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锋毫变化原理在小学阶段笔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08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实验小学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实验小学 李 清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可见,笔法是打开书法之门的必备钥匙,是书法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笔法的抽象性导致了教学的极其不易,是整个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难点。
如何提高笔法教学的效率是近年笔者经常思考的一件事,也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结合锋毫变化原理教学笔法的效果最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点划的形态来分析毛笔锋毫的变化状态,再归纳出用笔的动作方法。
一、认知笔法概念和“锋变”原理
蔡邕《九势》曰:“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书法的点划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变化,是因为毛笔的锋毫是软的,换而言之:点划的形态和形质的不同,是因为软软的毛笔锋毫在运行中的状态(包括速度)的不同。
那么,笔者是否可以大胆将笔法的定义概括为:控制毛笔锋毫表现点划的形态和形质的运行方法。主要体现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包括顺锋、逆锋、中锋、侧锋、出锋、回锋、平移、提按等基本笔法。
笔法的原理则是:运笔过程中毛笔锋毫的状态变化(简称“锋变”)。
笔法概念和“锋变”原理的认知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对部分笔法概括词的解读要敏感,结合操作实践的理解会更深刻、到位。
二、设计用“锋变”原理教学笔法
《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中的毛笔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指出:
小学3、4年级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5、6年级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能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
《纲要》明确了小学阶段笔法教学的内容和先后顺序,基于“锋变”原理,笔者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理解“锋变”原理,概括用笔方法
第一步:描述点划形态,想象如何表现局部特征。
点划的形态可以转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平面图形,点划的局部形态特征可用点、线、角、面等几何词来概括,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点划形态特征。比如部分欧楷点划形态对应的图形:
提前建立表现点化形态的成功率越高、动作越简单连贯的用笔方法就越高明的意识,预设问题尽量准确到点划局部形态特征,如笔者在教学横时的提问:
短横:起笔的尖角怎么表现?收笔的右上角、右下角可以怎么表现?此时毛笔的锋毫是怎么变化的?
长横:起笔的左边线和左上、左下2个角怎么表现?收笔的右上角、右下角和短横收笔的方法一样吗?
第二步:尝试局部书写,选出易成功的用笔方法。
由于学生在尝试书写过程中并无书写基础和经验,提醒注意锋毫在入笔变化前最好为锥形的一致状态,以提高表现标准点划形态的成功率。
还需要说明书写一个点划必须是一次性完成,不能再次或多次描写。比如回锋多为笔势所需,为呼应下一笔或力的反弹,凡通过回锋来填补未完成的点划形态均视为重复书写,有描字之嫌。
初学者尝试书写的点划形态不可能非常准确,接近即可。也可能同时存在几种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可先一起记录。
第三步:观察锋毫变化,确定最简单的用笔方法。
观察成功表现点划形态用笔时的锋毫变化,确定最简单的锋毫变化规律为“最简”笔法。
从控笔难度来说,笔法越复杂(动作越多)不一定难度系数越高。相反,笔法越简单,平均到每个动作所需要表现的点划形态就越多,每个动作的锋毫变化就更复杂,控制能力就需要更强,难度系数反而更大。
第四步:概括用笔动作,表述运行中锋毫的变化。
今人表述用笔的形容词比古人要丰富,可能是便于理解的教学所需吧?我们也不妨让学生自己来想想用什么词概括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笔法,说不定还能收到意外的“效果词”,不论古今。比如,笔者在教学《篆隶笔法》时的一个收获:
师边示范边讲解:篆隶的点划往往比较厚重,没那么光洁,我们在书写时不可一划而过,可以加点顿挫、摆动等动作。
一生调皮地回答了一句:老师,像虫子爬一样的。
是哪!虫的“蠕动”效果不正契合了古人深奥的“屋漏痕”“锥画沙”之妙吗?其动作用来形容此时的用笔又是如此贴切,还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从此,“蠕动”便成了我的篆隶笔法新词。
