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测定及疗效预测价值分析
2021-10-06田振英王惠梅徐丽娟
田振英,王惠梅,徐丽娟
(1.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可发于任何年龄炎症性肠病,病情迁延,缓解、复发交替出现,临床通常以轻度活动为主,但仍存在15%左右患者呈急性、灾难性暴发,因此早期评估疾病活动性,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2]。便血或黏液脓血是UC活动期症状之一,研究发现这种出血多继发于肠道炎症引起的高凝状态与微循环障碍,且根据调查,UC患者局部肠黏膜中微血栓阳性率为35%,手术标本则高达67%[3,4]。故推测凝血、纤溶指标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并是血栓栓塞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诱因,但检测凝血、纤溶指标是否可评估病情,及早发现无症状血栓形成患者,早期指导临床干预,仍有待探讨。本研究选取60例UC患者,分析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及其在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 月-2018年8 月我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作为UC 组,其中女23例,男37例,年龄28~56 岁,平均(36.61±4.25)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27~58 岁,平均37.05±4.97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⑴纳入标准:UC 组均符合UC 诊断标准[5];无肠易激综合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活动性结核病;入组前1 个月无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应用史。⑵排除标准:伴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者;存在结直肠癌者;合并肠穿孔者;入组前6 个月存在结直肠外科手术史者;心力衰竭者;合并白血病者;急性心脑血管病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者。
1.3 方法
1.3.1 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 治疗前采集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 公司的STA-Compact型)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及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i2000SR型)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试剂盒购于宁波普瑞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考范围PT:11~14s;APTT:25~37s;TT:12~16s;Fg:2~4g/L;DD:<550μg/L。
1.3.2 疾病活动度评估 采用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6]进行评价,包括排便次数、便血、内镜检查、医师总体评价4 个项目,各项目取分0~3 分,总评分11~12 分为重度活动,6~10 分为中度活动,3~5分为轻度活动,≤2 分且无单项评分>1 分为缓解期。
1.3.3 治疗方法 ⑴均予以日常生活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控制饮食。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⑶给予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1 g/次,4 次/d,口服,共治疗2 周。⑷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1g/包),2 包/次,3 次/d,共治疗2 周。临床缓解患者给予⑴、⑶,活动期患者均予以⑴、⑵、⑶。
1.3.4 疗效判定方法[7]临床缓解: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80%或达缓解期标准;有效: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60%~80%;无效: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60%。总有效为临床缓解、有效之和。
1.4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PT、APTT、TT、Fg、DD水平。⑵比较缓解期、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水平。⑶分析UC 活动度与PT、APTT、TT、Fg、DD 间相关性。⑷分析影响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因素。⑸比较不同疗效UC患者PT、APTT、TT、Fg、DD水平。⑹分析各指标预测总有效的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以LSD-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采用Pearson 进行相关性分析,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测疗效的价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 UC 组PT、APTT 短于对照组,TT、Fg、DD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
2.2 不同病情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缓解期、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患者PT、APTT 依次降低,TT、Fg、DD 依次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
表2 不同病情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PT、APTT与UC 活动度无关(P>0.05);TT、Fg、DD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P <0.05)。见表3。
表3 UC 活动度与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Logistic 分析 低PT、低APTT与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无关(P>0.05);高TT、高Fg、高DD 是影响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UC 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Logistic 因素分析
2.5 比较不同疗效UC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无效、总有效患者PT、APTT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者TT、Fg、DD 均低于无效者(P<0.05)。见表5。
表5 比较治疗前不同疗效UC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
表5 比较治疗前不同疗效UC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
2.6 ROC 曲线 绘制TT、Fg、DD ROC 曲线,发现TT的AUC 最大,为0.855,截断值为为16s,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70.59%。见图1。
图1 TT、Fg、DD 预测总有效的ROC 曲线
3 讨论
UC 肠内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可同时伴有肝胆系统、皮肤黏膜、关节疼痛等肠外表现,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与健康。研究发现,UC 顽固不愈、症状加重原因与肠道微血栓形成有关[8]。相关数据指出,血栓形成在UC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7.1%,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是导致UC 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故早期预测血栓形成的风险意义重大[9]。
目前已明确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动物学试验证实,UC 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升高,大量临床研究亦获得相似结果[10,11]。而血液高凝状态受凝血-抗凝、纤溶-抗纤溶系统调控,其中Fg 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单体蛋白质,形成于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过程中,可增加血液粘滞性、外周阻力,促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12];DD 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以往报道指出,DD 升高预示机体存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及高凝状态[13];TT 可反映Fg 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纤溶亢进时TT表现出增高现象[14];PT、APTT 分别反映外、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缩短可见于血栓性疾病、血液高凝状态[15]。
强薇等[16]研究发现,与健康体检者相比,UC患者Fg、D-D 较高,PT 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UC 组PT、APTT 短于对照组,TT、Fg、DD 高于对照组(P<0.05),与以上强薇等报道相符,佐证了UC患者处于凝血纤溶异常状态。且临床缓解、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患者PT、APTT 依次降低,TT、Fg、DD 依次升高(P<0.05),说明PT、APTT、TT、Fg、DD与UC患者病情有关,但是否存在实质性定量关系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Fg、DD与UC 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与郑英兰等[17]结论相符,提示Fg、DD 可用于评估UC 活动度。此外本研究还发现,TT与UC 活动度亦呈正相关(P<0.05),说明TT 亦可用于UC 活动度的评估。
表6 ROC 分析结果
关于凝血及纤溶指标影响UC 活动度原因可能为,UC患者自身存在肠道炎症反应,肠道血管壁受损,激活了Fg、DD及血小板在受损内皮细胞局部粘附、聚集,且血小板活化后可刺激更多炎症介质产生与分泌,如前列腺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趋化,损伤肠道内皮细胞,并诱发氧自由基,加重肠道炎症反应,促进UC转向活动期[18,19]。同时当炎症反应到达某一程度时,可在凝血及纤溶系统影响下,形成微血栓,引起肠道黏膜缺血坏死、形成溃疡,肠道病变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亦是UC 病情迁延不愈重要原因之一[20,21]。可见治疗UC 不仅应重视炎症的控制,亦应关注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必要时及时给予干预,能预防UC 病情恶化及血栓栓塞的发生,扩大患者受益。
疗效监测是指导临床干预重要依据。目前UC疗效判定多依赖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肠黏膜表现、医师对病情的评估等,如基于Mayo 疾病活动指数的疗效评估,相关指南中亦推荐其评估疗效,被认为是较为可靠的方法,但评价过程繁琐,且结肠镜检查费用较高、部分患者耐受性差,尤其是重度UC患者,反复结肠镜检查可导致依从性降低,并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临床期待能简单、快速、准确评估UC 疗效的方法[22-24]。本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者TT、Fg、DD 均低于无效者(P<0.05),说明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可能有助于UC患者疗效的评估。与内镜检查评估相比,TT、Fg、DD 可通过采集少量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经济性高,为非侵入性操作,应用优势明显。同时本研究创新性绘制ROC 曲线发 现,TT、Fg、DD的AUC 分别为0.855、0.821、0.789,预测总有效敏感度、特异度均>60%,具有较高价值。本研究虽证实TT、Fg、DD 可用于UC 疗效的评估,但不足之处在于,未比较TT、Fg、DD 评估疗效与内镜评估的价值,且治疗后未进行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致使本文的观察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时应用受限,仍有待后续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UC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异常变化明显,TT、Fg、DD与UC 活动度有关,治疗UC应兼顾炎症、凝血、纤溶指标调控,检测TT、Fg、DD水平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疗效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