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统编教材实用性文章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07张佳倩

高考·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本素养

张佳倩

摘 要:文本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语文科的四种核心素养,以部编版《梦回繁华》为例,探讨实用类文本中的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課程标准修订所提炼的语文科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或者主要属于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所在,也是后三者所对应的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需基于此,深入探究各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以文体为核心确定阅读教学策略

实用性文本教学,要引导学生以实用性的特征去阅读文章,说明文则需要根据说明文的特征进行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说明文有劝说的意味,即劝导读者相信文本内容是真的。因此文章具有一定的逻辑特性。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特性,突显文本特有的风格。

实用性文本中的说明文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教学中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表达”。引导学生在掌握文本内容给的基础上,习得阅读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样式。

(一)根据文本的内容设置课程中心

例如《梦回繁华》是一篇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可分成两点:(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重点,学会获取主要信息;(2)理解分析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学以致用。在重难点的把握上,将“学会根据关键词筛选信息,把握说明文的要点”作为教学重点,将“探究文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品读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美感”,作为教学难点。

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上,理解语言特点,品读美感,正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贯彻;筛选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则是对“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的实践。

(二)根据作者的表达明确阅读特点

通过与虞云国在《<清明上河图>与<东经梦华录>》的“打开卷轴,东京郊外的菜园风光,汴河运输的忙碌景象,街头市肆的热闹气氛,扑面而来”的描写对比,可显然得知:《梦回繁华》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富有文学色彩。同写繁华,第四段集中对选句“扑面而来”的三种风光进行具体地说明,补充了不少细节。以文本为例,能帮助我们深入分析说明文的写法,即在遣词造句集中说明主要繁华特征。这是本文区别于教材中其他说明文的显著特征,可细化为两处特点:

1.准确典雅的遣词

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一处:

“驱赶”是“驱逐、赶走”之意,已经是早春,城内木炭的需求量依然如此多,说明汴京城人口众多。“簇拥”说明仆从众多,声势浩大;“长途跋涉”形容旅途艰苦,路程之长。行旅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赶往的地方,是趋之若鹜的好地方,是发达的地方。同时作者不忘采用古诗中常使用的“薄雾”,让文章显得更加典雅脱俗。

又如:在“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中,“纵横林立”“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备”概括性极强,极力说明街道繁华。

2.有序诗化的造句

如:“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宽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处造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

这个部分除了有说明内容的精美,更有说明句式的精美。可转变格式为: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宽敞的拱桥,

其桥无柱

以巨木虚架而成

结构精美

宛如飞虹

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

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

诗化精致的造句是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这是学生不易发现的。在教师重新定位文本阅读特点后,才能开展将学生与文本有机相联系的高效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明确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主,因此在阅读策略的探究上,需站在学生的立场,把握学情,即针对学生的阅读经验展开教学设计。

(一)趣味性阅读教学策略是基础

说明文向来以严谨准确的语言呈现,相对于情节跌宕的小说和极具共情的散文而言,较难引起学生的关注。由此,说明文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机械而沉闷。让学生爱上说明文的课堂是教导学生阅读策略的奠基性条件。在《梦回繁华》的课例中,笔者关注课堂趣味氛围的生成。趣味性,一在与学生拉近距离,二在让学生充满好奇。

首先,繁华技艺导说明。教师以一组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哆啦A梦》漫画导入课堂,结合当代3D打印技术已实现孩时梦想,引入说明文体,拉近说明文体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添加了学习的神秘与趣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其次,预习环节导质疑。教师在课前设置网上预习讨论组,集中收集学生的阅读困惑,并进行归类总结,在课上展示。

【预习讨论组剪影再现】

A同学:我觉得文章的侧重点并不仅是写繁华,而是繁华背后的故事。

B同学:我们的(解读)目的不就是为了明白作者的想法和写法吗?

同学们赞同哪一个观点呢?

