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瓷造型与装饰的美

2021-10-07冯雪迎

陶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器型花瓶瓷器

李 晶,冯雪迎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3330000)

“新平治陶、始于汉室”。“瓷都”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世界,2000多年的制瓷史,更是在宋代御赐殊荣,即以宋真宗皇帝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景德镇的瓷窑分为官窑和民窑,官窑专为皇室提供瓷器,工艺复杂,花面繁复无比。宣德年间以青花为主。其“瓷、色、画”三绝的赞誉,就是对宣德青花的评价,成化年间,瓷器的装饰表现手法又有所不同,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其装饰性强,风格秀丽清雅。清代在釉色方面,种类更为丰富多彩。彩绘方面,古彩、粉彩、珐琅彩,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清代的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品种出现,康熙年古彩是重要的品种,色彩浓艳,层次分明,又称“硬彩”。雍正年间,粉彩最有成就。色调柔和,笔力精细工整,也称“软彩”。乾隆年间,珐琅彩成为彩绘方面的重要品种。其装饰极力追求华美艳丽的风格。表现出这一时期陶瓷多追求富丽,繁密精巧,细腻之风。其间景德镇民窑也得到蓬勃的发展。民窑的产品多以简洁、凝练的笔法绘制,以实用器为主。 民国瓷器是指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民国瓷器大体可分为仿古瓷、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仿古瓷从前代青花、五彩、粉彩器模式而生产,多为达官贵人所定烧。如徐世昌定烧的仿雍正官窑器等。仿古瓷基本上代表了民国瓷器生产的水平。日常生活用瓷多为质地粗松的青花、五彩和粉彩等日常生活器皿。民国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与晚清瓷器仍有明显不同,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如琼式瓶、灯笼瓶、扁壶、方形瓶、圆形瓶等。

建国后,我们伟大的陶瓷工作者们,继往开来,创作出来更多的精美的陶瓷作品。被广大陶瓷爱好者喜爱并收藏,并出口到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创作前,对选用的瓷坯或白胎。首先考虑它的器型,器型在陶瓷创作中至关重要。艺术陶瓷的器型比较多,简单的讲,虽说是外轮廓线对称的两根线,但是它的变化,可以组合成各种的造型。有直线型、圆形或是曲线型等。例如我们对直线型花瓶创作时,考虑到直线型花瓶,给人一种直立挺拔感,所以我们在装饰时就可以选择如竹子、萱草、兰花等,特别适合肚径比较小的瓶子。如果装饰肚径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花瓶,就可以选择花头大的花卉。如牡丹,芍药,芙蓉等。它们比较适合饱满的花瓶,在人们的视觉中心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圆型瓶通常给人一种端庄大方、稳重的感觉,而反之,花瓶器型比较硬朗,也就是外轮廓线转折角度方正的,比较适合画山水、神仙人物、刀马旦等。就不适合画柔美的的花卉、仕女等。器型和所绘制的内容要协调,首先会给人在心理上就有种美的感觉。其次,在绘制过程中,我们也要观察它的主要装饰点在什么地方,比如一件上部比较饱满,下部线条比较收缩的花瓶。我们装饰的时候,就应该把绘画的主体放在花瓶的上部,这样既符合人们视觉习惯,同时因为创作的面积比较大,便于创作者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加精细的刻画事物,使所绘制的事物层次分明,色彩鲜艳,虚实结合,立体感更强。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的绘画技巧,又可以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反之,当花瓶下部比较饱满,而上部线条比较收缩时,我们就应该把画面的主要部分安排在花瓶的下部,如果我们把装饰的主题安排在瓷瓶上部时,就不能凸显出画面的主体,也有违于人们的视觉心理。这是艺术瓷绘画装饰的一般规律。当然极少数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进行创作,给观赏者以新颖独特的感觉,但要运用的巧妙,有好的构思才行,否则就不会产生美的感觉。绘画如肉附于骨上,只有完美的骨架,才能创作出美丽的陶瓷作品。如笔者在创做的每一件作品时,往往会根据陶瓷的器型,色釉瓶的色彩,以及绘画时所须表现出来的意境,经过仔细思考和反复琢磨,然后进行创作。往往是陶瓷的造型,决定着画面的构图,从哪里起势,到哪里收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技法上是采用何种综合装饰手法。或用雕刻坯体,施釉后,釉上加以彩绘。都要在心中有所计划,在大脑中提前构思好,按步骤的把它表示出来,就能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创作中,整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以我们创作的这件《金秋》300件花瓶为例,花瓶是修长的造型,在顶部和底部“开坛子”,也就是在花瓶顶部和底部以雕刻花卉,施以影青釉。留出中部的空白部位施以白釉。使它成为装饰的主要面,因为瓶子的造型比较修长,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我们选用了本地较常见的植物菊芋,我们俗称洋生姜,这种植物在景德镇市郊周边的田埂上,或别人家庭的庭院内,到处都有散落的生长,它植株修长,在秋季时,顶部开出橘黄色,形式菊花的花头,在金色的秋天里,随风摇曳着,花型很好看,同时它的根也是一种美味菜肴。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它描绘的是在庭院一角,几只白鸡栖于洋生姜之下。我们在绘画时,对洋生姜的花头的俯仰,叶片的大小、转折和前后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刻画。这样使画面主体一目了然,整体用金黄的背景色对白鸡进行了烘托,细致入微的对白鸡的羽毛进行刻画,在上色时施以极谈的赭色。使画面的主体几羽白鸡更好的突出来,在主体色彩上大胆的运用了金黄色调,表现出金秋时节收获满满的感觉,整件作品色彩丰富、华丽。在细节处理上,谐调而不失变化。主体层次感强,从而使作品更加的具有观赏性。

