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1-10-08黄敬茹胡冰松
■ 黄敬茹,胡冰松
(1.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2.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湖南 长沙 410125)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军训工作,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增强其未来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的基本素质,对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军训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军事战略方针等的共同指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项改革。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重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管理”。山西省针对这一意见出台的《山西省学生军事训练改革实施办法》进一步强调:“注重运用新媒体信息平台传播军事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大学生军训作为大学生入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和起步阶段,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各类网络载体却在这一环节突然缺失,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出现了一个重要缺口,也造成军训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时代脱节、与新生代青年学生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同时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达到9.86亿。微信作为必备的手机软件以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大学生是微信最主要的用户群,微信对大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独特优势,为提高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有利条件[1]。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军训期间思政教育的多样化、分众化、互动化。
一、大学生军训中网络思政教育缺失的现实困境
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教学和管理等工作,都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尤其是思政教育类的微信平台能够实时推送相关教育资源,是全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以及互动交流、广征民意的新兴平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2]。但是,将目光投向学生军训这一领域,情况却相对大为迥异。
微信公众平台的功效没有或者限制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团队建设方面,由于人员构成主体并没有从军经历,对军事类训练和教学相对比较陌生,由此产生了人才缺乏、人员业务不精兴趣不浓等情况;二是平台运营方面,没有较好地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对军训领域的兴趣点,推送的资源与线下的军事教学和训练为“两张皮”,也没有系统地进行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多为碎片化地推送和被动地报道线下军训活动等;三是内容选择方面,新媒体的生命力本身就强调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而涉及军训的内容陈旧单薄,个别公众平台还是引用的军改前的老旧资料,对部队红色基因传承、强军使命担当等的宣传过于理论化和形式化等;四是话语体系方面,一些公众平台采用了一些学术化、报告式的话语体系,与新生代大学生的日常话语体系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受众的大学生无法产生共鸣,自然也无法与平台就军训展开互动和交流,只能坐视军训的热度逐渐减退。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的功能作用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体形态,其依托智能手机的拍照、摄像功能,获取照片、视频素材,并利用手机应用和电脑程序,创造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优质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传播内容。还能及时、有效地推送各类大量精彩文章,既提升了学校开展军训工作的综合影响力,又实现了大学生的军训思政教育传播“毛细血管”功能,不断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3]。一些运营得较好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既有军训现场持续的直播展示,又有同学们挥洒汗水的感动瞬间剪影,还有领导对军训大学生暖心的走访纪实等,更为重要的是个别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性地融入了先进的航拍技术,用航拍全方向、多层次捕捉军训过程中精彩画面。航拍技术的引入,既充实了新媒体传播平台内容的丰富性,也增加了新媒体平台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特别是通过航拍技术的拍摄记录军训的一日生活之美,从晨曦的集合站队,到一天的科目展开,再到晚霞的收操带回,确实为相对枯燥的军训生活增加了不少趣味和活力。
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一是高校军训思政教育能够打破传统固局,依托这一新兴阵地焕发工作新活力。军训能够就大学生的思想、作风等方面进行有效锤炼,其本身就是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窗口期,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下一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典型产物,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和媒介技术,是思政教育的新抓手和着力点。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沟通互动功能能够将原本较为传统、固化的军训模式与大学生群体进一步拉近距离,及时地沟通反馈能不断调整改善军训工作,实现训学相协,军训也呈现出科学、人性、现代等新特点[4]。三是大学生作为受众在微信公众平台介入后自身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由最开始“要我训”逐步转变为“我要训”的状态,自主参与意识增强,相应的抵触和消极训练的想法则被冲淡,创新意识崛起,这较好地运用了“00后”的心理变化及成长规律。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应该立足微信公众平台特点,发挥平台优势,尽可能吸引受众及参训大学生的关注,并促使其对待军训的态度向积极层面转化进而在线上线下围绕军训主题主动参与。在梳理完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中的现实困境、功能作用的基础上,为创新当前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模式,应该从“团队”和“运营”这两条纵向脉络入手,厘清大学生军训相关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主线,同时重点解决好“内容”和“话语”这两条横向脉络的产出难题,运用好平台独特的“反馈互动”功能,促成整个“两横两纵一平台”模式(见图1)整体效益的发挥,构建起“互联网+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新体系。
