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计算的几点探讨
2021-10-06白琳
白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设计管理总院
0 引言
自国标《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实施以来,有关它的讨论一直持续。对于条文的理解和条文在设计中的应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本文,将探讨国标《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中4.6.14 条关于“单个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的计算对指导排烟系统设计的作用。
1 上海《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以下简称《规程》)的计算方法
1.1 计算公式
1)轴对称型烟羽流质量流量计算公式[1]:
式中:Qc为热释放量(Q)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Q,kW;Z 为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取值应大于等于最小清晰高度;Z1为火焰极限高度,m;Mρ为烟羽流质量流量,kg/s。
2)烟层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驻T 的计算公式[1]:
式中:Cρ为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取1.02 kJ/(kg·K)。
3)临界排烟量Vcrit的计算公式[1]:
规程中5.2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2.6 机械排烟系统中,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应大于临界排烟量Vcrit,Vcrit按以下公式计算,且db/D 不宜小于2。
式中:Vcrit为临界排烟量,m3/s;β 为无因次系数,当排烟口设于吊顶并且其最近的边离墙小于等于0.5 m 或排烟口设于侧墙并且其最近的边离吊顶小于0.5 m 时,β取2.0;当排烟口设于吊顶并且其最近的边离墙大于0.5 m 时,β 取2.8;db为排烟口下烟气的厚度,m;T0为环境的绝对温度,K,通常;驻T 为烟层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K;D 为排烟口的当量直径,m,当排烟口为矩形时,D=2ab/(a+b);a,b 为排烟口的长和宽,m。
1.2 计算结果
以净高4 m、有喷淋的走道为例,通常为了方便对比,挡烟垂壁取最小高度0.5 m;Cρ统一取1.01 kJ/(kg·K)。假设燃料面为建筑地面。根据最新国标4.6.7 条可知,有喷淋的走道Q 的计算取值为1.5 MW。
1.2.1 β 取2.0 的情况
1)如图1 所示吊顶上排烟的情况下,β 取2.0。
图1 吊顶上排烟(一)
Q=1.5 MW 的火焰极限高度:Z1=0.166 ×(0.7 ×1500)2/5=2.683 m,Z=4-0.5=3.5 m。
Z>Z1,则:
2)如图2 所示墙体侧排烟的情况下,β 也取2.0。
图2 吊顶下墙体侧排烟
此时与图1 的区别是db的取值,假设风口上沿离吊顶50 mm 且风口宽度b=0.15 m,db=0.5-0.05-b=0.3 m。
Vcrit=0.00887×2.0×0.35/2×(303.98 ×293.15)1/2×3600=939.6 m3/h。
1.2.2 β 取2.8 的情况
吊顶上排烟且风口最近的边离墙>0.5 m 时(参考图1),β 取2.8。
Vcrit=0.00887×2.8×0.55/2×(303.98 ×293.15)1/2×3600=4716 m3/h。
2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以下简称《标准》)的计算方法
2.1 计算公式
最大允许排烟量Vmax[2]的计算公式:
式中:Vmax[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m3/s;γ 为排烟口位置系数,当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的距离逸2D 时,γ取1.0;当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距离<2D 时,γ 取0.5;当吸入口位于墙体上时,γ 取0.5。db为排烟系统吸入口最低点之下烟气层厚度,m;T 为烟层的平均绝对温度,K;T0为环境的绝对温度,K,通常;D 为排烟口的当量直径,m,当排烟口为矩形时,D=2ab/(a+b);a,b 为排烟口的宽和高,m。
2.2 计算结果
2.2.1 有吊顶
1)γ 取1.0 的情况
如图3 所示吊顶上排烟的情况下:
图3 吊顶上排烟(二)
Mρ、驻T 的计算同前面1.2 节,Mρ=3.42 kg/s,驻T=303.98 K;
Vmax=4.16·γ·db5/2[(T-T0)/T0]1/2=4.16 ×1.0 ×0.55/2×(303.98/293.15)1/2=2695.9 m3/h。
2)γ 取0.5 的情况
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距离<2D 的吊顶上排烟(参考图3):Vmax=0.5×2695.9=1347.9 m3/h。
如图2 所示吊顶下墙体侧排烟:Mρ、驻T 的计算同前面1.2 节,Mρ=3.42 kg/s,驻T=303.98 K;假设风口上沿离吊顶50 mm 且b=0.15 m,db=0.5-0.05-b=0.3 m。
Vmax=4.6×0.5×0.35/2×(303.98/293.15)1/2=375.84 m3/h。
2.2.2 无吊顶
1)γ 取1.0 的情况
如图4 所示的侧排烟:Mρ、驻T的计算同前面1.2节,Mρ=3.42 kg/s,驻T=303.98 K;假设风口高度b=0.15 m,设计排烟管管顶在梁下50 mm 处吊装,风口上沿紧贴风管管顶,db=0.5-0.05-b=0.3 m。则:
