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与达标分析研究
2021-10-08杨彦忠李聪敏
杨彦忠,李聪敏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水功能区的实施对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基本概况
宁夏共划分水功能区135 个,其中一级水功能区44个,二级水功能区91 个,扣除一二级重复考核断面,全区共107 个水功能区监测断面。被列入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名录的有21 个功能区,其中黄河宁夏开发利用区、清水河同心开发利用区、沙湖平罗开发利用区终止断面及水质监测代表断面与二级水功能区中黄河陶乐农业用水区、清水河固原农业用水区、沙湖平罗景观娱乐用水区的终止断面及水质监测代表断面及重合,水质目标一致,因此宁夏被列入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为18 个,其中14 个参与每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2 水功能区水质分析评价
本次通过全指标、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两套体系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 395-2007),对宁夏列入国家名录的18 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2019 年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评价总河长为986.7km,评价湖泊面积为8.2km2。
2.1 评价方法
为使水资源质量评价成果客观地反映水质状况,根据我区水质监测资料,结合水质特征和能满足多功能的水体评价用途,全指标选用水温、pH 值、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总氮等29 项指标作为评价项目;国家考核的限制纳污指标选用高锰酸盐指数(COD)和氨氮两项指标作为评价项目。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2.2 评价结果
2.2.1 汛期水质评价
汛期水质优于Ⅲ类的有14 个,评价河长602.1km,评价面积8.2km2,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77.8%,占评价河长的61.0%,占评价面积的100%;超Ⅲ类的有4 个,评价河长384.6km,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22.2%,占评价河长的39.06%。超标项目为氟化物、化学需氧量等。
2.2.2 非汛期水质评价
非汛期水质优于Ⅲ类的有15 个,评价河长732.1km,评价面积8.2km2,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83.3%,占评价河长的74.2%,占评价面积的100%;超过Ⅲ类的有3 个,评价河长254.6km,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16.7%,占评价河长的25.8%。超标项目为氟化物、化学需氧量等。
2.2.3 全年水质评价
参与达标评价的水功能区有18 个,评价河长986.7km,评价面积8.2km2。其中现状水质超过Ⅲ类的有4个,评价河长384.6km,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22.2%,占评价河长的39.0%。超标项目主要为氟化物、化学需氧量及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优于Ⅲ类的有14 个,占总评价河长602.1km,评价面积8.2km2,分别占总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77.8%,占评价河长的61.0%,占评价面积的100%。
2.2.4 达标评价
通过对18 个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分析,全指标评价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有14 个,达标率为77.8%;纳污红线指标评价,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有17 个,达标率为94.4%。具体评价详见表1。
表1 2019 年宁夏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表
3 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原因分析
3.1 宁夏各水功能区本底值差
宁夏境内河流苦水分布较广,河流水体硫酸盐、氟化物含量较高,导致部分水功能区因水体本底值差而不达标。
3.2 河流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差
宁夏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mm 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mm 以上,除黄河外,各河流水量较小,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体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生活、工业及污水处理厂等废污水进入各河流后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使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3.3 污染物入河量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宁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与排污总量的增加,已远远超出了其水环境承载能力。随着河湖长制的实施,污染趋势有所遏制,但距离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仍有差距。部分入河排污口、农田退水、畜禽养殖等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功能区,使污染物入河量超过水功能区的水体纳污能力,导致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4 解决措施或建议
(1)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采用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如工程措施为建立蓄水工程,生物措施为沿岸构建人工森林植被、建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护堤固滩林等。
(2)加强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实现水功能区水质在线监测。
(3)因地制宜,根据各水功能区的自然条件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
(4)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开展重点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入河排污口管理建设,取缔重点水功能区内排污口或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使各水功能区水质能够达标。
(5)严格控制面源污染进入水功能区,加强宣传与指导,让农户了解到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到最低,同时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奖励与处罚措施来规范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6)建议建立区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当经济社会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监测评估认为需要对有关水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时,各级部门应组织科学论证,提出水功能区调整方案,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7)采取各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对水功能区的宣传,在全区普及水资源保护意识,以获取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使水资源保护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