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作业辅导的心理教育技巧
2021-10-04彭永莲
彭永莲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许多学生反映初中的内容比小学多,难度大,学习任务更重了、学习的科目更多了、作业量也成倍增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但只有教师的孤军奋战显然是不行的,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极力倡导的教育途径,家长应认识到自己在作业辅导中所应发挥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学生不掉队,紧跟教师的步伐,在学习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关键词:家庭教育;初中学生;作业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88
家庭教育成效最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风采风貌中,在理解、宽容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自信与友善。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地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同心同力,保持沟通、目标一致。其中,作业辅导是家庭教育中较为敏感的内容,家长应注重心理辅导与措施引导的统一。
一、从家校合作做起
家庭教育自孩子出生起便已形成了特定的氛围,每一个家庭自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特色,这也促进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但到初中阶段,家庭教育开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补充。近年来,家长与教师的关系趋向紧张,出现了教师埋怨家长不管不顾,家长抱怨教师连续不断的反馈与谈话。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各自的定位不清所导致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角度出发,做好教师分内的事,并在此基础上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确学生在校的表现,进而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向。而家长则应端正心态,了解孩子的成长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浇灌的成果。教师向家长进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得家长时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在与教师出现教育方面的意见不同时,秉持着“一切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的目的,教師与家长应心平气和地交谈。例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发现学生最近上课总是瞌睡困倦,一反之前精神抖擞、积极发言的常态。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则了解到,原来家长在发现学生成绩退步后,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加量,在学生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后,家长又根据学生的薄弱点布置了更多的作业,学生需要一直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后才能洗漱睡觉。认识到这种情况后,教师开始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讲述学生在这种高强度学习下所面临的学习与心理压力导致学生最近的精神状态较差,作业正确率并没有提升。在家长与教师的互相沟通与合作中,家长认识到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应照顾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可见,家庭教育需要在帮助、沟通、协商中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不是拖学校教育的后腿。
二、控制情绪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学生最容易出现的状态是严重的对立,家长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孩子的作业能够快速、准确而不加拖延、敷衍地完成,学生则容易在做作业时拖泥带水、推三阻四、粗心大意,这对家长的情绪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碰到性情急躁的家长,家庭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家长大吼大叫地辅导作业、学生连哭带叫地赶作业进度的情况。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学生都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拖延状况,他们往往逃避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刻不愿动笔,家长既有家务要做,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力不从心。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应警惕控制情绪,不要让激烈的情绪占领高地,而应采用一定的心理技巧来“对付”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拖延问题。具体地讲,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初中阶段,学生其实是处于高考准备的预备期,此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为高中学习做好习惯与方法上的准备,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计划意识、时间观念。在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应与学生坐下来分析今天要完成的作业,并据此制作一个时间计划表。面对数理类需要时间与精力思考的,学生将其安排在晚饭前的一段时间,此时学生的精力较足,大脑更为灵活。而读背的内容则安排在晚饭后,此时学生需要一定量的运动,又因晚饭而较为困倦,学生边走边背可以逐渐恢复活力,保持学习热情。同时,对每项作业,家长都应鼓励学生设立一个时间限制,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每天的作业时间赛跑都可以成为学生挑战自己的机会。
三、与学生保持沟通
家庭教育的开展相比于学校教育是有一定优势的,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更为详细,因此在辅导学生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面对粗心大意的学生,家长时刻提醒他们保持细心与谨慎,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完成作业,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应与学生保持交流,沟通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在初中学习中,尤其是八年级,学生所学的科目较多,这么多的科目要学习,学生面临的压力较大,不同的科目有相应的作业,学生擅长的科目也不同,如何在完成作业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之间保持平衡呢?家长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他们最近的学习体悟。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面临各种青春期的烦恼,既有交友方面的,又有学习方面的。家长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在意识到学生的情绪波动时,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询问学生烦恼的来源,并从帮助者、倾听者、一个可靠的成年人的角度向学生提出建议,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方法方面的引导。
四、结语
在初中学习中,家长与教师是共同奋战的战友、是互相体谅的同盟。家庭作业既是学生自己的任务,也是家长与教师关注的内容。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各个方面展开教育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成伟鹏.关爱与守护——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
[2]刘雪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探究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8(17):31-31.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