在学生的主动质疑和探讨中,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说明文写法,研究如何组织语言来说明画作主要特征——“繁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解决重点的是如何写的问题,即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让说明透彻清楚。

(二)自信性阅读教学策略是动力

实用性是说明文的一大特征。在谋篇布局上,文本以明朗透彻为主。因此在阅读的理解难度上应当是有梯度的。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当设计梯度型问题,逐层深入,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信力。在《梦回繁华》的课例中,笔者将课堂环节分成三站点:“初读感知”——“细读分析”——“比读探究”,打破传统说明文课堂严谨而深沉的课堂方式,在朗读中有效提升学生注意力、理解力,让学生在通关中获取阅读的自信。

在“谋篇布局归繁华”的环节中,训练学生基本的筛选信息能力,为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站。本文特征突出,教师提供简单明了地表格信息,引导学生迅速抓住文章主要中心——“繁华”,同时在课程之初,培养学生解读自信。

【课堂再现】第一站·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自主完成表格。

2.梳理说明顺序的方法:

(1)通过段意判断逻辑顺序:社会背景(1段)——作者介绍(2段)——整体介绍(3段)——主要内容(4段)——特点价值(5段)。

(2)通过地点判断空间顺序:

第四段:开卷——中段——后段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提醒学生本文能快速感知文章的说明对象、特征、顺序、方法,由此说明文特征鲜明、条理分明的特点就十分鲜明了。此环节的所有信息基本可由学生自主找出,在阅读之初,立足学生的能力设置力所能及的问题,是深入开展阅读的有效性举措。

(三)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是关键

文本阅读旨在训练学生的自主品读能力,为自主学习的核心。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离不开教师的自主性阅读。同样的文本有多种阅读方式,教师需在纷繁复杂的解读中择取最适合学情的一种,将教材的每一篇例文根据文本特点进行分工教学。通过材料比对,本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品读的大方向——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在明确教学关键后,教师当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可经由“生生交流——自主汇报——师生共读”三部曲,采取师生共享多媒体的分享方式,落实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想法”“有肯定”“有兴趣”“有信心”“有参与”地上课。

在课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三幅画面,分别为:

画面一:东京郊外的菜园风光

畫面二:汴河运输的忙碌景象

画面三:街头市肆的热闹气氛

并围绕“谈谈作者如何说明画作之‘繁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批注、讨论合作,主动上台汇报思考。此环节转换课堂主体,让学生形成解读主人翁的心态。

三、文化传承是阅读策略的归一。

说明文的组织结构是简单的,但由于本文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在阅读教学策略上尝试难文浅教。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更高效地利用课文。毛宁用一个个灵动的文字,在我们的脑中、眼前近乎3D打印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场景。于是,笔者在本课例的内容选择上,侧重于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但琐碎的知识点讲解是无法在学生内部形成知识框架并长期留存的,教师还当带领学生关注文章背后的文化传承,这也符合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课例的第三部分,繁华深处隐玄机。由“细读分析”过渡,继续围绕文本深层“繁华”开展,总体难度由浅入深,教师的参与度也逐层增加。通过文章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现有信息,加之补充适当资料,激发学生对文本写作技法的思考与理解。

【环节问题再现】

这样的繁华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当时的汴梁?请从第5段中寻找线索。

这样的繁华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当时的汴梁?请从第2段中寻找线索。

同一个问题,却问出了矛盾点,反观这篇说明文是否说明得不全面?

1.文本信息摘录

(第五段)《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第二段)“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

2.资料引用

《东京梦华录》,笔记著作,南宋梦元老撰。追诉北宋都城汴梁的城市风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孟元老,生于北宋末年,曾在汴梁生活了23年,对繁华的场景特别熟悉。

说明文是应用文的一种,它是有服务对象的。在传统的创作文化中,说明文写作当敢于取舍,抓住一个主要特征即可,面面俱到即面面不到。本课在处理说明侧重点上值得学生学习的说明文写作要点是:紧抓主要,照应场合,严密涉及,点到为止。

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生根于文本特点,立足于学生阅读经验,在教材的使用中,教师当明确编者选取篇目的用意。教学设计不当只设计内容,更当研究适合学生阅读的策略,形成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地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8

[3]余映潮.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21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说明文阅读专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