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云联盟”构建模式初探
2021-10-08庞仙梅
■ 庞仙梅
(桂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互联网+”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现在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面授课堂,逐渐发展出“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混合式教学”等多种依托网络技术开展的教学手段,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网络视频或者直播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基础内容,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渠道,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为全国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唯一可能的上课渠道。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并未在根本上改变目前优质教学资源稀缺的现状,多数教师仅仅是加了一道电子设备直播的流程,自身素质并没有通过“互联网+”得到相应的提升。
以往的教育教学中,部分本科院校通过成立教学联盟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别成立全国性的教学联盟,得益于高校内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教育发展者们的合理推动,这些高校联盟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或已经加入教学联盟,但由于时间、空间或自身资源的限制,真正发挥资源共享作用的联盟很少,而这也是由于传统教学联盟自身最根本的缺陷——信息化程度低、组织难度大、资源共享成本昂贵。
一、“智慧云联盟”的核心概念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而教学资源是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关键。一所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联盟多以模式化、程序化的形式成立高校联盟组织,成员间一定程度上互享教学资源,互派交换生,举办会议提升教师素质等。
但在当前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联盟由于其内在缺陷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对于知识讲授或学习的新需求。如学生要求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相关专业中最优秀大学的教学资源,这就对教学联盟的空间便利性和资源可达性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教学“智慧云联盟”的理念正是契合这一背景而提出的。
“互联网+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程度上降低教育投入成本,让教学资源的配置更合理,让教学成果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智慧云联盟”相较于传统教学联盟最大的优势,即“互联网+”共建、共享、共治。
(一)共建
区域高校通过集体参与共同建设来达成对联盟间各高校优势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广西当地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大学共同建立联盟为例,则广西医科大学的医学类专业课程资源作为联盟统一的医学类课程资源,其他院校的教师共同参与课件的优化制作、优秀教师授课观摩和研讨,并负责本校学生的在线或线下授课、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等。
(二)共享
通过教学和研究资源的高度共享来实现联盟间高校专业教学的协同发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如联盟间各高校将各自优秀的教学课件和其他资源分门别类集中存储在“云联盟”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内登录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源,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教育教学共享。
(三)共治
通过建立联盟间共治机制来促进对教学资源的最优管理和科学利用。如联盟间商榷成立共治委员会,涉及到联盟重大决策或者重大会议时由委员会进行协商与审批,审批可以使用现代化办公模块(即OA模块)。
(四)互联网+
依托“互联网+”构建集联盟高校教学资源和教师智慧于一体的“智慧型教学云联盟”,将成员间的会议、交流、共享、讲课、学习等教育教学活动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构建联盟成员间畅通无阻的通道。
二、“智慧云联盟”的协同构建路径
“云联盟”的要旨就是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区域高校教育教学联盟中各高校开展协同性构建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均衡和共赢,因此,探讨“智慧云联盟”的协同构建路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明确区域教育教学云联盟主体成员需求
各区域、各高校对于自身教育资源的认识以及教育的定位都有所不同,要构建适合当地情况和高校专业特色的“云联盟”,明确教育教学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搭建起全面且综合的“云联盟”平台。例如在广西当地成立教育教学云联盟,需要针对当地高校对于区域教育教学云联盟的基本内容、云课堂上课意愿程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等多个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出各成员高校师生的切实想法和需求,为后续的平台搭建奠定事实基础。就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云联盟”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精品课程共建、课件互享互评、在线云研讨、名师授课观摩、企业双师力量构建、论文资源互通等模块。以在线云研讨模块为例,经调查统计分析,该模块大致包含的功能和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在线云研讨模块的功能和内容
(二)突出多元主体特征,构建互利互惠条件
