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写”在“被需要”中真正发生

2021-10-08傅明雪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段习作小说

傅明雪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虽然课标指出习作要杜绝“假、大、空”,教师也在认真地指导学生写作文,但是学生畏惧习作的现状并未改变多少。然而某校六年级某班学生却在悄悄地乐此不疲地进行小说创作。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了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一、小说成了“香饽饽”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之后,细心的语文老师发现,班里学生写的日记退步了好多,原因是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小说创作中。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是第三学段对习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那六年级学生的小说到底具备什么特点呢?

1.创作目的多元化

学生写小说的目的是多元的:受课外读物影响;借助写小说表达心声;纪念自己的小学生活;同侪效应,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同。相对写日记来说,写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写日记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写小说是他们的自觉行动。

2.题材选择多样化

学生写小说的题材也是多元的,主要集中在校园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小说这三类。女生偏爱校园小说,男生则更喜欢玄幻和武侠小说。题材选择多数来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是爱读的书籍。

3.阅读反馈个性化

有些学生希望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小说,得到中肯的评价,以此提升写作水平;有些学生只为畅快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开心就好;还有些学生只希望和自己的几个好朋友私下看看,或者自己没事时翻翻,留住童年。

4.形象设计个性化

主人公形象是创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女生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美丽大方、聪明机智、乐观善良的。男生笔下的主人公则多为聪明帅气、坚强勇敢、文武双全、行侠仗义的。这些正面形象其实也是学生内心的折射,他们期待自己是这样一个人。

二、小说“被需要”的教学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是有效学习方式的八大特征。无论是从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发展,还是课标达成的角度,该班学生写小说的行为都是符合有效学习这一标准的,成因也具有借鉴价值。

1.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小说创作离不开人物,离不开故事,没有生活素材,光靠空想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意识到自己“无米下锅”是生活经验缺乏,为了获得习作素材,他们一边努力唤醒自己平时的生活记忆,一边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把现实生活和作品联系起来,形成观察、思考、表达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

(2)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的目标。在写小说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素材,学生们就会通过和别人聊天、观察生活、上网搜索等多种方法找到写作素材,获得方法的同时,能力也在默默提升。

(3)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作为社会成员,与人交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很注重与人交往时的态度,也善于学习别人优秀的品质。

2.健全学生身心发展

(1)满足学生表达诉求,激发写作自信心。有了兴趣,一切的学习活动都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而在兴趣的维系上,就要为它找到用途,以用途维系兴趣,让兴趣为用途拓展更大的空间。小说创作,满足了学生一吐为快的表达诉求,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2)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养。语文素养是由多方面的能力体现出来的。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创作小说,也是在书写他的内心世界和他认同的三观。在集体创作中,他们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看到自己能力所在,培养了自信,也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努力解决遇到的难题,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3.科学地超越课程标准

首先,学生写小说并非教师强制,而是一种受读物、受同学影响,利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和实现交流的自发行为,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运用平时课上学到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困惑,学以致用,是很高效学习方式。

其次,学生写小说是可行的。他们选择小说的题材是自己熟悉的,有话可写;把发生在身边的事叙述清楚,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读过不少小说,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给他们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帮助。

最后,写小说是学生表达方式的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做到语言真实,鼓励表达上的创新。

三、写小说现象对教学活动的借鉴价值

目前,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参与到習作教学研究中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关注小学生集体写小说现象形成的过程,也可以为当下的写作教学提供借鉴价值。

1.坚持正确的引导方法

网络上并不鲜见小学生写小说,但很少有这种集体写小说情况的发生。仔细了解后发现是因为这个班级的特殊性。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一直坚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常推荐、提供各类精品儿童读物给学生阅读,多次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活动,给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2.坚持习作教学实验研究

语文老师一直坚持快乐的写作教学。第一学段主抓快乐写话,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第二学段运用“体验作文”实验,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小实验,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第三学段倡导“诗化语言”,引领学生写作做到用词准确,语句精练。

3.坚持培养学生自发的习作表达

“被需要”的习作表达,是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经验之后,兴趣被激发而产生的表达需求。例如自发的小说创作,学生会主动地、有意识地揣摩文章表达的方法,斟酌词句,努力实现语言的精准表达。“写”被学生“需要”,才能真正地实现“写”能力的提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怀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立足现实,扎扎实实抓教学,快快乐乐学语文,让“写”在“被需要”中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学段习作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倾斜(小说)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