力对于治疗这类水肿效果较佳。此类患者常见身体浮肿、小便不利、脉浮等症状,麻黄与生姜、白术同用可宣肺通气、利尿而达到消肿效果,如越婢加术汤。相关研究[3]表明麻黄的有效成分主要针对水肿的靶点蛋白,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影响内皮紧密结合蛋白的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从而治疗水肿。
3、麻黄扩展用药经验
3.1用于止痛
麻黄的主要功效中较少提及止痛功效,其实古人在致病过程中多处用到麻黄治疗痛症疾病,如张仲景治疗风湿历节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历节的乌头汤,治疗外感寒湿导致身体酸痛的麻黄加术汤,治疗湿热导致身痛、日晡发热的麻杏薏甘汤。笔者曾多次用较大剂量麻黄治疗腰腿痛证。例如:张某,58岁,腰痛伴左侧下肢放射性疼痛2年余,加重1周,曾行腰椎CT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予理疗治疗效果不佳求诊。结合患者舌脉,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其中麻黄用至15g,5剂后患者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缓解,2周后行走如常。
3.2用于缩尿
麻黄的“缩尿”功效可能较少人知晓,现代研究[4]表明麻黄中的主要成分麻黄素能兴奋α受体,该途径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因此,对于治疗小儿遗尿有相对较好临床疗效。笔者曾治疗一位11岁小儿遗尿患者,辨证为脾肾不足,予补益脾肾、缩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后加入麻黄10g,治疗1周后患者尿床现象大有改善,继续巩固调理后患者彻底治愈。
3.3用于止汗
前面提到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功效,一般用于治疗“不汗出”的风寒表实证,那对于多汗的患者来说切不可用,否则可能会汗出过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甚至危害患者性命。但是笔者在临床中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中年男性,因在烈日下暴行数小时,口渴难耐急饮大量冰水后下肢感痿弱无力,不能行走,伴大汗出,舌苔厚腻,诊断为湿热下注,予四妙散加减效果不佳。后另请医者诊治,予麻杏薏甘汤加减治疗,其中麻黄用至20g,余有所顾虑,该患者已是大汗出,用如此大量麻黄岂不是加重汗出?但患者进服后并未出大汗,而是微汗出,下肢痿弱症状明显改善。由此猜测,麻黄可能治疗汗证可能存在双向调节作用,且可能与药物剂量有关,该功效还需进一步验证。
4、小结
尽管现代药学研究技术已相当完善,但是中药的具体应用只能
做到部分理解,尚未能完全掌握及完全依赖其指导用药,对药物的应用范围、作用机制也不是很清晰。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医者首先要在熟练掌握药物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临床需求及用药经验,大胆尝试去扩展药物的新功效,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221.
[2] 王付. 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寒证咳喘[J]. 中醫药通报, 2018, 017(003):5-8.
[3] 郝俊杰, 李杨. 麻黄-甘草药对治疗水肿机制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 2018, 003(010):7-12.
[4] 李继珩. 麻黄素及其临床应用现状[J]. 医药导报,2001(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