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突触认知的5个误区

2021-10-08

中学生物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前膜膜电位神经递质

杨 媛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重庆 400061)

突触活动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求的一部分,但是受篇幅限制,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介绍较少,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疑惑和误区。

1 误区一: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均为胞吐

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结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受此内容影响,部分教师就会错误地认为,所有的神经递质都是通过胞吐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实际上,神经递质的种类繁多,早期发现的主要是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小分子递质。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还发现一些脂溶性的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H2S和内源性大麻素,在突触传递中起关键性作用。这些气体性神经递质则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所以,突触前膜的神经递质未必都是通过胞吐进入突触间隙,脂溶性气体分子由于并不包装在突触小泡中,其释放则无需胞吐,而是自由扩散。

2 误区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即为一次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会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元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不少师生误认为引发膜电位变化,即为一次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又叫做动作电位,是细胞膜受到一个较强刺激后,产生的一个短暂、快速的膜电位变化。在此期间,细胞膜内外的极性发生反转,即膜由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的状态,膜发生去极化。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使后膜的电位发生除极化(极化状态变小)或超极化(极化状态变大)。但一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仅能产生0.5 mV的去极化,与使神经元达到兴奋阈值的至少需要15 mV的去极化电位相去甚远。

所以,诱发一个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必须有多个兴奋性突触的共同作用。一次单独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可以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但一般不会使突触后神经元达到兴奋的阈值,产生神经冲动。

3 误区三:抑制通过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屈反射是肢体对损伤性刺激的屈曲反应。当有害刺激作用于脚部时,引起同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使肢体顺利屈曲(图1)。发生屈反射时,①、②处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由于甲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则导致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舒张。若在A、B处分别接一电表,不少师生会错误地判断均能发生指针偏转。

图1 屈反射和伸反射示意图

实际上,兴奋的传导,源于兴奋部位产生的刺激强度高于邻近静息膜兴奋阈值,引发邻近区发动产生一个完全相同的、新的动作电位。每一个动作电位的产生,都经历了从局部电位到阈电位、离子通道激活、通过电化学梯度流动的全过程。屈反射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K+、Cl-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远离产生兴奋的阈电位值,自然是无法产生局部电流的。

所以,局部电流形成的基础是膜内外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达到阈值激活相关离子通道,只适用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 误区四:一种神经递质只能产生一种效应

神经递质释放后,往往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传递信号。由此,部分师生误以为突触后电位的变化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研究发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主要有2种受体:烟碱型(N型)受体和毒蕈型(M型)受体。N型受体存在于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处,当乙酰胆碱和这类受体结合,能兴奋骨骼肌细胞。M型受体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等。但大部分其他神经递质作用效应相对单一,如甘氨酸则是脊髓中分布最广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所以,神经递质作用的功能特异性并不是由递质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突触后受体的类型。

5 误区五: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教材中提到的神经递质是储存于突触小泡中的经典神经递质,并不包括所有的信号分子。NO是一种具有自由基性质的脂溶性气体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快速扩散,作用邻近靶细胞发挥效应。但NO并没有专门的储存及释放调节机制,有别于经典神经递质。在大脑的学习和记忆中,往往涉及到突触连接的重构。这一过程既需要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也需要突触后神经元将信息反馈到突触前膜,NO就充当了这一逆行信使的角色,为学习记忆提供了分子基础。

需要补充的是,许多类型的突触前膜上都存在一些受体。大多数情况下,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还可通过与突触前膜的自身受体作用,负反馈调节自身递质的释放。

所以,突触连接信号的传递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在不同环境的刺激下,突触水平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未必都是单方向的。

猜你喜欢

前膜膜电位神经递质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有关动作电位的“4坐标2比较”
参芪复方对GK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促凋亡蛋白的影响研究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黄斑前膜如何治疗
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应用
眼内的“青纱帐”
黄斑视网膜前膜需要手术吗?
黄斑视网膜前膜需要手术吗?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