图4 无吊顶侧排烟
Vmax=4.6×1.0×0.35/2×(303.98/293.15)1/2=751.7 m3/h。
如图5 所示的上排烟:Mρ、驻T 的计算同前面1.2节,Mρ=3.42 kg/s,驻T=303.98 K;假设风管高度h,设计排烟管管顶在梁下50 mm 处吊装,风口紧贴风管管底,db=0.5-0.05-h=0.45-h m,Vmax=4.6 ×1.0 ×(0.45-h)5/2×(303.98/293.15)1/2m3/h,即:
图5 无吊顶上排烟
2)γ 取0.5 的情况
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距离<2D 的无吊顶侧排烟(参考图4):Vmax=0.5×751.7=375.85 m3/h。
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距离<2D 的无吊顶上排烟(参考图5):
如图6 所示的无吊顶墙体侧排烟:
图6 无吊顶墙体侧排烟
Mρ、驻T的计算同前面1.2节,Mρ=3.42 kg/s,驻T=303.98 K;假设风口高度b=0.15 m,排烟口梁下50 mm 安装,db=0.5-0.05-b=0.3 m。则:
Vmax=4.6×0.5×0.35/2×(303.98/293.15)1/2=375.84 m3/h。
2.3 公式的相关应用
以一个上海项目的地下车库排烟设计为例,一个防烟分区面积1800 m2,计算排风兼排烟量32400 m3/h,由于考虑到平时排风的风口风速,所以设计采用30 个1000×150 排风兼排烟的风口侧排。根据《标准》4.6.7 条的表格可以查到有喷淋汽车库的Q 值取1.5 MW。
Q=1.5 MW 的火焰极限高度:Z1=0.166Qc2/5=0.166×(0.7×1500)2/5=2.683 m;
项目净高H'=3.35 m,最小清晰高度:Hq=1.6+0.1H'=1.6+0.1×3.35=1.935 m,所以Zmin=1.935 m。
常规地下汽车库不设吊顶,假设燃料面为车库地面完成面,由于排烟管布置在梁下,且规范要求排烟口应在储烟仓内,所以须在梁下设挡烟垂壁。如图4所示,该项目梁下净高2.9 m,由于挡烟垂壁最小高度为500 mm,所以Zmax=2.9-0.5=2.4 m。由此看出Z<Z1,于是选出Mρ的计算公式为:Mρ=0.032Qc3/5Z。
设计中排烟口的当量直径:D=4ab/(a+b)=2×1.0×0.15/(1.0+0.15)=0.26 m。
风口中心点距墙>0.52 m(2D),γ 取1.0;
所以,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
考虑到地下汽车库车道部位的最小建筑净高要求为2.2 m,于是Z 的取值范围为:2.2臆Z臆2.4。
Z=2.65-db,所以0.25臆db臆0.45。
采用试算法解得,db=0.37 m。
计算出排烟口最低点之下烟层厚度最小为370 mm。也就是说,挡烟垂壁的下沿距离排烟口底边最少370 mm。已知风口高度150 mm,设计排烟管管顶在梁下50 mm 处吊装,设计风口上沿距离风管管顶50 mm,所以设于梁下的挡烟垂壁最小高度=50+50+150+db=620 mm,此时,梁下的挡烟垂壁下沿至建筑地面高度=2900-620=2280 mm,也满足车道净高2.2 m的使用要求。
3 数据对比
1)对比了关于吊顶上排烟的计算公式,旧《规程》以风口最近边离墙0.5m 作为β 取值的评判标准。新《标准》则以风口中心点离墙2D(m)作为γ 取值的评判标准。
2)对比关于吊顶上排烟的计算结果:
风口中心点离墙逸2D 且风口最近的边离墙>0.5 m 时,新《标准》的计算结果是旧《规程》的0.57 倍。
风口中心点离墙逸2D 且风口最近的边离墙臆0.5 m 时,新《标准》的计算结果是旧《规程》的0.8 倍。
风口中心点离墙<2D 且风口最近的边离墙>0.5 m 时,新《标准》的计算结果是旧《规程》的0.285 倍。
风口中心点离墙<2D 且风口最近的边离墙臆0.5 m 时,新《标准》的计算结果是旧《规程》的0.4 倍。
3)对比关于吊顶下墙体侧排烟的计算结果:
新《标准》的计算结果是旧《规程》的0.4 倍。
4)挡烟垂壁高度相同且风口均在梁下50 mm 的位置布置时,无吊顶侧排烟(风口中心点离墙<2D)和无吊顶墙体侧排烟计算结果相同。
5)新《标准》中,挡烟垂壁高度相同时,无吊顶墙体侧排烟(参考图6)且排烟口梁下50 mm 安装与吊顶下墙体侧排烟(参考图2)且排烟口吊顶下50 mm 安装的计算结果相同。
4 结论
1)旧《规程》的公式(5)给出的无因次系数β 的取值只涉及有吊顶的情况,无吊顶的情况没有给出具体数值,无法计算。新《标准》的式(6)可计算有吊顶和无吊顶的情况。
2)有吊顶的情况,比较两个规范计算出的单个风口最大排烟量的结果,新《标准》比旧《规程》小。
3)根据式(7)和(8)可以看出,无吊顶上排烟(参考图5)的储烟仓高度一定时,风管的高度h 越大,Vmax则越小。
4)由式(9)可以看出,排烟口位置一定(γ 取值一定)时,排烟口最低点之下烟层厚度db越大,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Vmax越大;也就是说挡烟垂壁高度设计的越高,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越大。
5)已知由控制风速法计算的风口尺寸,可以用公式(6)校核计算储烟仓高度或挡烟垂壁的设计高度。如果计算结果偏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要调整设计,调整方法如下:
吊顶上排烟:通过增加风口个数,减小单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从而减小了挡烟垂壁的设计高度(或储烟仓高度)。
侧排烟(包括吊顶下侧排和无吊顶侧排):方法一,风口高度不变,通过增加风口个数,减小单个排烟口的排烟量(db减小),从而减小挡烟垂壁的设计高度(或储烟仓高度)。方法二,单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变(db不变),减小风口高度(风口长度需相应增加),从而减小挡烟垂壁设计高度(或储烟仓高度)。方法三,通过增加风口个数,减小单个排烟口的排烟量(db减小),同时减小风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