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第二课堂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探析

2021-10-08穆鹏丞王巍韩瑜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穆鹏丞 王巍 韩瑜

摘要:处于当今世界格局下,兼备思想政治素养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元素。当前带有独生子女标签的“00后”已逐渐步入大学,这一代学生在家庭教育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思想呈现多元化,第二课堂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使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效途径。在明确了第二课堂建设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后,挖掘其在实际教育中的不足,进而探寻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为进一步促成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第二课堂;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思政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任务的立身之本,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贯穿课堂内外。第二课堂是高校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内外文化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旨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不断提升个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锻炼身心健康、提高劳动服务素养等过程中,寻求个性化发展,努力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高端人才。

1 第二课堂制度的实施进展及研究现状

1.1实施进展

自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高校实施第二课堂制度以来,当前,全国至少有934所本科高校、525所专科高校推行落实了第二课堂制度,各省、市高校结合各自办学理念、高校实情、所在地域的特点,组织推行科学化的第二课堂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第二课堂体系的制度化落地。

根据《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建议,多数院校将第二课堂活动大致分为思想成长、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7类[4],大多高校依靠“到梦空间”,“口袋校园”两款APP作为媒介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绩单上多以学时、学分、积分作为学生的考核指标。

1.2 研究现状

2018年《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发布,各高校加大了第二课堂的建设力度。近几年来,思政学者们围绕“第二课堂”体系的建立展开了研究,普遍认为第二课堂是高等学校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路径,是立足新时代教育实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改革路径。朱哲成等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情况,对在第二课堂成绩单推广的意义、面临的困境、改善的途径进行了探析。宋丹等总结了多数高校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四化困局”,提出应从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管理、优化供需均衡以提升第二课堂在育人时的效果。张萌等总结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新生学风建设的策略。综合相关文件和文献的研究,高校第二课堂制度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2 影响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现实困境

2.1 认知导向不足,制度保障匮乏

团中央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至今,仍有许多师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知停留在表面,部分高校缺乏规范的宣传,这致使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认知导向不足,因此不愿将过多的时间精力付诸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此外,大部分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缺乏明确的教学培养计划以及奖惩激励政策,且没有为第二课堂匹配相应的思政教师,这将导致思想引领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2 统筹设计单一,部门间协同效率低

一方面,部分院校缺少将第二课堂与已有活动进行统筹策划,而是各自为政,这将造成学校层面的资金、场所、人员的浪费,活动内容同质化加重,同时增加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时间成本,进而引发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制度体系的实施涉及到高校内各部门间以及社会组织的配合,相关的考核、奖罚激励制度应统筹完善,该制度的实施应该由校团委统筹二级院系分团委组织开展,教务处、学工部应加大对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视度、认可度,只有高校部门间统筹协同,第二课堂制度在助推学生成才方面方可起到更大助益。

2.3 活动内容杂而不精,吸引力不足

为了快速推进第二课堂体系的建立,部分高校直接复刻其他兄弟院校的体制,而没有从本校校情、学生情况、教学理念等基础着力点出发,这将导致该院校不具备独具一格的第二课堂体制特色,且不符合本校实情的体制吸引力不足很难在学生中施行,即使该制度能够执行也只是停留在学生参与层级,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效仿得到的大量第二课堂课程内容没有经过精心策划,缺乏内涵建设,这也将违背第二课堂开设的初心,进而形式化。

3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制度改革的思考

3.1 规范制度,制定科学育人方案

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时应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总目标,结合本校实情,对准社会所需的人才口径,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后,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管理机制,平稳保证第二课堂制度的高效运转。

第二课堂在施行时应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以学生培养计划为依托,拓宽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视野,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年级、自身特点,制定“动态化”课程体系,打破所有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一刀切”的壁垒,保障在提升学生的素质同时不忽略其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理想信念教育,将第二课堂建设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3.2 加强宣传,实现第二课堂管理一体化

第一课堂抓理论,第二课堂抓实践,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填充,高校应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做到线上线下齐宣传,只有让高校各部门、所有教师、学生了解到“第二课堂”的理念、实践目的等内容,才能获得师生的认可,才能在该体系的实施中做到各部门间协同配合、明确承担的工作职责,才能保障第二课堂在立德树人体系下的可持续发展。

3.3 搭建高校、企业、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

第二课堂旨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育人的目标,因此若以项目为载体,搭建高校、企业、社会有机结合的平台,获得去往社会团体中调研實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岗位,辅以专职教师或思政教师的有效引领,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第二课堂活力,进而形成育人合力,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4 结语

建立与当今社会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相匹配的第二课堂制度,能够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形成育人合力,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下,应当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打造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新阵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更新育人路径,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第二课堂的有效供给,深度挖掘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董晓光,秦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00(003):P.104-111.

[2]朱哲成,王淑娉.在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全面推广实施背景下探索学分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4).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