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2021-10-08吴江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数学教学小学生

吴江雁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部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逐步提高.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情境教学法逐步走入数学教师的教学视野,将教材内容与情境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现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将现阶段的教材内容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属性导致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的数学抽象概念,众所周知,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时会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学科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应该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当前阶段的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一)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原则

数学教师对当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传统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点.虽然传统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进度与教学效率,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门重视数字内在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对该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发现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包含了大量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抽象概念.所以,教师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教学原则,才能使情境教学法顺利融入当前的数学课堂中.第一,教师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数学教学情境时,要使该教学情境具备有效性,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为了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整个情境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并不是为了构建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所以教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教学情境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否密切相关而不要考虑该教学情境是否与课堂氛围有关.第二,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时,要创设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关的有效情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考模式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外界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以已经被学生熟知的事物为基础引导学生投入新构建的教学情境中.

(二)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创设有效情境进行结合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相应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第一次被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以前的课堂探索模式展开思考分析,在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情境往往都是流于表面的情境设计.因此,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突破,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注意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入,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观察物体”一课为例,以往教师对这节课进行设计时都是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而去创设情境,并没有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设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中的物体进行判断,这种流于表面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利于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师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时,要深度思考本节课教材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点,寻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并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仍以“观察物体”一课为例,正方体和长方体同是六面体,但是因为这两种物体各自的边长关系不同,导致两种六面体有了不同的物体定位.教师在创设有效情境时可以以此作为情境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三)创设有效情境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创设有效情境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根据该教学方法在当前数学课堂的应用情况调整该种教学模式,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分析观察可知,创设有效情境在当前课堂的融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融入过程中也会碰到许许多多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当前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偏离教学主题,情境教学法作为创新型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大部分数学教师对该教学模式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师在创设与当前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有效情境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创设有效情境的主题范围,导致其所创设的情境偏离本节课的教学主题.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绘制相应的数学学科思维导图,在理清本节课的学习脉络后再创设相应的有效情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二,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且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無法长久地停留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所以教师在创设相应的有效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有效情境创设得充满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学科相关知识.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简单的数字统计”一课为例,教师在对该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预先设置一道趣味统计习题,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提出该问题,利用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深入学习与统计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利用研究

(一)有效情境法的研究目标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大力推行有效情境教学模式是当前数学课堂的教学重点,而教师对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分析,可以帮助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该教学模式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以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阶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涉及的是复习知识,因此学习范围较广,教师可以逐一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各种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启发学生说出如何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依据是什么,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复习不同图形的计算,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巩固.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数学教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