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啥都管”
2021-10-08安旻
安旻
每一代人的亲子关系中,似乎都存在过度控制这一问题。尤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父母更倾向于去控制孩子的发展,找到一条失误最少、效率最高的成长路径。可是,家长对孩子控制欲的边界在哪里?怎样才能掌握好管教力度,让亲子关系健康发展?
只看到未来看不到当下
最近,钢琴演奏家郎朗吉娜夫妇官宣得子。在年末音乐会后的采访中,郎朗面对是否会做“虎爸”这个问题,表示自己不想做这样的父亲,“这事儿我还得求我爸,发火的时候,我是有点儿下不了手,还是找他吧,他有这个基因。”
郎朗说父亲有“虎爸基因”,并非虚言。在郎朗成为世界知名钢琴演奏家的路途中,没少遭遇父亲严厉的控制型教育:从小辗转外地学琴,与母亲长期分离,父亲却以“会让儿子练琴分心”为由,不允许母子相见。有一次父亲因郎朗不认真练琴大发脾气,把郎朗拉到公寓11楼的天台上,尖叫道:“你跳楼!跳下去死!”
像郎朗父亲这样极端的例子,或许是少数,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考试成绩绝对不能比别人差,考差了就要做更多练习补回来;练琴反复出错,父母急到打骂,觉得孩子是故意的;为了学得更多,报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但是从不问孩子的意见……许多父母也曾是被自己爸妈严厉管教的孩子,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自己成了“怎样管教”这个问题的答题者。
其实,控制欲是每个人的天性:早上想赖床的时候,强迫自己起床;想吃甜点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少吃一点儿……诸如此类的控制,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生活中存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则体现为在孩子年纪还小,对未来看得不够长远的时候,父母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认知,让孩子根据这些要求去行事。这几十年间,社会变化越来越大,家长深切地体会到一种未来的不确定性。于是,让孩子走一条最优的路径,让可能的失误变得最少,用最高效率养成最积极的品质,成为父母潜在的自我暗示。
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设定目标,尽心尽责,并无不妥。但是,日子总要一天天过。一旦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变成只看得见未来而忽略了孩子当下的需求,就会落入“过度控制的误区”。
以郎朗为例,父母眼中看到的是孩子光明的未来,孩子因为刻苦练习钢琴,因此获得各种机会。而孩子是单纯的,欲望只在眼前。父母却用控制的方法,在他们脑中植入了“爸爸的想法才对、才重要”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会真的觉得自己的需求,并不会得到重视,会越来越失去自我。
对此,我们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学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我们控制自己不赖床,不多吃甜食,都是因为我们预见到了可能的结果,而做出的选择。父母对孩子的长远规划也属于这个范畴。但是這种长远意识,在年纪尚小的孩子身上还没有很好地发展出来,也就是他们的“超我”还没有完整形成。孩子只有完全遵循本能欲望的“本我”和具有意识的“自我”。
简单来说,影响孩子最大的是他们当下的需求,即“我不想弹琴”“我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度,孩子就会和内心的需求断开连接,逐渐失去自我。要想补救或是避免这种控制过度、管教过多的状况,可以从权威型父母的“接受+控制”两个维度出发。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为孩子设置能够达到的要求。有一位爸爸反复教孩子英文疑问句,孩子总学不会。在爸爸看来,这不过是加个助动词,孩子学不会,是不用心。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要知道,这位爸爸自己学了很多年的英文,已经有了语法习惯,讲解起来自然觉得简单。但对于这个只有二年级的小朋友,一是中文中没有类似的疑问句表达,二是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来,这样的疑问句练习,并不容易。一味提要求,其实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其次,父母要明了孩子需求之下的心理动因。有一位妈妈,愿意花费成千上万给孩子报辅导班,买价值不菲的正版玩具。但一次,孩子哭闹着非要买一个小商店里的劣质动物饼干,遭到了妈妈的强烈拒绝。妈妈非常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忽然想要劣质食品呢?是心血来潮、无理取闹吗?后来,经过沟通才明白,每天下午,孩子幼儿园里,都会因为某个小朋友表现好,获得老师奖励的一块动物饼干。对孩子来说,这块饼干就是金牌。
孩子尚小,许多需求的决定权都在家长手中。家长想要避免专断,就要对孩子的需求有好奇心,去询问和倾听他们的想法。最后的决定权在家长手里,了解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后,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做决定的原因,才能够建立起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
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管理能力已经逐渐形成,父母管教的实际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父母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是父母能够坐下来,听听自己的感受。不必给一句建议,无须出一个方法,因为,孩子才是其所在世界的亲历者。
终极目的为了不管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可以从情感态度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来评估: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或者说爱—不爱孩子;父母对儿童行为控制程度,即控制—放任维度,对孩子有要求—没要求。由此,心理学家划分了4种教养类型:有爱有要求的权威型父母,没爱有要求的专制型父母,有爱没要求的溺爱型父母,没爱也没要求的放任型父母。
溺爱型父母就是许多人担心的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类型之一。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完全没有底线,也不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在管教这个问题上,父母并不是只有“管或不管”两个选择,而应是从父母管教自然过渡到孩子自我管理的一个过程。父母在前期管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到最后不管,孩子能够独立,学会自己管自己。即适当的管教应该帮助孩子不断超越舒适区,发展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德国心理学家汤姆?森宁纳关于压力区域的理论正是如此:“舒适区”的学习者因为没有挑战,所以并没有发生学习;“学习区”的学习者不断学习和成长;而“恐慌区”的学习者压力很大,学习受到阻碍。比如学跆拳道的孩子,开始时候觉得自己喜欢,穿上了新衣服。可是五六次课后,开始被重复的训练消磨了兴致,便不想再学了。如果父母有求必应,听从孩子的意思,放弃了训练,那么孩子就只能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徘徊。如果父母能够推一把,让孩子突破自己的瓶颈,也许,孩子会真的爱上跆拳道这项运动。
不管父母的意图是怎样的,随着孩子年纪增长,都会进入自我管理时期。而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就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法。如果父母对孩子完全不管教,孩子便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我行我素、缺乏同理心的人。如果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孩子长大后,就会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苛求自己。练琴练不好,会觉得自己手笨,考试考不好,会觉得自己没用,甚至一到考试前,会过度担心,引起焦虑。因此,帮助孩子突破舒适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他们培养起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预则立,不预则废。”比起全然不管或是事无巨细地过度控制,家长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花一些时间帮助孩子梳理学习难点和生活中的难题,同他们一起制定一个可以执行的提升计划,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破除控制欲魔咒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