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08陈霞

考试与评价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霞

【摘 要】 核心素养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每门学科教学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如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自觉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很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母语学科,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做出适当的指导。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具体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缺失的表现

(一)思维能力出现问题,小学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逻辑思维,也可称之为“语感能力”。无论哪一种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积累语感的阶段,所谓逻辑思维,即在语法构成及内容协调方面,需要学习者领悟语言的精髓,才能对该门语言的精髓加以了解,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常常无法快速形成抽象的语言思维,所以这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表述能力不强。

(二)审美能力出现问题,语文科目中包括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更需要积累人文素养。如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懂得古文化之美,体会其中的语言韵味,倘若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足,那么学生就会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缺少对美的创造能力,那么在写作时也就不能运用“美”的语言。

(三)缺乏文化传承的意识,在现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尽管已经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差距较大,所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面临一定的困难,然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养成良好的民族自信。许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热爱,反而更热衷于外来的文化,未能做到二者兼顾,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有违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与实际应用

(一)建立课堂互动模式,增加师生间信任感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定的自我管控意识。对于这个现象,广大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理解,毕竟这是由于人类身体客观条件限制所导致的。教师的重点是,如何解决由此造成的班级管理上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教师首要任务便是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和学生建立起互动机制,从而培养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有了信任感后,教师便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小学班级的管理实践工作。体来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的有效建立,可以从班主任平时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和学生的互动上面做起。实际上,有很多的机会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能够流于言表,如果互动只停留在表面,却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心中,那么这不仅浪费班主任专业课的教学时间,还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班主任需要真心诚意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敷衍,不能够漫不经心。为了构建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的活动课,让班级的学生做一些趣味的集体活动,或者班级一起观看一部有意义的优秀电影。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学生的互动模式后,就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感,而这种联系,就是信任感,也是小学教师能够有效地管理好班级的重点。

(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的发展仍旧还不完全,故他们缺少对自己的管控能力、自我学习等能力。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还没习惯小学课堂中系统的学习模式,故他们仍旧喜欢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成长。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余,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来幫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具体来说,有一些小学生不喜欢做值日,他们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故他们也不会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这一点现象,教师如果直接开门见山地教育学生,说不定学生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对教师产生意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不服从教师的安排,更加和教师作对。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就应该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例如朗诵故事活动,通过教师给学生讲述关于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事例,从侧面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过错。

(三)创新教学方式,体现素养精义

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模式的桎梏中,学生的思维也受到限制,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打破守旧的牢笼,解放学生的思维,尝试以新的模式来应对后续的教学工作。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领域相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很多学校中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听真看”中获得“真感受”,更胜于教师的“千言万语”。

总之,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仔细研究核心素养会发现,它的内容非常复杂,不仅是上述词语所表达的四个方向,还有具体的汉语学习能力,如表达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等,而文本理解和表达能力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对应,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对其精髓进行详细探究。

参考文献

[1] 韩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2013(12).

[2] 王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才智,2011(14).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