图1 “两横两纵一平台”模式示意图
(一)团队层面
传统的军训新媒体运营团队中,主体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往往人员结构过于单一,建议拓展为五大类人群,即承训教官、宣传思政武装相关教师、心理辅导师、家长和学生,整合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加入到军训新媒体运营团队中来。在力量的统筹使用上,考虑到高校各类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经费有限以及军训期间相关教学组训等实际需求,建议采用“内核加外围”的团队架构模式,从学校宣传、武装或是学工线相关部门选取两位左右懂军事、熟悉新媒体的教师作为内核组成人员,专门担负军训话题选定、军事题材信息把关等工作,外围则指的是其余的军训素材提供和图文处理等工作则依托学生课余抽空完成,以及家长、心理辅导师、承训教官等可作为相对固定的作者群,负责特约稿件和专题专栏制作。
同时注重完善军训微信公众平台的业务考核机制,将推文的阅读量、转发量等纳入考核体系,明确具体奖惩办法,激发团队人员的主动性与创作热情。针对涉及军训的网络舆情逐渐多发的情况,也要落实好媒介单位应有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让军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军训中舆论引导的利器。
(二)运营层面
在长期布局建设好运营团队的同时,少不了相应的运营机制来让军训微信公众平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用户黏度。
从线上运营来看,重点应统筹各类相关媒介资源,形成“抱团”效应。即使某个军训公众平台在某个区域或时间在军训相关的信息供给方面有独家优势,但其所产出的信息产品也无法满足每个受众者的需要。这种情况就说明每个不同的军训微信公众平台所能获得的素材以及推送内容能辐射并形成影响力的范围都是相对局限的。各个高校的军事微信公众平台之间以及与地方一些涉军微信公众平台都应保持沟通、互通有无,对于涉及军训的重大消息可以多个平台推送,形成立体宣传效果。在同类单位的比学赶超方面,也可以利用好这些平台展示自身军训成果或转介学习其他单位的优秀做法,实现该领域力量的整合优化。同样,对于涉及军训的网络舆情问题也要及时出手、通力合作,形成共同治理无边界涉军训类的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合力[5]。同时争取一些网络“大V”的点赞和转发,积极联动“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一次推送,多渠道推广。
从线下运营来看,军训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可以与军训开展的各类活动共同展开,通过现场大屏展示微信公众平台互动功能、实时直播、事后宣传报道等方式,真正与军训生活“如影随形”。
(三)内容层面
军训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是由一篇篇高质量且有新意、兼具正能量和可读性的文章所塑造。内容永远是王道,军训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被广大大学生持续关注喜爱的关键是提供优质的内容。
从政治定位上看,军训微信公众平台要有文化强国、文化兴军的情怀和担当,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在塑造当代大学生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上下大工夫[6]。如开展线上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解放军在抗疫中的担当和作为”等),通过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的新形式凝心聚力,做好国家安全形势、兵役义务等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感和使命感,让爱党爱国爱军爱校情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从模式定位上看,集约式或延续式的军训相关内容更能形成集聚效应。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集中连续进行军训期间优秀教官和优秀学员的风采展示以及代表性人物的专访等。运用军训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来给大学生提供示范,让广大大学生在自己同龄人和身边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在军训的各类活动和以后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将这种精神的力量付诸实践。
从需求定位上看,按照分众化、多样化的思路,在内容选取上走少而精的特色之路。一方面要突出军训生活特点,把部队独有的“阳刚”“忠诚”“担当”等特性充分展示,推出系列军训真正男子汉进阶所需的“营养大餐”;另一方面也要契合军训期间多是休息之余的碎片化时间以及大学生对“军训文化快餐”的需求,既要精心设计好醒目凝练的标题,又要对公众平台发送每一条推文分门别类打上“独家”“美图”“吐槽”“技能”“视界”等标签,尽可能地给大学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体验。
从功能定位上看,军训微信公众平台也是重要的大学生网络思政学习平台。可将思政教育课、军事理论及技能课程的资源通过公众平台进行压缩,统一设计制作,搭配动态图文在公众平台发布。同时,可以增加课程查询服务功能、教学补充功能、资源共享功能等,让大学生遇到军训相关问题时习惯性地想通过公众平台获取信息,感受到平台是其军训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工具,持续增加受众用户使用黏度。
(四)话语层面
新媒体环境下,“00后”们的话语体系已经转变,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要贴合新生代年轻人的话语模式,转变话语体系,采用平民话语与青年话语,主动抛出军训生活相关议题,引发讨论。
一方面要将抓住大学生军训中的兴趣点与创建平台内容相结合,在军训科目相关规则框架展现更独立、更自由的表达。如湖南征兵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介绍叠被子的“三分叠、七分整”技巧的,通俗地说就是给军被“化化妆”!把被子虚部挤到里面,让“小月牙”变身“一线天”,让前高后低的“坦克被”成为平整的“方豆腐”!该公众号通过运用清新生动的话语体系,一改以往在受众眼中对军训生活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网络流行词汇、图片、卡通动画、短视频等宣传形式编辑图文,让大学生耳目一新。如中南大学的中南云麓谷微信公众号就发文把大学生穿军训服的样子设计成一个卡通人物穿着绿色的“青蛙服”,脸上隐隐的红晕,大滴落下的汗珠,该卡通图完美地贴合了军训中的新生们,可爱的眯眯眼表达了新生们的疲惫,可即使这样他们依旧身姿挺拔,有着藏不住的朝气。
(五)平台层面
运用军训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军训思政教育的工作思路说到底就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思路,把公众平台中辐射到的读者转变为忠实受众,不断提升受众体验才是公众平台的追求和目标。
要定期运用平台对大学生受众需求反馈调查,掌握需求变化。广泛收集针对大学生军训的留言或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关注大家在军训中关注的信息或疑惑,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可依托调查收集军训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提升意见。同时,安排专人关注各条推送的留言并及时回复,营造浓厚的关于军训生活的讨论氛围,既可以针对大学生军训期间发生的类似衣物丢失的小事,也可以在政策范围内解答一些军训相关常识问题,一时无法给出合适答案的,定期搜集汇总,可采用单独集中发送答疑推文来回应,提供贴心的军训期间各类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