图1 《韵》 作者:李晶 冯雪迎

陶瓷虽说是工艺美术技法与绘画相结合的,但要求器物器型,功能、意境、画面的完美结合才是一件好的作品,笔者认为技法在花一定时间,都能学习并且都能很好掌握的,但是创作出新颖的,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实在是太难了,时代不同,观赏者对它的要求也不同,如何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是我们这一代陶瓷工作者的最高要求,创作出一些好作品,他不光能使人赏心悦目,也使人能受到一定的启发。艺术陈设瓷属于商用结合型的制品,它侧重于满足人们,对其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例如室内空间环境置放的各式灯具,书房和画室必备的工具,营造室内外清新氛围的花器,修饰个人的饰物,馈赠和收藏的礼品。(如中国人喜爱的生肖瓷、盘等。或富有祝福、吉祥意义的画面的瓷瓶、瓷盘等)。在旅游场所及各式网点销售的工艺品 (如当地名胜古迹中有代表的景观 、景物等旅游纪念品)。纯审美的陶瓷作品又有稍微区别,往往有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式风格。其功能的含义是注重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当然也有必须与之相应的形式统一起来,艺术陶瓷作品在创作设计时,它是基于人的生理需求,随人的视觉、触觉和应用而产生的作用。如何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让人们从焦虑烦躁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欣赏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不失为一种解压方式,如同饮一杯香茗,品味、把玩和欣赏它,使人的心境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现代艺术陶瓷的创作追求多元化,影响和决定现代陶瓷设计的关键,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正是因为现代人更为活跃多变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现代陶瓷的多维关注和定位的取向,对其共性和个性的认识和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成功与否,如何充分利用陶瓷材质的各种肌理效果,进行艺术瓷的创作设计。如借鉴水粉、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以及利用材质,如油料的性能。融合各种技法,对陶瓷的画面的处理,使其产生的效果是写意、抽象、具象等,它都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如茶具的作用,它是盛茶和彻水的容器,它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它作为一种媒体与某种行为方式相结合,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人际沟通与融合的作用 。绘者可以把美好的自然生物,长留在壶、杯、碟方寸之间,特别运用那些极富生命力的野花小草作为装饰题材,辅以自然生动的表现手法,其中大量丰富的色调,清新图形和新颖的植物纹样。跃然于陶瓷器物之上,如同画面中的绿色植物,绿色又可以赋予各种与大自然相关的意义。同时也是生命的象征色,象征与自然食物的生长,在我们国家,绿色代表着长寿和慈善的象征色,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发芽,抽条变绿,意味着万物生长,它也意味着生机和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的失衡心理。在当今的陶瓷作品中, 题材不限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不是超越前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们,夺天工之巧,技法精湛,以精细的笔法表达出对生活的喜爱,更是对我们当下富足生活的赞美。

在现代陶瓷创作中,“唯美主义”盛行,“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这种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在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场面宏大,技法娴熟完备,制作精良,是其强项。但同时学院派对各种绘画门类的吸收借鉴的同时“做”的痕迹却越发不可收拾,陈陈相应进行繁殖,使工笔画创作形成一锅夹生饭,这边是其弱,命门便是失度 和无“趣”。我们在陶瓷绘画创作中,不是以照片的再现或写生稿的放大充实而已,陶瓷艺术作品的境界形成,在于取象万物,迁想妙得,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常取自然之趣,而后悟天趣。澄心志,返本真,以陶瓷工作者本人的气质、学识、修养、阅历、思想、情感乃至整个生命,而灌注于作品中,故人的境界有多高?作品的境界就有多高,这种境界正如庄子所谓的“坐忘”,使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身心在挥洒自如的状态中完成灵性与天地万物的交融,如此这般必须甘于寂寞,拒绝媚俗,然高山流水,知音犹在。神致隽逸的作品,往往自有其特有的风貌。只有醉心于绘者营造的充满生机的陶瓷绘画作品中,在一茶一烟中静静地诉说了自己的心灵体验。与花与鸟、与树石草木,与山川明月对悟,这样的陶瓷作品才值得品读,有笔墨处见生活,无笔墨处见灵性,一花一石皆有灵性,一鸟一蝶如坐阳春,画面虽不完美,但却真实的,有生机的。这样的处理手法,使其兼工代写,层次分明,耐人寻味,犹如八音妙响,绕梁三日,韵味十足,中国绘画讲究“气”,气既黑白、虚实、阴阳。陶瓷绘画作品也是一样。唯有“心养”才能去俗,唯有“藏修”才能变化气质,出尘脱俗,这样的陶瓷作品中才能透出古意,却兼具时风,蕴真含清。

猜你喜欢

器型花瓶瓷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花瓶怎么碎了?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
女神就是不做花瓶才鲜活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