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风暴下谁还在乎一个小小的工具人

2021-10-08席予

当代工人 2021年7期
关键词:卡内基企业家企业

席予

滚筒里的小白鼠

现象级电商平台拼多多,遭遇了尴尬时刻。2020年12月29日凌晨1点30分,拼多多女员工下班路上突发疾病猝死。紧接着, 2021年1月9日18时,拼多多又通报一名员工在长沙家中跳楼自杀。两条新闻直接轰炸了各大社交平台,掀起舆论热潮。

年初短短一个月内,互联网行业就连续有商汤、国美、饿了么、拼多多4起员工猝死事件曝出。这些事件的背后,是“996”现象的延伸,更是中国企业野蛮拉车、蒙眼狂奔的真实境况。与经济效益相比,人文关怀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一提。

两年前,互联网上就出现了对“996”工作制的声讨,被公开执行,同时讳莫如深的敏感词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畸形的加班文化。“996”曾一度引发广泛争议和抗议,可惜的是,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演愈烈。有人曾戏谑指出:“它只频频出现在社交网络的吐槽中,却从不出现在公司的‘明文制度里。”

中国社会有“加班光荣”的传统价值观,大多正面人物的宣传都会不约而同地添加“长时间加班”“工作至深夜”等内容。管理者往往也更欣赏主动加班的员工,这种价值取向深植在国人的思维路径之中。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用“拼命”来换取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与此同时,相对应的价值取向却随着人们对休息权的重视而悄然嬗变,形成了与企業效益的新一轮博弈。

今年33岁的钟华,曾是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外派中国银行的系统运维人员,负责银行信用卡系统的运维工作。由于信用卡系统的升级、维护大多在凌晨进行,钟华每周会加很多夜班。

每逢夜班,系统全部调试完成在凌晨四五点左右,他和同事便在大厦的角落找地方睡几个小时,等天亮了再继续新一天的工作。

“因为信用卡系统升级的频率和周期不固定,我们就没有固定的夜班时间,白天接通知,晚上就得开始干,公司也没有固定的调休制度,后来就变成了自愿调休,听起来挺自由,但基本上又不太可能真的调休。”钟华说,他的工作并不只夜班的系统升级,白天还要做系统开发和测试。就像一台晚会,白天排练,晚上演出,白天的任务远比晚上重。他可以选择调休,但工作没人分担,第二天回来就得干堆了两天的活儿,还是要加班。他和同事就像滚筒里的小白鼠,无止境地奔跑,有坚持不住的就被扔出来,再换进去新的。他们不断地入局、出局,用年轻的身体博那些看似可预见,实则又不太可预见的明天。

终于,钟华坚持不住了。2020年初,他开始严重失眠,即便不上夜班,也是到凌晨四五点才入睡。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长期便秘、心悸,还不明原因地流鼻血。钟华意识到,他这个小白鼠是时候被扔出滚筒了。

“钟华,这可是互联网支付领域,你知道它有多大的前景吗!我可以向你保证,再过10年,你的年薪可以达到40万。”“谢谢经理,我已经决定离职了。”钟华不由苦笑,此时此刻经理还在画饼,过去那张饼已经吸引他跑了快10年,现在换了一张更大的,又想吸引他再跑10年。“我觉得很可笑,老板甚至都没问我为什么离职,只跟我谈钱,我承认40万这个数字很诱人,但我更焦虑的是,如此下去,我还能不能活到挣40万那一天。”

商业巨头如是说

钟华的遭遇显然不是死局,制度上稍作调整,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可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妥协,管理者都不愿意尝试。归根结底是成本导向,企业需要在控制它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员工的剩余价值。因此,不动声色地延长工作时间,是法律约束下最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手段。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一个企业不能仅靠数字化的规模,还要有份社会担当。就像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经济学角度的利润与创新,还要包含人文关怀的价值考量。然而现实中,企业家对于自己的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一个软件源代码托管服务平台)上传开,“996ICU”的发起人呼吁程序员进行揭露,将超长工作制度的公司写在“996公司名单”中。一周之内,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58同城、苏宁、拼多多、大疆……一个个互联网头部公司先后上榜。