区域高校云联盟由区域内多所院校以线上的形式组成,由于各高校的发展历史、优势学科、底蕴文化和发展理念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的教学必然呈现不一样的风格。比如有的学校以医学为尊,有的学校以机械、电子这些学科大类为王牌,有的学校具有文学专业的传统优势,那这些学校文学学科的专业配置就会得到高度重视,并呈现出非常强烈迅猛的发展态势,而有些学校注重信息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则必然导致该校该课程享有优先的教学资源配置。因此,在构建区域教育教学“智慧云联盟”的时候,首先要对联盟成员间优势教学学科进行彰显与保持,优势学科对应高校在向其他高校输出和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吸收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实现对于自身教学资源体系的充实和完善,这也会对自身和“云联盟”其他成员全面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云联盟”成员间互相进行优势资源输出及弱势资源吸纳的过程中,会产生联盟成员间的良性互动,对于“云联盟”的健康运作和长远建设都有有益影响,创造互利互惠的有利条件。
(三)打造实用共享平台,为“云联盟”的实施提供支撑
区域内各本科高校的教学资源配置长期以来都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闲置较为严重,使用率也较为低下,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以体育教学为例,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场馆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期间都处于关闭状态,其功能仍然定位在满足体育教学的狭隘层面。此外,区域内高校的地理分布也相对较为分散,对在线联盟有较强的需求,从教学资源的整合层面来看,构建区域教育教学云联盟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一个具有共享性、共治性、共建性的互联网云平台,该平台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可以为区域高校联盟和教育教学协同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个实用性的资源平台建设离不开全体成员的集体参与,包括出资、需求明确、功能分解、软件制作或外包、维护治理等流程,只有所有成员高校集体参与、一同治理和共同维护,才能从内需和外需两个层面将平台成功搭建起来。也因此,平台的搭建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开展,对内需要整合各高校的学科资源特点及优势,进行全面评价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明确各高校对于自身教学质量定位和教学活动的发展需求,形成各专业学科的“课内外”协同发展;对外,构建“智慧云平台”,打造实用的资源共享型平台,推动整个区域内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均衡发展的融洽氛围。
(四)保证最优实践效果,确保资源共享
区域教育教学云联盟的目的在于协调各成员高校间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师等)实现较高程度的共享,因此要保证所搭建平台的最优实施效果,就需要各成员协同制定联盟的发展规划,出台相关发展政策,实现对各成员高校的适应性、实效性和指导性,明确云联盟的发展模式、建设思路和核心价值取向,规范云联盟的建设、发展和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云联盟管理组织,包括领导组织架构、定期成员领导协商、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和更新团队,既要实现对云联盟的常态化管理和组织,也要确保云联盟的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云联盟各成员高校需要积极地与其他高校分享优势资源,优化弱势教学力量,加强自身教师团队力量的建设,借助“云联盟”的集中智慧为高校自身的发展和联盟的协同运作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此外,还需要各个成员高校对自身的资源进行不断优化、创新和开发,为云平台的更新和维护提供资源保障,形成良好的闭环。
对自身潜力的挖掘+对外部优势资源的汲取,再加上科学严谨的管理,才是成员获取“智慧云联盟”最优化实施效果的最佳途径,也是区域教育教学云联盟的基础保障,是实现共治共享共建并共同受益的必要条件。
三、“智慧云联盟”的构建意义
我国高校分布十分不规律,仅以广西为例,区域内36所高校分布较为分散,地理位置相隔甚远,其中南宁和桂林是广西本科院校最为集中的两个市,相隔距离450公里,高铁单程近3个小时的车程。即便是同一个城市,由于城市早期规划的原因,很多高校都在偏离市区的地方,并没有形成类似于北京大学城、广州大学城、长沙大学城等此类高校较为集中的成熟大学园区规模,对学生在不同高校间的交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其他诸如零散分布在贺州、百色等地的高校更是难以采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地理阻隔带来的交通问题是区域内高校联盟建设的拦路虎,导致了高校间优势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增加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成本。现有的课程联盟要求学生参加线下授课,因此学生不得不考虑学校间距离的问题,从而在选课时不得不放弃更好的学科专业选择,区域内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有限。
组建区域教育教学“智慧云联盟”,采用线上共享与教育教学,一方面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区域内高校采用适应性发展的策略,通过博采众长的方式,秉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协同发展,建立相互信任、彼此尊重、互通有无、平等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教育教学协同发展。
区域高校教育教学联盟是新时代下推动区域整体教学质量向优秀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经之路,在传统教学联盟弊端逐渐显现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教育”大环境的背景下,以“互联网+共治共享共建”的理念引导构建特定区域范围内高校的“智慧云联盟”,制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和平等互利的发展机制,打造实用性的云平台,并保障资源共享的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区域教育教学的整体向好发展,也为新时代下高校发展自身教育质量的思路提供了新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