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几点思考

2021-10-08秦国祥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几点思考传播

秦国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关键词:戏曲传承 传播 几点思考

1. 戏曲的传播与传承同等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戏曲就是角儿的艺术。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名家名角口传心授,薪火相传,中国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是很难想象的。

传播与传承都是构建良好的戏曲发展生态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傳承是基础,只有把戏曲艺术的精华完整地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才能为传播提供坚实的内容支撑;传播是途径,只有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观众,接触、了解、喜爱,才能真正传下去,“火”起来。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去有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恐怕得改写一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戏曲传播不只是简单地刷刷存在感,而是要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方式,琢磨受众心理,寻找共同语言,创作出有内涵有深度的精神产品,才能真正引发普遍共鸣。京剧演员王珮瑜为什么“火”,除了她的艺术功底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具有现代传播意识,找到了“京剧清音会”这个表现形式,并善于借助综艺节目等有效媒介,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品牌,所以才能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记住她,喜欢她,进而喜欢上京剧。

2. 注重传播内容 增强戏曲艺术的魅力

梅兰芳、张火丁、裴艳玲、曾静萍等事例证明,戏曲艺术的魅力是超越时间、超越国界、超越语言障碍的,我们对此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只要戏曲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做好充足的文化准备,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即人性和情感,同时加强自我修为,全方位提升台上台下的个人魅力,就能够带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无论是国内传播还是对外文化交流,一是要针对目标受众,寻找和设计合适的传播内容,最重要的内容首先是演出本身,其次还包括必要的导赏、文化背景介绍、演员资料等等。在这方面,内地的一些知名院团就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与之相比较,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围绕内容展开深入推介,才能吸引并引导观众更好地欣赏;二是要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传播更有参与性、互动性,增强观众的兴趣和体验。山西卫视的《伶人王中王》、湖南卫视的《谁与争锋》、CCTV11套《戏码头·中国好搭档》等节目,就是采用名家竞技的方式吸引观众,实现戏曲传播的。《全国大学生电视戏曲挑战赛》是用比赛方式来激发大学生学习戏曲、传播戏曲的热情。由西安广播电视台和著名戏曲主持人白燕升和他的团队推出的《擂响中华》第二季,采用融媒体大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及十几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比赛进程,吸引更多网友关注。

3. 挖掘多种方式 让戏曲走进人们心中

云剧场和线上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戏曲演出的需求,扩大了演出覆盖面,它的价值不可否认。相比传统剧场演出,线上演出因为有了电视和网络手段的介入,让观众有了许多新体验,比如观众数量可以无限增加,并且消除了现场观看时不同座位造成的视角差异;通过摄像机镜头,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到表演细节;通过直播间和弹幕,戏迷可以进行实时互动。

但许多线上演出的信号不够稳定,画面不够清晰,视角单调或是切换无序,也大大影响了观看体验。戏剧作为一种“现场艺术”,是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共同完成的,现场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反应、回馈和掌声也是演出不可缺少的灵魂,没有现场观众,观演关系就缺失了一半。这种现场性是电视和网络技术手段难以替代的,身在现场才是真正的“零距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挖掘电视和网络的传播价值,通过线上演出的传播普及,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走进传统,现场感受戏曲的魅力,让戏曲走进人们心中。戏曲需要年轻人 ,年轻人更需传统文化的滋养。

4. 好戏勇于走市场, 创新不能失“戏魂”

文化必须作用于人,才能真正实现价值。不能回避经济效益,空谈社会效益。如果所谓的“好戏”没有市场,不叫座,卖不出去票,一个千八百人的剧场却没有多少观众来看,社会效益从何谈起?脱离了市场和观众,没有应有的经济效益,只能依靠财政或国家艺术基金“输血”来维持生存,所谓的“社会效益”就是自欺欺人。然而,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如果纯粹地让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走市场式生存道路是不公平的。基于这一点,戏曲的未来,一方面要赢得政府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戏曲人也要面对现实,勇闯市场。陕西省周至县秦腔剧团,是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是陕西省文化厅确立的振兴秦腔实验基地。2020年7月,我在线上以直播方式观看了他们演出秦腔折子戏《五典坡》、《别窑》、《祭灵》、《三娘教子》感触颇深。我在想,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是技不如人,还是压根就没去想?那天我是花了五块钱才进入了直播间的。事后我查阅了相关报道,当天观看他们直播的观众就有13000多人,其经济效益想必大家都会算吧!也许这就是周至剧团延续了上百年历史的生存之道吧!无论如何?“多条腿走路”,对于戏曲未来的发展来说,更加现实!

