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问题教学研究

2021-10-04陶能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课堂提问高中数学

陶能文

摘要:本文探究如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问题教学,以问题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119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高考就像是激烈的奥运赛场。在这场凝结了学生“台下十年功”的比赛中,学生比拼着自己的能力,展示着自己思维的光芒。高中阶段的每一堂数学课都是无比重要的训练,学生的实力由此积淀,问题也由此挖掘,他们的数学素养也由此提升,突破由此实现。要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注定了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一味讲授,而应该调整好自己作为“教练”的角色,即帮助学生设定目标,为他们提供科学学习方案,并在学生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助力学生在高考赛场上绽放自己的光彩。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地训练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重要的指导方案,也是学生的执行方案。高中生的学习节奏快、压力大,尤其是在需要他们精力高度紧张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更要设计以问题教学为核心的课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为他们的高考打好基础,为他们将来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一、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主要形式依靠教师提问。由于高中数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数量多且复杂,抽象性又極强,大部分教师的授课习惯都是先讲解,后提问,再讲解巩固,对话式、互动式的问题教学几乎可以少到忽略不计。学生忙于消化众多数学知识,主动提问的意识也不强。另外,课堂上的教师提问更显随意性。一个问题的提出突如其来又戛然而止,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展开具体追问,学生的思维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延伸与扩展。

鉴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实施的不理想状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并未将课堂提问纳入其中。教师只关注自己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听得明白,却没有关注到应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想得清楚。因此,将问题教学思维落实到课程设计环节,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问题教学策略

以下笔者将以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为例,浅谈如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问题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学会使用坐标表示空间中的点

2.能够绘制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掌握空间点的坐标表示

3.初步认识——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4.培养类比、迁移、数形结合思想,建立空间感与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

教学设计:

1.关注问题的趣味性,设计激趣式提问

课堂引入:

问题情境一:播放美剧《怪奇物语》的简短片段。教师引导:剧中主角经历了一个“异世界”也就是平行时空。相信在今天,同学们对平行世界、四维空间这些概念都并不陌生。有同学可以为大家进行简单的科普吗?

设计思路:四维空间本身带有的科幻与神秘色彩是高中生十分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这样的课堂引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氛围。

教师引导:就现在人类的认知而言,我们生活在几维空间呢?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绪回归到课堂学习中,引出三维空间的概念。在三维空间中,我们有长、宽、高三种度量,要确定空间中点的位置特征,我们可以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

2.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问题情境二:展示火箭升空的视频,教师解释:火箭升空时,燃料对火箭提供的反作用力使它克服重力与摩擦力快速升空,当我们描述火箭在空中的位置时,除了经度与纬度之外,常常加入高度,如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如何像标记二维坐标中点的位置一样,在三维坐标中表示出火箭的位置呢?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某一具体点的坐标,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既联系了他们的生活,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对学习重点展开思考。

问题情境三:教材中例二要求学生写出食盐晶胞的钠原子所在位置坐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氯化铯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氯化铯的结构中Cs离子位于正方体的正中心,请学生思考其坐标应该如何表示?

设计思路:课本上的两个例题以及后置练习都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巩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位置的坐标表示。这一问题的难度其实与例2相同,但没有了课本上的辅助线作为参考,就看学生能不能够将问题进行有效转换。转换过程也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深入浅出,进行发散式提问

问题情境四:以图4.3-6为学生创造情境:飞机从O点出发,在P点时需要收起起落架,已知与P点垂直的B点坐标为(x,y,0),你能求出此时飞机距离起飞点之间OP的总距离吗?

设计思路:具有发散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破除思维定式。在日后的具体运用中也能够更具数学思维意识,快速破题。课堂结束前以此问题拔高学生的思维,可以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的思维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进行更为发散的思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重要。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创造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的提问,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做到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好、问得精、问得巧。所以,在教学中,如何不断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值得不断深入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秀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环节设置的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1(41):79-80.

[2]王桂丽.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14):22-23.

[3]王永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21(35):75-76.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241100)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课堂提问高中数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