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2021-10-07王超
摘 要:对于高中音乐艺考生而言,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既有利于自身音乐兴趣的培养,又能为自身发展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提供保障。因此,加强培养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视唱练耳的内涵为切入点,在分析视唱练耳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旨在为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提升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中音乐艺考生必修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提高学生对音色、音长等方面的感知能力和记忆效果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对音乐艺考生在音乐领域的未来发展高度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认知产生了偏差,侧重于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整个课堂中机械式地接受音乐教师强制性灌输的理论,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进而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鉴于此,基于提升高中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角度考虑,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视唱练耳的内涵概述
视唱练耳指的是音乐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具体包括视唱、练耳两部分,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识谱能力、节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强化音乐艺考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其中,视唱主要包括音准、节奏。在视唱过程中,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具有价值的经典音乐进行练习,旨在帮助音乐艺考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为今后在音乐领域的创作积累一定量的音乐知识。在视唱练习过程中,学生需做好乐谱的调试、结构的比对、特点把握等系列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在练耳部分的练习主要是对听觉的练习,重点考察艺考生对音高、节奏等的技艺程度,在实际训练时往往会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来选择训练内容,以确保音乐艺考生可以逐步掌握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等内容[1]。总之,对于音乐艺考生来说,视唱练耳是必备的一项音乐基本技能,在具体学习视唱练耳时,要想实现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学生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练习过程,在此过程中,音乐艺考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并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在视唱练耳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2]。
二、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分析
视唱练耳作为高中音乐艺考必考的科目之一,也是从事音乐专业人员的必修科目的基础课程。视唱练耳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艺术联考,还是校考,其占比往往在30%左右,由此可见,视唱练耳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视唱练耳指“看谱即唱,并通过唱来训练耳朵对于音乐的敏锐性”。但是基于音乐艺考生考试现状来说,可发现绝大部分在初始阶段被淘汰的音乐艺考生,其原因并非主科考查不过关,而是视唱练耳的因素所致,分析这一问题的出现原因,总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音乐艺考生在学习期间,由于思想认知偏差而更加侧重于主科专业的学习,对于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未能引起重视;二是在學习期间缺乏系统的视唱练耳学习与训练。倘若被淘汰的音乐艺考生在音乐学习初期就高度重视视唱练耳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学习期间接受系统且和规范的视唱练耳训练,自然可以不断提高视唱练耳能力,从而能够在初考中避免因视唱练耳能力不足而被淘汰。由此说明高中音乐艺考生对视唱练耳的练习和训练,既要在思想上转变认识,不断提高对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的重视度,又要在展开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在一段时间后取得一定的成效[3]。不仅如此,在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视唱练耳训练内容、强度以及进度等的指向性与最终目的保持一致,才能有效提高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效果,从而有效提升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三、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一)调动学生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提升视唱练耳训练水平,关键在对视唱练耳训练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积极参与到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中,不断提高视唱练耳能力。视唱练耳课程本身是理论和实践密切关联的特殊性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免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而对学习缺乏兴趣,进而影响视唱练耳学习效果[4]。因此,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用简单易懂且趣味十足的语言进行理论讲解,也可以课堂导入环节聆听音乐,通过视唱练耳与声乐课的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5]。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纠正错误,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花城版高中《光明行》鉴赏学习时,教师可以播发我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歌曲判断,如《松花江上》、《东方红》、《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在此基础上,辅以国旗升旗仪式仪仗队的图片,让学生聊一聊中国的发展历程,从中让学生感知到音乐如同一面“时代的镜子”,音乐的不断发展反映着历史发展动态,通过这种聆听音乐的方式结合课堂自由交流,实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趣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后续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视唱练耳课程在高中音乐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明确视唱练耳的重要性,才能在根本上提高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相比较声乐、器乐课等其他课程来说,视唱练耳课程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需要学生经历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在视唱练耳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长期乏味的训练会逐渐磨灭了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效果,不利于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唯有让学生充分认识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视唱练耳课程学习,自然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不仅如此,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化视唱练耳与声乐、钢琴等技能课进行融合,进而调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钢琴读谱能力等,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即让学生在视唱练习时,要做到心口脑一致,全身心投入演唱过程中,并用心把握旋律,掌握音乐的节奏。同时,在视唱过程中,音乐艺考生需要尝试利用耳朵控制步调,协调进行视唱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提高视唱练耳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又包括健康舒适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音乐艺考生来说,在学习中唯有对教师产生兴趣,才能在课堂上自觉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并不会做出任何小动作,从而有利于提高视唱练耳训练效果。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且不能对学生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以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会对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有利于学生在长期的系统训练中不断提升视唱练耳能力。例如:花城版高中第一节《生命之歌》相关内容学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过程,可以将新课内容讲授划分为三个环节,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感受来感知音乐和生活的联系。首先,生命诞生。在此环节,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唱出自己知道的摇篮曲,随后聆听《槟榔树下摇网床》并思考问题,如运用音乐速度、旋律、节奏三要素来分析音乐;其次,生命成熟,聆听《婚礼场面》,并思考描绘的场景、情绪、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最后,生命终结,情感升华,播放《地球之歌》,让学生感悟生命并非人类所有,大自然同样拥有,让我们珍惜生命,爱护自然。
(三)增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
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仅靠单一的讲解和训练是无法促进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应在教学实践中增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乐理、和声、曲式等。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视唱练耳学习和训练中,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厌烦情绪,而内心担心教师的严厉批评,不免在课堂上进行形式化演唱,以应付音乐教师,导致在演唱過程中往往唱不准音调。但是增设多样化实践课程,既可以调动音乐艺考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视唱练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音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有更好地认知。首先,举行演唱比赛。针对部分音乐艺考生在课堂上演唱目的是为应付教师的问题,可以通过举行演唱比赛来解决此类问题,在比赛环境中,课本上的视唱练耳训练内容就转变成为了比赛项目,可以激起高中音乐艺考生的好胜心,从而促使其为了在比赛中获得靠前的成绩而努力训练。在此过程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比赛,音乐艺考生都可以在交流中,相互指点出视唱练耳训练中的不足,既有利于音乐艺考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又有利于音乐艺考生在交流中不断增进友谊。其次,创作比赛。音乐艺考生在练习视唱练耳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作,让学生根据一段时间内学习的知识进行创作,可以创作歌词,也可以创作旋律,但是必须坚持原创原则,从中评审出最美的旋律,或者让其作者讲解创作思路,以方便大家对自己的创作过程的思路具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达到提高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既包括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不断提升实践能力,这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授课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同时要增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才能循序渐进地提升音乐艺考生的视唱练耳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瑢.新时期下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128.
[2]陈青.高考音乐视唱练耳教学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0,(42):62.
[3]郑春辉.提高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发展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55):155-156.
[4]李慧.新时期下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8,(23):227.
[5]刘雪峰.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策略探微[J].高考,2018,(27):265.
作者简介:王超.男,1982.12;汉族;籍贯:(省市)河南郑州市;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戏曲、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