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报告2020
2021-10-06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报告编写组
近年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也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的快速发展。2020年,尽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总量仍高达3 500例,左心耳封堵术(LAAO)超万例,并且这两项较早发展起来的技术向全国快速推广应用。此外,经导管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技术——缘对缘钳夹术(Mitraclip)在我国正式进入了商业应用,这意味着继主动脉瓣介入治疗逐渐成熟之后,二尖瓣介入治疗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此外,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无射线单纯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生物可吸收封堵器、瓣周漏介入封堵技术、经导管房间隔分流术、3D 打印等多种新技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不断创新的可喜态势。未来结构性心脏病将会引领介入心血管领域第四次革命,将心脏介入治疗推向黄金时代。本文总结了2020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国学者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器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以期为未来整个行业发展描绘蓝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1 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
1.1 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
1.1.1 主动脉瓣疾病流行病学
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AS 严重威胁居民健康。中国老年心脏瓣膜病队列研究(China-DVD)表明,60 岁以上中度及以上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约占11.5%,超过半数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是由瓣膜退行性病变引起[1]。与西方人群相比,我国AS 患者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比例较高,主动脉瓣钙化程度较高,主动脉瓣反流多于AS,风湿性病因比例高。
1.1.2 TAVR 发展现状
自2002年首例TAVR 开展至今,全球已经有超过70 万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我国实施病例已超7 000例,临床需求较大。我国75 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3.4%,这部分人群重度AS 发病率约为4%,这意味着75 岁以上重度AS 患者超过190 万。
(1)TAVR 适应证:患者的外科手术风险是决定瓣膜置换策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TAVR 临床研究的重点是适应证的拓展。基于PARNTER 2 研究[2]以及SURTAVI 研究[3]结果,欧美指南将外科手术极高危、高危以及中危患者列为TAVR 的适应证。2019年基于PARNTER 3[4]和Evolut Low Risk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统一(CE)认证体系批准Sapien 3 和Evolut R 人工瓣膜用于外科低危手术患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2020更新版)》[5]指出,外科手术中、高危患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低危患者[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4%]且年龄≥70 岁,BAV为TAVR 的相对适应证。2020年12 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新版瓣膜病管理指南[6]中,不再按外科危险分层作为TAVR 的手术推荐标准,将TAVR 适应证扩大为:如果可行,年龄>80 岁或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首选TAVR;年龄65~80 岁,无经股动脉TAVR 禁忌证且有症状患者,由心脏瓣膜团队根据患者预期寿命和瓣膜耐久性共同决策来选择外科手术或TAVR;如果介入治疗预期生存时间>12 个月且生活质量可接受,TAVR 是任何年龄阶段有症状,手术风险高或有手术禁忌患者的首选。
而2020年中国专家TAVR 共识认为年龄≥70岁可优先考虑TAVR 治疗,60~70 岁由心脏内、外科团队根据外科手术风险及患者意愿共同决策[5]。
(2)二叶瓣TAVR 技术:国内行TAVR 患者中BAV 比例高达40%左右,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3%左右,二叶瓣TAVR 突破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挑战。2020年ACC 公布Evolut 系列瓣膜在外科低危BAV患者中安全性与有效性可靠。2020年《循环》发表了基于STS/ACC 数据库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真实世界BAV 研究结果,提示与老一代器械相比,使用新的器械治疗,围术期和术后1年生存预后与在三叶式主动脉瓣(TAV)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相当[7]。我国多中心临床经验也显示,TAVR 在BAV 和TAV 患者中效果无显著差异[8-12]。我国TAVR 专家还进一步提出BAV 的TAVR 新策略,即多平面测量,适度高位释放,选择小号瓣膜等创新性理念。《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2020 更新版)》将BAV纳入到了TAVR 治疗的适应证[5]。
(3)抗栓策略:TAVR 后抗栓治疗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维持瓣膜耐受性至关重要。目前指南建议在TAVR 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6 个月后,终身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有瓣膜血栓形成或合并其他抗凝适应证的患者,予单纯抗凝治疗。然而,这些指南推荐仅仅基于小样本观察性研究,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2020年发布的Popular TAVI-A 队列研究肯定了“单抗更优,应简尽简”的原则[13],该研究发现相较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单用阿司匹林显著降低致残或致死性大出血风险,且不增加心血管相关死亡和血栓事件的风险。对于有长期抗凝指征的TAVR 患者,Popular TAVI-B 队列研究[14]结果明确证实,采用单纯口服抗凝药物方案更优。联用抗血小板治疗并不会降低死亡、脑卒中和血栓栓塞风险,反而增加大出血发生率。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在TAVR 后的应用,目前证据并不是十分充分。GALILEO 研究[15]显示,利伐沙班与更高的死亡、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风险相关,使得研究提前终止;而GALILEO-4D 子研究结果显示,与抗血小板组相比,利伐沙班明显减少90 d 瓣膜运动受限发生率,可有效预防亚临床瓣膜血栓发生,但是考虑到利伐沙班在GALILEO 主要试验中的不良临床结果,目前仍不建议TAVR 后常规使用利伐沙班作为抗栓治疗方案。
