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与治理
2021-10-07曾小苑
曾小苑
一、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
对于校园欺凌的概念,国内外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答案,笔者比较倾向英国学者史密斯对校园欺凌所下的定义。把校园欺凌分为直接和间接欺凌两种,直接欺凌指的是直接发生的肢体欺凌,间接欺凌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言语攻击行为,让受欺者受到心理上的伤害,间接对受欺者产生伤害;另一种则是通过间接的攻击行为,如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语,鼓动他人孤立受欺者等对受欺者进行欺凌。
二、中职校园欺凌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中职生校园欺凌问卷,一共调查中职学生442名,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2份,回收问卷426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为407份,有效率为95.5%。
(二)研究结果
1.中职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程度
调查显示,86.7%的中职学生都认为自己身边有过校园欺凌现象,仅有13.3%的中职学生认为自己身边从来没有发生过校园欺凌的情况。结合数据分析得出,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觉得自己身边存在着校园欺凌现象。
2.中职学生对校园欺凌的看法
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中职生(169人,41.5%)认为校园欺凌是很正常的事情,仅仅有48位(11.8%)中职学生对校园欺凌感到深恶痛绝,说明中职对于校园欺凌的宣传和防范所做的工作还不够。
3.中职学生遭受的校园欺凌方式
在“中职学生曾遭受过的校园欺凌方式(多选)”中 ,中职学生所遭受的校园欺凌的前三项分别为:“被同学取笑或戏弄”(287人,70.5%)、“受到排挤或被孤立”(197人,48.4%)、“被人打”(157人,38.6%)。在这三种行为中,只有“被人打”这一行为是单纯地从生理上进行欺凌,“被同学取笑或戏弄”以及“受到排挤或被孤立”这两种行为更多地是一种心理上的欺凌。其他还有东西被别人故意损坏(143人,36.1%)、被人抢劫或勒索财物(67人,16.5%)、受到暴力威胁或恐吓(65人,15.9%)等。
4.中职学生受到欺凌后的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80.3%的中职学生受到欺凌会感觉难受,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受到欺负之后都会自己默默忍受(265人,65.1%)。“忍受”是最为被动的一种行为方式,若受欺凌者不能将内心的痛苦表达或者释放,当欺凌行为不断重复或者加强的时候,受欺凌者的内心承受能力有可能达到底线,从而出现敏感、厌学,甚至自杀或者反社会的心理。另外,有30.9%学生会向长辈、老师报告,26.8%的学生会跟同龄人诉苦,15.7%的学生想要报复欺负自己的同学,只有4.7%的学生想要和欺负自己的同学沟通。
5.中职学生欺负他人后的感受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过半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欺负他人后的感觉并不好。在调查中职学生欺负他人后的想法中,选择最多的一项是“可以让自己与众不同”(183人,44.9%),其次是“觉得自己特有面子”(167人,41.1%),这两个选项都是从外人的身上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表现,此时发生的校园欺凌大部分是内心寻求自我满足感的表现。其他还有害怕被家长、老师知道(158人,38.8%),害怕被报复(76人,18.7%),感觉对不起被欺负的同学(42人,10.3%)等。
三、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绝大多数的受欺者具有性格孤僻、身材较弱小或者肥胖、家庭环境特殊等原因,这些受欺者原本就由于自身原因较为自卑,再加上在校受到欺凌,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欺凌者所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是由于家庭教育中常用暴力解决问题,有些是家长太过宠溺孩子导致在校肆无忌惮,有些是受到影视作品或者网络游戏影响。无论是受欺者或者是欺凌者,他們的心理还并不成熟,在出现校园欺凌行为时,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找出原因。
(一)中职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很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存在学习成绩不良的问题,厌学情绪反映在心理层面上,则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孤傲冷漠、不求上进等。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情感逐渐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除了具有这些共同的特点外,中职生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过度自负与自信缺失相伴随,独立意识渐渐凸现,而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意志消沉,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感丰富呈现极端性,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心明显增强,讨厌别人对他们指手画脚,但对父母和老师还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心理波动较大,许多学生生活无目的,学习无目标;学习困难生较多,视学习为负担、讨厌学习,另外,部分学生家庭结构存在问题,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二)学校宣传引导与工作不到位
学校在校园欺凌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补充,中职生特别看重同伴之间的交往,学生会从不同方面去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未能从学习上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而寻求暴力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以期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很多学校教师认为这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的必然过程,忽视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都有向师性,会听取教师的建议,根据教师的态度去做相应的事情,教师很多时候仅仅是让受欺凌者与欺凌者进行沟通,而没有更深入的教育,这种间接不作为的行为反而滋长了校园欺凌的不良风气。