要做好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戏曲传承发展本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100年前的创新积淀成了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也必将成为50年、100年后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审美观念,还是创作理念、表现手法,都可以且应当与时俱进,或赋予内容以新的表现形式,或赋予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创造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的戏曲程式,或是挖掘传统剧目中与当下生活相适应的精神内涵。但与时俱进不等于颠覆一切,而是要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守正创新,要尊重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尊重剧种的特点和唱腔特色,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让戏曲失去了“戏味儿”。只要有“戏”和“曲”支撑,保留了戏曲的主要特征,戏曲就不会“失魂落魄”。

戏曲传承也好,创新也罢,都需要融入传播意识,与传播相结合,走向市场,拥抱观众,实现跨界传播普及。只有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戏曲才能引领时代风向,实现它的当代价值。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有效传播,得到观众的认可,所谓的传承和创新就会陷入闭门造车的泥潭,沦为行业内有限的几个人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5. “戏曲消亡”是伪命题, 年轻人更需戏滋养

当前有一些观点唱衰戏曲,唱衰传统文化。我认为,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48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跃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的唯一存活体。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生命力。

梨园戏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堪称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在舞台表演和音乐伴奏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系统的,没有脱离传统审美舞台表演范式的表演体系。和其他剧种一样,尽管有着悠久观演的历史,但也难逃不时尚,难传播,剧陈旧的凄惨厄运。正是因为梨园戏的文化价值之所在,以编剧王仁杰,演员曾静萍,导演卢昂,剧评人王平章等为代表的梨园戏先锋,勇敢地挑起了振兴梨园戏,让传统文化回归当下的重担。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上不断探索最终找到了切入点。《节妇吟》、《董生与李氏》、《陈仲子》等剧目的成功上演,使一个昔日不景气的地方剧种,一跃成为与昆曲,京剧相媲美的古典戏曲。

看了《节妇吟》、《董生与李氏》那种古朴儒雅之风就会扑面而至。其文辞之清雅、古朴;其表演之细腻,精致;其唱腔之婉约,地道。古典风韵与现代审美之品格有机融合,不知不觉中,整个身体都有种被传统文化滋养后才能体悟到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法国著名NC93剧院艺术总监索梅尔在看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后,认为这是他50年来看过的最伟大的剧本和演出,并邀请该团赴法演出。在法国演出结束的庆祝酒会上,索梅尔面对曾静萍团长突然双膝跪地以示敬意,真诚地表示自己被中国梨园戏高超的艺术所折服。而看了《陈仲子》你就觉得今人不如古人,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抛弃一切现代的东西,和陈仲子过一把隐居深山,不与俗世合流的精神生活。

青春版《牡丹亭》是我国著名作家,艺术家白先勇先生和他的主创团队历经三个年头,精心打造而成。期间他搁置了写作,奔走于两岸三地之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创排与营销上。可谓,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出什么样的结果。

从2005年4月8日起,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演出。每到一处,校园里就掀起一阵热潮,在复旦大学剧场,长达15分钟的谢幕,一次又一次的返场,师生们仍不肯离去。他们把看《牡丹亭》谈《牡丹亭》视为一种时尚。

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在中国大学生中产生的极大的轰动与影响,使之成为中国戏剧界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重要事件。因此,有人把它称之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事件也罢,现象也好,他已经是过往。这里想说的是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创排之初,白先生就看到了昆曲的当下困境:“台上的演员老,台下的观众更老”。怀着对昆曲的一颗拳拳之心和深深的热爱以及中国知识分子本身所固有的在文化自觉中派生出来的那份文化担当,白先生早已把目光瞄准了年轻演员和大学生群体。用现代审美理念去触摸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需求,让传统文化深深地植耕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其生根,开花,结果。所以“戏曲消亡”是个伪命题,戏曲永远都不会消亡。作为戏曲人,不能人云亦云唱衰戏曲,作为中国人,更不能人云亦云唱衰传统文化。不可否认,今天戏曲和传统文化遇到一些困境,但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因為戏曲本身失去了生命力,而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依附在传统文化之上。比如戏曲里传达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由于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或者说是缺失了用时代语言来进行重新诠释的环节,所以大家看戏曲舞台上表现的这些东西,自然就很难切入。这才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戏曲有距离感。所以我们应该让戏曲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尤其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它。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在第八部分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戏曲。严把到学校演出和向学生推荐的戏曲剧目的内容质量关。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鼓励中小学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应该说,戏曲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一定要做好戏曲传播,想办法把年轻的观众引导进来。我想,这不仅是传承与传播戏曲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戏曲人、媒体人都应当保持定力和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把年轻人想当然地排斥在了戏曲之外。我们要在传承传播中,借用现代审美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做足文章,告诉年轻人,原来戏里还有那么多的乾坤,还有那么多的仁爱和人性的光辉,有时候,就在一刹那,他们突然就接受了。

参考文献

[1]耿思琦.地方戏曲元素在现代筝曲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21(07):79-81.

[2]王雯.传统创新与跨界传播:当代花鼓戏新编剧目的传承、探索与变异[J].戏剧文学,2021(05):62-66.

[3]齐晓芳.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建设路径[J].戏剧之家,2021(15):35-36.

猜你喜欢

几点思考传播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漫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