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把握文化领导权

2021-10-08李彬

新闻爱好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郭沫若清华

李彬

2019年记者节期间,我应李珮教授邀请,再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讲学。此行除了一如既往酣畅淋漓的学术交流,还结识了年轻有为的该院副院长蔡斐教授,我们虽然初相识,却一见如故,把谈甚恰。

清华有“三清团”之说,即本硕博均在清华就读者,与此相似,蔡老师本硕博都是西南政法的“嫡系”。他上大学的2001年,正好也是我调入清华之时,至今刚好二十年。他同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娜教授一样,都在三十七八岁晋升教授,2019年又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类似的八零后才俊,已经多为学界骨干。

在新中国法学领域,西南政法大学一向声名卓著,影响广泛,培养了大批司法界、法学界的杰出人才,包括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近年来,其新闻传播学科异军突起,成为西部地区继川大之后的又一博士学位授权点。自2017年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启动以来,已经举办四届,前三届在清华和华东师大,今年第四届放在了西南政法。这里还有三位清华新闻学博士,其中刘娟博士的学位论文出版时,我也有幸学习并作序。

蔡斐教授的这部《新华日报与统一战线》,既是新闻史的学术新篇,也是党史百年的研究成果。为了这部新作,作者充分利用重庆各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了一批颇有新意和价值的档案、文献、资料,更立体、更鲜活、更真切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也有力回应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谵语,成为建党百年一部别具一格的献礼之作。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以延安为大本营的中共中央,一方面领导前线后方各界民众,有力打击了日寇汉奸,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基石。其中,常常为人称道的有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以《新华日报》为阵地的舆论宣传及其斗争艺术,将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既有正面强攻,又有迂回包抄,既有倾盆大雨的挥洒,又有润物无声的点染,目的都在于把拥护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对今天开展伟大斗争,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为人民把握文化领导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新华日报与统一战线》从报刊透视历史,从历史解读报刊,对此做了独到的阐发,尤其采用大量原汁原味的图片、版式、漫画、木刻,再配以新颖而生动的文字,读来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纵横捭阖,引人入胜。

且看一例,略见一斑。1941年11月16日,《新华日报》大张旗鼓地刊出了“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特刊”,囊括三版与四版,由周恩来题写刊头,登载了郭沫若大幅半身照,刊发了董必武的《沫若先生五十大庆》(诗)、邓颖超的《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与五秩之庆致祝》、潘梓年的《诗才·史学·书生气度》、欧阳凡海的《我们应该研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田汉的《南山之什》(诗)、吴克坚的《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诗)、绿川英子的《一个暴风雨时代的诗人》,以及苏联大使潘友新等各界的贺诗贺词与纪念文章,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此前一个多月,周恩来就提出给郭沫若祝寿的想法。他对郭沫若说:“为你做寿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为你举行从事创作25周年纪念又是一场重大的文化斗争。通过这次斗争,我们可以发动一切民主进步力量来冲破国民党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法西斯统治。”因此,“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特刊”,也是南方局组织的一场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文化活动:“鲁迅先生死了,鲁迅的方向就是大家的方向。郭沫若先生今尚健在,五十岁仅仅半百,决不能称老,抗战需要他的热情研究和战斗,他的前途还很远大,光明也正照耀他。我祝他前进,永远的前进,更带着我们大家一道前进!”(周恩来)在《1942:走向民间》(2017)一书中,李书磊谈到通过给郭沫若祝寿等盛大仪式,并赢得大后方文化界的广泛拥护,共产党确立了郭沫若在鲁迅先生之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核心地位。

顯然,在甚嚣尘上的虚无主义浊流中,郭沫若及其象征的新文化曾经遍体鳞伤,如同人民领袖与人民英雄横遭亵渎,峨冠博带的煞有介事与流言蜚语的市井伎俩一度层出不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李斌以一部《女神之光》(2018),将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回来,还郭沫若以清白,而《新华日报与统一战线》也提供了有关的翔实背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翻阅此书后,深感如此著述不仅带来新的参考和启发,而且也与守正创新的思潮一脉相承。更令人欣慰的是,一批生机勃勃的年轻学者,伴随中国道路的愿景而日益突破“新启蒙”的僵化教条,封闭保守,日益展现开放、务实、求真的学术姿态,蔡斐教授自然也是其中一员。他的新作付梓之际,赐我作序,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地写下一点粗浅文字,权当为新时代新青年摇旗呐喊鼓与呼。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郭沫若清华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郭沫若佚诗一首
反七步诗
清华,北大,我来啦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