(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与父母榜样行为的失当
相关研究认为,专制型与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均会大大提升学生参与校园欺凌的行为,在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往往用暴力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一些孩子模仿父母,试图使用暴力让他人臣服于自己,另一些孩子则在父母长时间的粗暴行为中习得消极忍受的应对方式;在放任型的家庭中,父母对学生过分溺爱,放任学生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导致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欺负他人为乐,缺乏一定的同情心,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与放任,导致独立能力差,没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性格懦弱,在校常受他人的欺凌。
(四)网络的错误传播与社会舆论的不当引导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有可能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电视、影视作品中的古惑仔,网络游戏中的打斗游戏所宣传的暴力美学,都会给学生带来反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暴力的错误认知。
媒体对于校园欺凌的重视与曝光,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广大社会人员对于校园欺凌的重视,但也让很多之前对校园欺凌没有相关了解的学生开始知道校园欺凌,被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大部分都报道了相应的事件经过,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结果很少有相应的后续报道,社会认知对于校园欺凌的重视程度有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学生在此氛围中,没有对校园欺凌会产生的后果进行思考,缺少正确的引导。
四、中职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
(一)学生自身要主动求变,改变错误认知
根据我国犯罪心理学专家罗大华、方强等人提出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推动作用的是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结合,学生长时间充当欺凌者,欺凌成瘾后的心理会形成犯罪心理学结构,进而不断恶化。因此,必须从基本认知中消灭学生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很大部分受欺者在遇到校园欺凌的时候,选择了默默忍受,一次次的默默忍受换来的是欺凌者一次次的欺凌。受欺凌者应打开心窗,多与家长、教师沟通,说出所遇到的问题,勇敢地直面校园欺凌;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交流,增强自身自信心。
(二)学校加强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可通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开展活动普及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校园欺凌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学会对校园欺凌说“不”;学校应严抓校园欺凌,并将校园欺凌的处罚明确写入校规中,对欺凌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校教师对已有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欺凌者说明校园欺凌的危害,让学生停止欺凌他人的行为;安排心理教师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对欺凌者进行心理引导。
(三)家庭正确引导,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安全感的需要,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从而去攻击他人以获得安全感,鉴于此情况,父母应该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使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如果发现身边有欺凌行为,要主动站出来向校园欺凌说“不”;学生被欺凌后,身体与心理都处于“应激阶段”,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安全感,及时给予孩子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排除心理问题。
(四)社会主动作为,塑造和谐的环境
社会环境的整体风气也会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反校园欺凌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制;大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社区心理辅导中心),为有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推出相应的网络心理健康剧或者心理知识问答游戏等,让学生在基本认知中学会拒绝校园欺凌。
在社会环境方面,引导受欺者勇敢去面对校园欺凌,倡导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氛围;可与社区合作,建立心理辅导培训机制,设立一些心理宣泄场所,让受欺者得到适当的心理释放。
校园欺凌是一个影响校园氛围的毒瘤,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对于直接的身体欺凌,影响更为严重也更为普遍的是在心理上的欺凌,解决中职校园的欺凌行为,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让欺凌者不敢、不会、不想欺凌,让受欺者不怕欺凌。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客家地区中职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分析与治理研究(2019YQJK264)階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