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价
2021-10-08张艳高珊杨丹余湘尤惠蓉张玉莲吴红娟王晓庆
张艳,高珊,杨丹,余湘尤,惠蓉,张玉莲,吴红娟,王晓庆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院办2、护理部3,陕西 西安 710068
随着医学发展及理念的进步,医疗护理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疗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和保障,是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医生和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管理要素和主体,医护之间的合作程度、协作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管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医生与护士间形成一种可靠的合作关系,医护双方均认可并接受各自的行为和职责,共同实现各自工作目标,从而优化管理细节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2]。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以医护一体化为主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收到较好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将2019年1~6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 788 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7~12 月住院的1 87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诊疗及护理,干预组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915例,女873例,平均年龄(69.03±14.31)岁,注射胰岛素者878例。干预组中男性973例,女性897例,平均年龄(72.75±13.42)岁,注射胰岛素者793例。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传统病区管理模式,医师、护士各自执行岗位职责,医师负责接诊患者、诊断疾病、三级查房、开立医嘱、评价诊疗效果;护士为医嘱的执行者,负责执行护理操作和护理职责的完成。
1.2.2 干预组该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医生和护士共同管理患者,负责患者的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1.2.2.1 成立“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长,一线、二线医师和责任护士分组管理病人。制订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组长、医师和护士职责及工作流程。
1.2.2.2 医护一体化风险评估(1)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评估患者病情、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果、自理能力、跌倒/坠床风险、深静脉血栓(VTE)风险及潜在并发症风险等。(2)根据评估结果共同确定患者护理级别、饮食、活动、治疗护理监测计划、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及是否需要留陪人。(3)主管医师与住院患者及家属签订“诊疗知情同意”、“劝阻患者外出告知书”。(4)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管理。(5)VTE高风险患者,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分别在风险评估表上签字确认,并指导患者落实防范措施。(6)使用自理能力barther 指数评分表评价,得分≤40 分的患者,帮助患者做好生活及基础护理,医嘱留陪人。(7)跌倒/坠床风险评估≥5分的患者,建立风险评估表,每周评估1 次。指导患者采取防范措施,预防患者跌倒和坠床。(8)评估胰岛素治疗患者自我操作技能的掌握、注射部位轮换、局部皮肤及皮下脂肪有无增生及萎缩、针头是否一次性使用。(9)评估患者发生低血糖风险及对低血糖认知、处理情况。
1.2.2.3 医护一体化沟通与查房(1)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每日共同查房,每周随二线及科主任查房,参与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共同探讨患者病情观察要点、存在问题、治疗护理方案及措施,共同关注患者治疗效果。值班护士和值班医师夜间共同查房,重点探讨危重患者夜间潜在风险、病情观察及监测要点、交接班重点内容,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2)胰岛素笔护士统一管理,根据医嘱按时注射胰岛素。(3)医护共同宣教低血糖症状及防范措施。
1.2.2.4 医护一体化业务学习及培训每周业务学习及案例分享,包括疾病诊疗新进展、新技术及新业务、特殊案例分享、胰岛素安全注射等技术操作。加深医生在护理技能对疾病控制作用的了解;拓宽护士对新技术新业务等专业知识的视野,加深对疾病疑难点问题的掌握,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1.2.2.5 医护一体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师和护士在共同查房的基础上,一起评估患者存在问题并制定教育计划,要求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落实执行并进行效果评价。每周三次医护共同进行小组宣教,10 位患者为一组,采用多媒体、看图对话、动画、食物模具等多种形式进行糖尿病教育,医护患共同参与讨论解决患者疑惑。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1)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内、未预测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3]。(2) 低血糖发生情况:根据糖尿病低血糖诊断标准进行比较,Ⅰ级低血糖:血糖<3.9 mmol/L且≥3.0 mmol/L;Ⅱ级低血糖:血糖<3.0 mmol/L;Ⅲ级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4]。使用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即可诊断低血糖。(3) 胰岛素安全注射规范情况:按照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5],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自我注射部位、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注射部位消毒、针头一次性使用、注射后针头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安全注射规范率比较干预组患者在正确评估注射部位、规范轮换注射部位、针头一次性使用、注射后留置时间规范、医废规范处置等方面的规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安全注射规范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及护理观念的转变,医疗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传统的医护模式是以专业为团队分别管理患者,医生团队负责患者医疗工作,医生根据病情下医嘱,护理团队负责患者护理工作,护士根据医嘱执行护理操作。双方分别由两个系统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性,衔接不紧密,存在漏洞和缝隙[6]。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院的传统工作模式,将以往医护独立工作模式转变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医护为患者的诊疗及护理共同商讨制定方案,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7-8],更能准确详细的评估疗效,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确保患者安全。医疗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和保障,是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9]。糖尿病系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疾病自我管理,医生和护士共同给患者做健康教育,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加强了医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医生和护士共同查房,同时对患者病情有全面了解,及时发现护理和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关注患者安全,及时沟通解决[10]。医护共同培训及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共同关注患者胰岛素自我注射过程中重点难点,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本研究显示,通过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干预组患者在跌倒、血栓等护理不良事件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大提高了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同时,干预组患者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评估、注射针头使用、留置时间及医废处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住院糖尿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协作和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同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医护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给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医疗安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