最新发布的ATLANTIS 以及ATLANTIS-4D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有抗凝指征的患者,阿哌沙班与华法林相比,在降低瓣膜血栓形成上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无抗凝指征的患者,阿哌沙班比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更能显著降低血栓风险,但瓣膜血栓减少与1年后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目前的研究证据提示尽管NOAC 有效降低TAVR 后瓣膜血栓形成,但不作为常规推荐方案。总体上TAVR 后抗栓策略仍有待于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更加充分证实,临床上应权衡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方案。
(4)中国TAVR 器械研究:无论操作经验还是器械完善,TAVR 在中国均进入持续创新并加速发展时代,主要器械如图1 所示。2020年,中国开展TAVR 的中心已经超过200 家,共完成4 000 余例,其中国产器械大放异彩。2020年11 月16 日自主研发的Venus A-Plus 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换系统-可回收输送系统获批,这标志着中国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进入了“可回收时代”。Taurus One 瓣膜系列在2020年也完成了上市前研究。
图1 目前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主要器械
此外,爱德华SAPIEN 3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自2020年9 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团队开展首批上市后置入以来,已经在全国十多家中心开展,进一步证实了SAPIEN 3 应用于中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安全有效。
1.1.3 展望
目前TAVR 在世界范围作为经导管瓣膜治疗的先锋领域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在器械研发以及患者入选方面力求置入效果与远期临床获益更优。TAVR领域的热点问题如BAV、抗栓策略、低危患者入选适应证等方面的探索,未来将出现更加充分的循证证据。我国在该领域目前处于“量质”齐增的关键阶段,随着新一代可回收自膨胀瓣膜以及球囊扩张瓣膜等多种器械的广泛使用,未来将会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推动全球TAVR 发展。
1.2 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
1.2.1 二尖瓣疾病流行病学
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中度以上MR 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65~74 岁达6.4%,≥75 岁达9.3%。MR患病率为主动脉瓣病变的4 倍(1.7% vs.0.4%)[16],但仅有2%的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49%的MR 患者因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17]。在我国,需要干预治疗的MR 患者约为750 万,重度MR 患者550 万,但每年约行4 万例(0.5%)外科二尖瓣手术,治疗率极低,微创治疗或将划时代突破这种局面。
1.2.2 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技术发展
目前国际上进入临床大规模应用的MR 介入器械为缘对缘修复系统Mitraclip 和PASCAL。2020 版ACC/AHA 瓣膜病管理指南将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推荐用于外科高危,解剖合适且预期寿命超过1年的重度MR 患者(Ⅱa)。Mitraclip 在2013年获得欧盟CE 认证,目前全世界使用量已达10 万余例,第四代产品业已获批。2020年Mitraclip 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进入临床应用,适应证为外科高危的退行性MR,标志着我国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已经扬帆起航。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仍在探索阶段,Tendyne系统在2020年获批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介入二尖瓣置换装置。目前,全球前100例应用Tendyne 者1年随访结果显示,该技术成功率为96%,30 d 死亡率和脑卒中率分别为6%和2%,其多中心关键性研究SUMMIT(NCT03433274)正在进行中。国内的二尖瓣介入治疗产品均在临床研究阶段(表1),尚无商业化产品应用案例。
表1 2020年国内进入临床研究的二尖瓣反流介入器械
1.2.3 展望
二尖瓣介入技术是TAVR 之后结构性心脏病学领域的最大进展,其中缘对缘二尖瓣修复将在短期内引领MR 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MR 介入治疗起步相对缓慢,2020年正式进入商业化的临床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器械进入临床。
1.3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
1.3.1 三尖瓣疾病流行病学
美国社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度以上的三尖瓣反流(TR)患病率为0.55%,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5 岁以上人群TR 患病率接近4%[18]。我国尚无TR 具体流行病学数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Yang 等[19]进行的一项基于医院就诊人群的14 万例超声心动图数据的研究显示,中、重度TR 检出率分别2.22%和1.39%。China-DVD 研究表明,高达42.8%的老年瓣膜病患者合并TR。不同病因引起的TR 预后不同,由于单纯三尖瓣外科手术风险极高,外科病例数较少。美国心血管外科数据库资料显示,近年来单纯三尖瓣外科手术占每年心脏外科瓣膜手术的比例低于3%。微创安全的三尖瓣疾病介入技术在临床上迫切需要。
1.3.2 三尖瓣介入技术进展