不久,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时发表回应:“今天中国BAT(互联网公司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这些人修来的福报。”言论一出,激起千层浪,同时把对“996工作制”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仅一天后,刘强东也在微信朋友圈跟风发表了《地板闹钟的故事》一文,称自己刚开始做电商时,每天睡在办公室整整4年。他称自己现在的工作节奏是“811648”——周一到周六,早8点至晚11点,周日工作8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每年休一次长假。文章虽没有直接提到“996”,但被视为是间接表态支持。此后,雷军、李国庆等不少知名企业家,也都纷纷发表了各自观点。

这些时代的领跑者、占据社会主流话语权的企业家,更愿意把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归结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语境下,对员工身体和精神上的“压迫”就堂而皇之地被合理化了。一如拼多多在知乎认证账号中的回应:“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在这样的企业理念渗透下,员工的诉求被压抑、权益被蚕食,随之而来的是情绪的崩溃、身体的透支,心理疾病大量爆发。

更可怕的是,很多企业家仍不愿承认这是制度的问题,反而归咎为员工工作能力和抗压能力的缺失,甚至把它看作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生存下来的,才是真正被企业需要的人才。

国家杠杆

100多年前,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996”倡导者。卡内基的工厂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以日薪一美元实行“996”,人身伤亡事故频发。最终,1892年7月16日,工人们不堪重负,在工会的组织下集体罢工。卡内基调动雇佣兵开枪镇压,直接枪杀了7名工人,引发了全美轰动。

这次事件是美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的典型案例,在那样的“野蛮时代”里,美国社会诞生了不少如卡内基一般的“魔鬼”企业家。他们同样追崇经济效益,罔顾劳动者权益,以至于罢工、游行等社会事件频繁爆发。直到1938年,美国正式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案》,法案对职工工资、工时、加班费做出明确规定,各州又在此基础上,纷纷设立了符合各自州情的劳工法案,并加以严格执行,混乱的局面才得以止息。

法令一出,令行禁止。一众试图在法律边缘试探、游走的企业最终纷纷“落水”。最著名的当属沃尔玛公司3张轰动世界的罚单:2005年,因侵占员工休息时间,它被加州一家法院判决赔偿1.72亿美元;2006年,宾夕法尼亚州一陪审团裁定,沃尔玛因存在强迫员工在休息时间工作的行为,支付最少7800万美元的罚款;2007年,沃尔玛对加班工资数额不足的5万名加州员工支付超过390万美元的补偿,同时支付19.89万美元的民事罚款。

在法律与制度的限制与引导下,企业家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卡内基就是其中之一,他卖掉了一手创立的公司,将一生的财富致力于慈善事业,倾尽所能对员工进行补偿。他的座右铭“富有着死去的人死得可耻”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洛克菲勒和比尔?盖茨等后世巨富。

可见,当企业家的思维观念无法准确地与时代发展方向相契合时,就需要完善的社会制度与法律法规进行校正和引导。中国这些年也在不断努力,像《民法典》中,对于员工的健康权、隐私权等权益有了更加明确的表述;对于劳动者工资、工时的认定,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定。不难看出,国家正在以人性化法律基础、严格的监管,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争不让“拿命换钱”成为常态。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社会的盈亏点在企业的盈亏点上方,在这两个盈亏点之间,企业在赚钱,但社会实际已经亏钱了,因为企业把它的一些成本,如社保、医疗、员工健康等,转嫁给了社会。所以当企业狂飙到一个盈亏的临界点,就必须慢下来。慢下来之后,如果还能持续盈利,才代表它真正具备了时代竞争力。而这个临界点,不能只依托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更需要一个适时有效的国家杠杆。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

猜你喜欢

卡内基企业家企业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卡内基教子
卡内基教子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