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核中的焦虑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2021-10-08李明胡超栾世超
李明 胡超 栾世超
在竞技体育比赛之中,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焦虑主要表现在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了沉浸式担忧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员的比赛水平和最终成绩。因此,对学生在体能考核中的焦虑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帮助其在考核中稳定地发挥,对于提高考核的通过率,促进训练质量提升具有良好地促进作用。
一、考核焦虑产生的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把焦虑分为了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两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上述焦虑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实践可以得出,考核中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对自身体能技能水平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具体表现为日常训练中成绩普遍较差,较少或从未能够达到及格水平;一定阶段内成绩波动较大,不能稳定地维持在一定区间,受天气、场地、自身状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自身体能考核成绩的期望值过高或迫切的与他人进行比较;考核前由于伤病或其他原因未能较好的进行训练;自身还具有一定的焦虑特质。
二、考核焦虑的表现与测量
考核前焦虑对考核成绩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焦虑的水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理指标
生理指标测量不需要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与其语言表达能力无关,广泛适应不同的群体,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其生理指标分为三大类: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指标、生化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常用的指标有: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肾上腺素水平、心电图、脑电图及肌肉电位等。
(二)行为表现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心理特征,对学生的日常训练及测试中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焦虑水平进行评价,如面部表情、饮食与睡眠质量、比赛前的细微肢体动作及语言等。其缺点有评价的维度与标准尚待商榷,评价的精度较低等。
(三)主观体验
借助量表的方法对问卷测量得分高低,对焦虑进行评判,这主要借助《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先从主观体验方面对焦虑进行测量和评价,这一方法的优势是可以用量表直接了解人的焦虑感受;缺点是部分测试者可能会因为社会期待或者个人因素有选择性的回答,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三、焦虑对考核成绩的影响
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体能考核中一但出现焦虑,通常会对考核成绩负面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不同的焦虑水平在体能考核当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同样的焦虑水平在不同的项目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同样的焦虑水平和同样的项目中,对于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以体能为主导的考核项目当中,如一百米跑考核过程中,适度的焦虑水平能够促进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提升,在扩张血管以及心脏的血液输出量的同时,兴奋的神经中枢系统也有利于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从而达到帮助训练水平发挥、促进考核成绩提升的作用。而在以技能为主导的考核项目,同样的焦虑水平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在器械体操等项目中,技术水平的发挥对考核成绩起着主导作用,而稍高的焦虑水平会导致动作的紧张,出现动作失误的现象从而降低考核的成绩。
四、考核焦虑的应对措施
针对考核前焦虑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在日常训练和考核前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能够使体育考核前的焦虑处于良好的区间,避免出现因过度焦虑而影响水平发挥的问题。
(一)提高训练水平,增强能力自信
大部分的考核焦虑出现的原因都与学生对自身运动水平能力的不自信有关。因此,首先是进行训练成绩的正向反馈。如在日常训练中,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部分训练与测试,避免出现过大成绩差异影响其自信心,提升其參与训练和测试的积极性。其次针对后进学生,定期将训练成绩进行记录,通过与过往自身成绩对比的方式,让其充分了解到自己体能水平的提升,通过正向反馈逐步建立自信。最后是要针对成绩和自信心较差的学生安排针对性的训练内容,由成绩较好者以帮带的方式进行督促与指导,通过“补课”的方式,使其成绩能够进一步提升,促进训练自信心的建立。
(二)进行模拟考核,减少环境刺激
相关研究表明,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比赛,会导致大部分运动员的水平发挥失常,运动员运动水平越低,越明显。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现象:对于从未在此环境中进行训练或未参加过类似考核的学生而言,考核前和考核中出现焦虑的现象更为明显。其主要原因为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氛围等因素增加了对考核人员的刺激,从而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其水平发挥失常。针对此问题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和考核前进行相应的模拟考核,如进行部分流程简化的考核、采用完整流程的考核、在考核场地中进行训练等方式,将陌生的环境刺激变得“日常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场地环境等因素带来的考核焦虑。
(三)针对焦虑群体,进行针对指导
根据焦虑研究的相关理论,具有焦虑特质的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更容易比其他学生表现出焦虑,如若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应对则可能收效甚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言语疏导、案例论证等方式,使其明白焦虑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帮助其正确的看待考核中的焦虑问题,必要时联系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最后时日常训练中对此类人员进行重点关照,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其逐步建立自信心。
(四)科学进行调整,促进成绩发挥
在考核前可以通过专门的调整训练,降低考核中的焦虑水平。首先是进行渐进放松训练,当肌肉完全放松时,身上其他部位肌肉也随之放松和减缓生理消耗,因此可以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紧张的情绪。其次是进行相关的暗示,体育训练中的暗示可以激发动机,调动内需力同时诱导情绪,促成积极的考核心态。考核时教师采用结构简略的口语或单词、字对考核学生进行言语暗示、体态暗示,起到传递、感染、调动、激励等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孙国晓,张力为.竞赛特质焦虑干扰抑制功能对注意控制论的检验[J].心理科学.2015,38(2):400-407.
[3] 张力为,毛志雄 (2010).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二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吴文光.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焦虑现象及成因分析[J].图书馆界,2021(02):16-19+32.
[5]吴信英.教育焦虑现象的成因及纾解之道[J].人民论坛,2019(2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