国际上基于二尖瓣缘对缘修复装置的三尖瓣修复器械,有两款在2020年上市:Triclip 与PASCAL。除了修复装置以外,三尖瓣置换装置如NaviGate 和EVOQUE 也在积极的探索阶段,相关报道这两款器械早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令人满意[20]。LuX-Valve是国内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经右心房置入三尖瓣自膨胀生物瓣膜,于2018年9 月首次成功应用于临床。2020年报道了LuX-Valve 治疗极高危重度TR 患者的中期结果,46例重度TR 患者接受LuX-Valve 置入治疗,患者术前平均Euroscore Ⅱ评分为10.0 分,手术成功率为97.9%,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min,平均曝光时间为17 min,82.6%的患者较置入前TR 下降≥2 度(四分法),置入后6 个月死亡率为17.4%[21]。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股静脉夹合器系统DragonFly 完成首例成功置入,初步显示了治疗TR 的可行性。
1.3.3 展望
TR 是一种被忽视的严重右心系统疾病,既往无理想治疗手段,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技术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将是三尖瓣治疗领域的巨大突破。目前三尖瓣介入修复技术已经显示出初步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TR,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相关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效果。
1.4 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
1.4.1 肺动脉瓣疾病流行病学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报道[22],我国先心病患者有200 万,其中约1/10为紫绀型复杂先心病。该类患者在一期外科手术后存在肺动脉瓣大量反流,并逐渐导致右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等,需行肺动脉瓣置换。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是最早发展的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技术,目前预计约10~20 万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大量反流患者需接受TPVR 治疗。
1.4.2 肺动脉瓣介入技术进展
2020年发布的Munich 和Campassion 两项研究证实了Melody Valve 和Sapien XT 两款广泛应用的球囊扩张瓣行TPVR 具有不劣于外科手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23]。基于此,2020年欧洲成人先心病管理指南将TPVR 升级为Ⅰ类推荐指征[24],是治疗解剖条件合适者的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功能不全的首选方法。由于国内广泛采取瓣环补片术(约>85%患者),使得远期往往存在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瘤样扩张和残瓣功能不全,且瓣环直径多数超过3 cm。该类型被称为自体流出道肺动脉瓣反流,基本无法使用全球上市的球囊扩张瓣进行TPVR。我国自主研发的Venus P 具备冠状动脉压迫风险低、解剖适应证宽、效果优异等特点,已在全球16 个国家完成了270 余例置入,有望于2021年获得NMPA和欧盟CE 批准上市。此外,许多新的瓣膜如新型MED-Zenith PT-Valve、Harmony Valve 和Sapien 3等肺动脉球囊扩张瓣也在积极地探索和开拓临床适应证。
1.4.3 展望
TPVR 已被证明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安全有效,对于解剖结构合适的法洛四联症矫治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未来TPVR 产品的开发重点在于解剖适应证,尤其是倒漏斗状流出道、合并分支狭窄、肺动脉全程瘤样扩张的患者。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梗阻和长期耐久性等将是未来新产品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2 LAAO 介入治疗
2.1 LAAO 适应证的“不变”和“变”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0年发布的心房颤动(房颤)管理指南中将脑卒中的防治提升到更高的地位,且作为LAAO 的Ⅱb 类推荐适应证[25]。与2016年ESC 房颤管理指南相比,虽然推荐级别无变化,但新版指南对LAAO 的效益分析更加全面,不仅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LAAO 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更强调其减少了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此外,对于脑卒中高风险人群,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仍然需要长期抗凝推荐提高到了Ⅰc 级别,这为房颤消融联合LAAO 的一站式治疗提供了更多空间。LAARGE 研究是全球首个左心耳封堵多中心All-Comers 注册登记研究,手术成功率高达98.1%,并发症发生率为4.5%。一年随访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降低72%,大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82%。对于一些既往专家共识并不推荐的患者(如左心室射血分数<35%),LAAO也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6],这提示随着LAAO 日趋成熟,其适用人群可能会进一步拓展。
2.2 LAAO 循证医学证据持续增加
2020年发布的两项重要多中心研究APPLY[27]与PRAGUE-17[28]均证实了LAAO 相比常规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房颤血栓事件上达到非劣效性,这预示着LAAO 开始正面挑战口服抗凝药物的脑卒中防治地位。2020年,美国国家心血管注册数据库(NCDR)-LAAO 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公布[29],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 月全美495 家医院1 318 位医生实施的38 158例WATCHMAN 封堵器置入术。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达98.3%,且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LAAO 的不断成熟不仅仅体现在手术成功率,而且新的器械功能也越发稳定。2020年7 月,FDA 正式批准WATCHMAN FLX 上市。与第一代WATCHMAN 产品相比,WATCHMAN FLX 可以被重新回收、定位和再释放,置入成功率达到100%,而并发症(特别是心包积液)的概率大幅度降低。随着新一代器械的上市,未来的研究会在LAAO 与口服抗凝药物的比较上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证据。
2.3 我国LAAO 器械研发
我国的房颤负担较重,粗略估计房颤患者约1 000 万左右,其中包括850 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约720 万患者CHA2DS2-VASc >2 分[30]。截止至目前,在中国LAAO例数累积已近2 万例,2020年开展超过了9 000例,增速较前几年明显。巨大的患者群体和市场需求加速了国内左心耳封堵器的研发和上市进程。继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健科技)的LAmbre 封堵器上市以后,2019年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LACbes 封堵器正式上市,并在2020年覆盖全国20 余省级行政区,完成体内置入近300例。2020年6 月,MemoLefort封堵器也正式获得NMPA 批准。此外,先健科技的LAmbre 左心耳封堵器系统于2020年12 月24 日获批在美国开展上市前临床研究,正式迈出登陆美国市场的第一步。国内已有多个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积极探索了LAAO 后的抗栓策略,与直接口服抗凝药的比较以及房颤脑卒中二级预防等,这些研究将为我国LAAO 的发展积累丰富的临床证据。
