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究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2021-10-07高悦
高悦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碰撞、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之下,单纯依赖思政课程与知识传授实现育人目标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需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牢牢把握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的同时,运用好课堂主渠道,发挥好“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真正落实育人成效、回归育人本质,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实用英语
“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机制。课程思政是高职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结合专业建设与课程特质,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明确育人着力方向。课程思政既是“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体现。“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二者有机融合、互为表征、相得益彰。“三全育人”从宏观上把握着育人方向,课程思政从中观上实践育人方针。“三全育人”格局下课程思政的研宄、探索与实践,为打通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切实推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与实效性,构建宏观、中观、微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式。
《实用英语》课程不仅具有覆盖面广、课时多、学时长、跨度大的特性,同时,这门学科是学生接触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学习《实用英语》课程,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其特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显见的。因此,种好《实用英语》课程的“思政田”,应对国际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防止意识形态渗透和演变,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实用英语》课程是实践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对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原则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守好高职意识形态阵地意义重大。深入探索《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进步需求。
长期以来,高职思政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格局未能根本改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在教育理念上,‘全过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全方位育人局面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全员育人的环境没有完全培育起来,不能统筹处理好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关系。”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明确育人着力方向,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育人长效机制,契合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其重要性,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够完善、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原因,出现了盲目推崇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失语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深入发掘《实用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使专业课程、各方力量以及各种资源都能发挥育人合力,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使得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课程思政既是“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体现,两者有机结合,互促互补。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需不断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要将教书育人的内涵与要义有效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探索“三全育人”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教育格局,有利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向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程與课程思政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19-03-27(006).
[2]速继明.伟大时代给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养分[N].解放日报,2019-10-08.
[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9-10-10(006).
[4]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9-11-08.
[5]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6]王海花.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山西:中北大学,2019.
本文系沈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教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JY03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