又如笔者将欧楷长横的笔法概括为切、折、运、顶、提五字要领,锋毫运行方法和对应的点划形态特征为:
其中“切”是今人概括的笔法新词,最早见著1998年许晓俊《灵飞经笔法及其特点》(西泠印社出版),如以笔代刀入纸,笔触效果整齐划一;“运”即行笔,中锋为主,伴有提按便有粗细变化;“顶”是笔者概括的笔法词,可喻为以肩顶物之态,肢体未动但力量含之。
(二)依托“锋变”原理,归纳笔法规律
1.根据“锋变”特征,概括不同点划局部共性。
点划的形态特征从对应的平面图形分析,局部特征无非点、线、角、面,楷书尤为明显。不同点划中的点、线、角、面的产生,其“锋变”原理大致相同。
点:点划的起始,是锋毫最前端的一、两根毛接触纸的一刹那,露锋起笔特别要感知这个点,要有笔尖意识,比如在切、折、顶3个用笔动作中都需要保持笔尖不动来达到表现点划形态的良好效果。
线:点划的起笔线决定切笔状态中按笔的深度和角度,这样就很容易区分长横起笔为竖(略斜)切右折,竖、撇起笔为横(略斜)切下折,其他点划起笔均可用此方法来完成;收笔线也能确定最后锋毫的运行或下按角度和幅度;中段线确定锋毫的运行方向、长度和提按幅度。
角:点划中的角大多分布在起、收笔,尖起笔(露锋顺行)的形态为1个角,方起笔(切后折笔)的形态为2个角;中段的角在捺、折、钩处,如竖钩、弯钩、斜钩的钩与主体部分的内夹角往往接近直角,不是明显的锐角,这种特征决定锋毫在出钩时的状态为笔尖在上,笔肚在下,由侧转中渐提的变化,这也决定了写钩时手应在字右下的基本状态。
面:面也包括了点、线、角,但小学生往往先有整体面的意识,而后再关注点、线、角,如悬针竖和长撇在比较中首先会有前段粗细匀称,后一小段收尖的面的意识,而后再分析到起笔的角度、收笔方向等问题。
如果理解了点划中点、线、角、面等局部的“锋变”原理,那么,不同点划中相同形态特征的局部写法都会是大同小异,如不同点划的尖起笔都是一样的,方起笔只是切笔和转折的角度不同而已,方收笔的其中一个角都可以用顶笔来完成,另一个角则是渐提渐收而成……将点划的局部特征作为一个单位来理解,打破原来一个点划为单位的教学方式,由此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组用笔方法:
2.找准“锋变”关键,串联一笔中的用笔动作。
找准相邻2个用笔动作连接时的“锋变”关键点,有助理解点划局部特征的产生,让用笔动作衔接的更自然、流畅,提高书写质量,主要集中在起收笔:
完成一个完整的点划必须有序地串联多个用笔动作,如一组舞蹈由几个节拍动作组合一起,一句旋律由数个音调组合一起的一样。将点划的局部形态特征和对应的用笔动作逐一对号入座,再进行串联,即可形成一笔的完整用笔动作,就好比将数字套入公式计算。比如本文第一张表格中欧楷点划的完整用笔动作可以概括为:
(三)基于“锋变”原理,评价用笔效果
呈现在纸上的点划是结果,控笔书写的动作是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形成用笔动作导致点划形态的必然性的意识,从而注重正确的用笔动作的训练,有助形成良好的用笔习惯。
1.结合用笔动作,评价点划形态是否准确。
在书写过程中,观察自己或同学的局部用笔动作和整体连续动作,确定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再评价对应点划形态的准确性,然后参考正确的用笔动作进行改正。
2.分析点划形态,反推用笔动作是否到位。
(1)左边线明确,说明切笔到位。
(2)左上角形态也好的,说明折笔时笔尖没有移动,但左下角下榻,说明折笔时提的太多,之后锋毫下按的深度不够。
(3)上边线光洁,下边线毛糙,显然是侧锋行笔(笔尖在上,笔肚在下)所至,是因为切后折锋的动作幅度不够大,锋毫还没完全转成中锋。
(4)收笔的右上角不够方锐,说明锋毫没有顶到位置。
(5)右边线右下倾斜,右下角明确有形,说明收笔做到了锋毫归位后再右提的动作要领。
(四)拓展“锋变”原理,教学点划形质
笔法的基础是表现点划的形,更深层次是表现点划的质。点划的形和质就如同人的身形与气质,点划形质的不同是导致各书体间不同风格的重要原因,但不同书体间亦有相近的点划形质。所以,从各书体的点划形质特点进行分类后再研究其笔法就更容易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三、运用 “锋变”原理教学的优势
相比传统笔法教学,运用“锋变”原理教学笔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抽象转具象,摆脱学困阴影。将碑帖中看不见的抽象的笔法,通过点划形态和“锋变”特征的分析,转化为具象的平面图形和固定的用笔动作,让学生学习笔法有迹可循,不再惧怕。
2.无序转规律,降低学书难度。相比一笔一法,基于“锋变”原理的笔法更有规律性,操作性更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降低了学习书法的难度。
3.以鱼转以渔,培养读帖方法。学生一起参与从点划形态的表述,到锋毫变化的分析,再到用笔动作的概括,注重的不只是结果,更注重的是理性分析的整个过程,也是读帖方法的培养过程。
4.大概转精细,养成用笔习惯。“锋变”原理能够让学生对点划形态和对应笔法有更精细地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控制锋毫表现点划形态的准确性,养成“不将就”“落笔有形”的良好用笔习惯。
5.一体转多体,提高教学效率。相比“一课一书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锋变”原理教学笔法能更容易打破各书体间的界限,让不同书体之间的联系更密切,让“一课多书体”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学到的笔法更丰富、准确,大大提高了教学笔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