2.4 展望
基于2020年最新证据,LAAO 已成为抗凝治疗的重要补充和替代方案。我国LAAO 已经进入了器械自主创新和技术不断改良的快速进程,从传统的全麻、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逐渐向极简式局麻下纯超声引导式发展,中国介入专家开始有意识秉承积极且规范的理念推动这项技术普及,以最大限度降低LAAO 的并发症,提高有效性,从而更加健康地推动LAAO的长期发展。
3 先心病介入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
3.1 先心病介入技术
我国每年先心病介入治疗约5 万例,手术量全球第一。2020年,首款国产完全生物可吸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先健科技)已经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的全部入组,进入临床随访以及NMPA 审批阶段。国产第二代涂层封堵器-氧化膜涂层单铆ASD 封堵器获NMPA 批准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此外,首款经外科开胸小切口途径国产完全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的全部入组,进入临床随访和NMPA 的审批阶段。我国未来先心病管理的发展将聚焦于广大基层医院的筛查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介入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期将目前我国大型医学中心的技术优势和终身管理理念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有力提高我国先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
3.2 瓣周漏介入封堵技术
瓣周漏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并发症,无论外科置换还是TAVR 均会发生[31]。近些年来随着TAVR 的广泛开展,瓣周漏的发生率较外科手术高,约为12%~30%,中度以上不超过4%[32]。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外科换瓣术后瓣周漏以及TAVR 后瓣周漏的主要方式,包括TAVR 后球囊后扩张和瓣中瓣技术,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装置、血管塞和瓣周漏专用封堵器等封堵技术。我国目前各类瓣周漏的封堵数量为200~300例,多集中于较大的有经验的中心,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瓣周漏约为2:1[33],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瓣周漏较为少见。未来管理瓣周漏的方向将是影像学的精准评估、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对复杂病变的处理策略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3.3 经导管房间隔分流术
心房压力升高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经导管房间隔分流术是近些年来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兴技术,尤其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有突破性进展。目前房间隔分流装置已有三个产品InterAtrial Shunt Device(IASD)、V-wave、Atrial Flow Regulator 获得了欧盟CE 认证,FDA 审批的两项关键性随机平行双盲对照研究REDUCE LAPHF Ⅱ[IASD,针对HFpEF 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RELIEVE-HF 研究[V-wave,针对HFpEF 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于2017年启动,其结果令人期待。HFrEF 人群中应用的早期探索性研究也在各产品中同步进行。现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房间隔分流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左心房压力,短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量、NYHA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长期预后尚待观察[34-36]。
2020年国内NoYA 可调式射频心房分流系统已着手启动全球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武汉维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D-shant 心房分流器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患者左心房减压中也有一定探索,并准备开展多中心注册临床。但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造成的顽固性右心衰竭患者,房间隔造瘘术创造少量右向左分流也成为近年来改善患者症状的治疗策略。未来心房分流术适应证可能会逐步拓展,对于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Ⅱ级、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终末期心力衰竭以及单纯右心衰竭的适应证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索,技术层面会聚焦于有无植入,最佳孔径的确认、长期通畅率的维持以及远期孔径有效调节等领域。
3.4 结构性心脏病领域3D 打印技术
3D 打印技术为结构性心脏病术前精准评估提供了更加直接的立体视角。尤其是多材料3D 打印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软硬材料混合打印的技术目标,柔性材料打印出瓣膜和血管壁结构,硬质材料打印出钙化病变组织,软硬相结合的模型实现了TAVR前主动脉根部的动态模拟[37],二尖瓣病变特异性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模型系统以及三尖瓣病变动态的右心系统评估,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不仅能有助于术前确定穿刺入路,评估病变特征,更对器械选择和手术操作的指引起到了精准导航的作用[38]。
4 总结与展望
