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千面城市客厅
2021-10-04蒋涟
蒋涟
“城市客厅”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于新时代、新语境下诞生的新概念,其既与居民文化时尚生活息息相关,又可为城市发展赋能添彩。形态多彩的城市客厅的共同特征是,“有产业脉动,有商业繁茂,有时尚勃发,浓缩着城市万象,既是城市的交往中心,也展现城市的气度与品位。”
为何打造城市客厅
应该说,“城市客厅”并没有学术性、系统性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冀望提升城市首位度、曝光度的城市以文化为基底,更好地发掘和展现城市特质,打造靓丽且辨识度十足的城市客厅意即城市新地标。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城市空间能级跃升的核心因素,建成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客厅,需要对在地文化进行梳理与展现。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现在社会、文化、经济和建筑等诸多方面,建筑不会限于某种风格或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当地环境、社会生活和使用者的适应性,城市客厅则将此属性发挥至最大。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更愿意从建筑层面来解读城市,他认为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投射,城市的性格与历史都会如实地体现在建筑中,“城市是由建筑和发生在建筑周边的生活组成的,我们之所以觉得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正是因为建筑。”具有共享属性的城市客厅,或许最能象征城市的未来。而在与上海邻近的昆山,其早前就在《推进城市更新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以“五区一线”为核心的片区开发计划,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两大落脚点,借鉴国际先进设计思维,接轨雄安新区先进理念,以卓越的规划设计为标杆,瞄准一流标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五区一线”规划编制,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客厅”和具有识别度的大城市形象。
还有些城市并不讳言,建造城市客厅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步伐,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此外,城市客厅的创新之处在于,与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打造城市新的文化名片和城市IP的理念,城市客厅毕竟是一个交流、互动、展示的窗口,服务亦是城市客厅重要的特质之一。
文旅市场的兴盛也是一些城市塑造城市客厅的机遇所在,一座杰出的旅游地标建筑,足以标记这个城市,如同故宫之于北京,兵马俑之于西安,青羊宫之于成都。然而,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极佳的先天优势与丰厚底蕴,没有优质的历史自然资源作为背书却又想要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只能通过不断加码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尽可能的摆脱对于资源的依赖,此时以“场景+内容”的革新理念,建设并演绎“游客必到、市民常来”的城市客厅概念,自然所获甚多。一些新晋兴起的旅游业发达的中小城市均是此种思路的受益者,以至于部分旅游资源丰厚的大城市也选择以此思路“建厅”加强引流,参与竞争。
多样化的城市风姿
城市需要一个被识别的过程,在建筑师眼里,“建筑有诸多特性,但首先应该是社会性的,我们的建筑首先应该体现出当地人如何共同生活、如何创造更好的社会互动和更大的整体宜居性。”在此语境下,城市客厅更为超脱地展现多元化的城市风姿。不同的城市案例中可归纳出城市客厅的相同特点,“兼具文化、社会和商业中心的综合体;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建筑;集聚人气与活力的公共栖息地。”深圳就曾高起点规划建设前海、深圳湾、香蜜湖、大空港、大运新城等“城市新客厅”,提升城市的品位品质,这五处新的代表性城市空间相继建成后,助力深圳对标国际一流,体现深圳特色。
南京推出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以南京的绿色名片“梧桐”为符号,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成为感受南京文化、体验南京魅力的特色空间;有的以历史名人为线,彰显文学之都气质;有的以红色文化为本,在烟火小巷中传承红色记忆……作为给市民定制的个性化城市客厅,2021年“梧桐语”的目标是建设不少于10处,5年内则将增加至50处以上。
杭州的城市客厅集传统时尚、人文科技、文化经济、产品体验、产品展示、文化活动等于一体,是展示杭州品牌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品牌与行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布、展示及互动交流平台,其还将杭州绿色能源体验中心引驻,这个具有知识、趣味、互动、体验、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体验点能够实现与城市客厅的相互赋能,更好地传播“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绿色文化、绿色杭州”理念。
各种各样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是“城市客厅”的灵魂所在,也是“城市客厅”是否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合肥对城市客厅概念的解读更为多元,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所在。其意图将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未来汇聚在形色各异的人文景观之上。博物馆、书店、剧院、艺术园区、特色街区、公园……这些广泛意义上的“城市客厅”犹如一个个看似散落的“综合体”,各种文化共生于其间,层次分明又相得益彰,错落有致而又浑然一体,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铸成合肥的文化性格。此时,城市客廳的独特性与城市文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