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探究

2021-10-08郑德苗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郑德苗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均大幅增长。然而,尽管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约占全国旅游资源的70%,但乡村旅游人数仅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30%,乡村旅游消费还不到国内旅游消费总额的20%。因此,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本文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引言

现有研究学者基本均为旅游学以及旅游规划等与旅游学科相关的人,学科背景较为单一,而乡村振兴战略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旅游管理具有学科跨度极其广泛的特点,更需要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以便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全面的进行分析,助于今后乡村振兴战略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1.1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

其一,理念上重视乡村发挥的价值。乡村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食品生产及供应、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非常重要。长久以来形成的聚落形式,具有家园价值,附带着集体的文化记忆。低密度、亲自然的人居环境,体现出生态价值。其二,组织上对“三农”要素进行重新定位和交叉组合。传统“三农”高度统一,随着社会发展,必须对“三农”进行重新审视。从事农业的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高素质大学生回乡创业从事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农业不只是单一的种植业,种植业也不只是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成为一种职业,乡村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其三,制度上城乡之间资本、人力、知识等要素相互流动。城市和乡村各自发展会加深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必须把城乡划归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引导,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不能走以往工业化、城镇化的老路,必须革新观念,基于鄉村的独特价值与优势,实现各种要素的灵活组合与自由流动。

1.2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从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上来看,乡村旅游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审视及思考,以及对农村各要素的重组以及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乡村用自身的优势及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人力、知识、创意等流向农村。这既包含了乡村主题的自我觉醒,也包含了外部的价值发现和利用。各种形态的乡村旅游形态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乡村环境得到改善,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有所进步。

2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探究

2.1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单一的旅游资源容易让游客感到乏味。把连片地区内及周边的旅游资源科学衔接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或多条具有不同特色、不同感受的精品旅游线路,既可方便游客,又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还能推动连片地区实现共同振兴和持续发展。打造区域内循环体验路线。根据片区村庄的地理位置和道路连通状况,结合区域内的现代农业、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红色文化、登高祈福、古建筑(驿道)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康养体验、文化教育、科考探险资源,设计一日及以上的乡村游路线图并加强宣传推介。例如,可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秀美山水景观—特色种养体验基地(赏花、垂钓、种植、采摘等)—古建筑风光—露营(民宿、农庄)”等串珠成链为一条乡村游线路。

2.2推动连片规划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打破村与村之间“各顾各”的思维壁垒,根据地缘地势、区域交通、资源禀赋等特点和状况,实施连片规划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利用、整合发展连片地区村庄特色种养、自然生态、名胜景观、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和“古字号”建筑风物等,在产业增收、民居建设、环境治理、景观开发、文化打造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引领,着力打造一村一(多)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多要素共同发力和相互促进,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人气”回流,实现振兴和持续发展。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增产增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和发展引擎。要根据连片规划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宜种制种,宜养则养,宜牧则牧,或者种养牧结合,关键是能够突出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并传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手工产业,多渠道稳定农民经济收入。同时,通过现代化农业产业创设田园风光,传承和发展农耕文明,借助农民丰收节,通过“旅游+”产业模式,辅助开发赏花、采摘、垂钓、摄影、露营等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旅游节庆项目。

3乡村旅游业与乡村经济发展研究

3.1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的关联

要想推动乡村地快速发展,旅游业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农村地区注入足够的活力,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帮助老百姓早日迈向小康社会。通过研究指出: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旅游发展能够系统性的推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旅游可以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以河南为研究对象,并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就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间的耦合程度加以研究,最后指出,二者的关联度比较高,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与时下大部分研究学者的观点一致。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针对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间的耦合度展开研究,指出两者之间无论是在社会效应还是经济效应上都有着较高的关联度。以河北为例,利用耦合模型,同时选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指出两者耦合度在当地乡村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出了关键作用。侧重于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分析,她指出,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旅游业的推动,此后立足我国实情,指出乡村振兴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创新点。通过构建耦合动力系统模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耦合需要有三个主要机制、六大动力的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首先在于当地经济的支撑,乡村旅游又是当地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振兴评价体系与乡村旅游评价体系,要想真正的构建耦合系统,可通过“目标-响应-政策-协调”实现。

3.2乡村人口结构变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目前,对于乡村人口结构变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人口结构变化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从乡村旅游资源的供给端看,尽管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导致传统产业萎缩、社区生活凋敝,但很多自然资源受自然条件约束,因为人为干预少,反而得以保留原生态,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供给。从乡村旅游的需求端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乡村旅游需求旺盛。二是认为人口结构变化不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产值和就业已占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的近五成,高素质的旅游业人才缺口较大,而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低下,尚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进程中,要将地方旅游文化精神形成自身的独特品牌,并吸引投资者,以资本带动人力资源的集聚,进而帶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加速当地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乡村旅游业与乡村人文、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但已有文献尚存在不足:首先,关于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或是对某一特定地区专门分析,或是对乡村旅游进行概括总结,尚缺少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进行模式梳理和分类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其次,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与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方面,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国外乡村旅游业发展远早于国内,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有较深入的分析。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乡村旅游业经济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及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于兴业,李德丽,崔宁波.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北方园艺,2020(01):157-161.

[2]庞艳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315-320.

[3]聂学东.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耦合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40(07):53-57.

[4]李志龙.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8,38(03):643-654.

[5]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程久苗,杨兴柱,杨钊,姚国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8,38(01):102-118.

[6]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05):77-82.

[7]向富华.乡村旅游开发: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旅游学刊,2017,33(07):16-17.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