近些年来,结构性心脏病诊疗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传统的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我国拥有领先的操作技术,并且目前的器械研发也处于世界前沿。在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我国TAVR 和LAAO 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大量自主研发的器械涌入临床,亟待形成适合中国患者的诊疗指南。自2020年起,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在我国正式进入商业应用推广,也推动了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积极探索,这些均是继TAVR 后最具挑战的新兴领域。此外,影像融合技术和3D 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实现精准评估和导航做出了重要贡献。心房分流术、经皮左心室重建术[39]、折叠术等这些心力衰竭领域的突破进展,我国学者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未来中国学者的创新术式和自主研发器械品牌必将创造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新格局。
写作组:宋光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潘文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方林(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尚小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海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白元(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杨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先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曾杰(四川省人民医院),张晓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长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卢志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捷(广东省人民医院),李飞(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叶蕴青(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墨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朱政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海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专家组(按姓氏拼音排序):陈良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韵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建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念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延松(福建省立医院),何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洪浪(江西省人民医院),黄伟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楠(天津胸科医院),蒋世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金泽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晋军(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孔祥清(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妍(空军医科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李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逸贤(香港亚洲心脏病中心),刘刚(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卢成志(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罗建方(广东省人民医院),吕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孟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秦永文(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曲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舒先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治远(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苏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孙英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熠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陶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广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焱(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震(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吴延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永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伍伟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亚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志云(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杨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何怡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袁义强(河南省胸科医院),袁祖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瑞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玉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智伟(广东省人民医院),赵仙先(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郑泽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达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胜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玉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朱鲜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