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成都的启示

2021-10-04熊雪朋

产城 2021年7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数字

熊雪朋

当前,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演进,网联、物联、数联、智联迭代发展,数字科技融合应用重塑产业发展方式已成为共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亦明确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通过研究产业数字化内涵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产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情况,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提出成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产业数字化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产业数字化定义

不同国家和机构对产业数字化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国家信息中心认为,“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虽然不同主体对产业数字化内涵的解释各有侧重,但本质大体相同。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趋势

产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四个基本趋势,一是随着全球产业信息基础大幅加强,海量数据源源不断地产生,进一步推动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互联互通,带动数字化转型从被动到主动、从片段到连续、从垂直到协同转变。二是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及不同产业链的跨界融合,重塑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兴起,加剧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底层技术、标准和专利掌控权的争夺,呈现出平台化、共享化新特征。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直接带动了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模式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四是随着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对消费者的数字化资源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世界主要国家日益高度重视对公民数字技能和素养的教育及培养,并逐渐上升到维护国家在新时代打造新型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概述

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规模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战略,开启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升,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产业数字化规模伴随数字经济规模扩张而加速增长,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引擎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中国信通院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约为28.8万亿元,占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高达80.2%;2005年至2019年复合增速高达24.9%,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7%提升至2019年的29.0%。

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定位

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周期长、复杂程度高,需要结合产业结构困境、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阶段及数字科技发展走势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元目标体系进行引导。产业数字化发展定位需兼顾微观、中观和宏观多个层面。

我國产业数字化发展特征

国家信息中心及相关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在国家政策推动、数据要素驱动、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平台拉动、产业发展联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初步显现,整体进度加快,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数据要素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血动脉。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驱动产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促进生产组织方式集约、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生态创新。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资产,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已成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促进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二是科技平台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牛鼻子。科技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转换器”,驱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产品供给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科技平台是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协同发展的“助推器”。重点龙头企业建立“行业灯塔”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互联网优势企业建立“科技超市”助力产业数字化发展。

三是服务业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领头羊。得益于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与制造业和农业相比,我国服务业数字转型遥遥领先,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拉动内需强劲有力,平台经济促进供需对接精准高效,教育医疗等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生活消费领域一站式服务趋势明显等方面,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等多家企业市值排名进入世界互联网企业20强。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服务业、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9.5%、37.8%和8.2%。

四是政企协同成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双飞翼。政府带头推进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40多个部门已全部开通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意愿强烈,2018年67%的全球1000强企业和50%的中国1000强企业都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国内先进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

上海

上海2021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上海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起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围绕经济、生活、治理三个方面的数字化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3+X”政策体系支撑。同时开展深度调研,为城市“把脉”,找准各领域、各行业发展中“高频急难”问题,摸清城市数字化现状底数;针对转型中可能碰到的数字法治、伦理等问题,将建立健全数字“规则”体系,实施“数据开放提质”工程、“数据流通加速”工程、“数据创新应用”工程。依靠市场力量参与数字化转型,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支持组建数字化创新联合体,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建设和数据运营服务商发展。

二是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上海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着力打造“上海制造”新范式,以“新四化”综合集成推动产业数字化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转型,提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两网贯通”、服务业制造业“两业融合”等转型路径,鼓励丰富各类产业集群、园区载体、特色小镇的数字化服务功能,引导中小企业共享产能、技术、数据、人才、市场等资源,培育一批数字开源社区和数字创新实践基地。

广州

广州聚焦产业支撑,加速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

一是加速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广州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数造”行动,按照国家、省资助额最高比例给予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配套资金,同时鼓励服务机构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协同研发、测试验证、咨询评估、培训推广、创业孵化等服务,对于依托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化升级的企业,给予“上云上平台”服务券相关政策奖励。鼓励新兴数字化服务发展模式创新,支持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领域数字服务发展,培育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和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

二是加速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释放。广州在交通、医疗、教育、金融、政务等优势特色领域遴选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场景,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各类社会组织,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展数据整合和应用。同时,首期推出超过100个技术领先的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多维释放数据和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深圳

“数字化整体转型”是深圳“十四五”时期“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的重大战略、重要抓手,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是重中之重。

一是发挥数据要素核心价值。深圳不断发挥以立法引领新兴领域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制定出台深圳市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要素融通,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共享、开放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源,依法开展数据交易活动,挖掘数据要素商用政用民用价值。

二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圳充分发挥全国信息产业重镇和拥有华为、腾讯、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先发优勢,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应用,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不断加大服务业创新投入,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加快金融、物流、零售、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进程,拓展供应链金融、智能仓储、电商物流等新模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水平。

杭州

杭州提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全面推进“三化融合”,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

一是制度保障优势突出。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在全国具有创新意义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次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概念作出法律界定,为杭州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有力推动了杭州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增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竞争优势。

二是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杭州作为“电商之都”“全球移动支付之城”的产业数字化优势,以电商引领服务业数字化广泛转型,构建“天、铁、海、陆”一体智能物流体系,全面推动eWTP杭州实验区建设,培育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的“杭州经验”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并推广全国。金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亮点突出,密集出台了20余项金融科技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搭建高端金融科技平台,全球数字金融中心成功落户杭州,金融科技体验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杭州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万企转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中心,推进“新工厂计划”,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关于成都市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成都市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目前成都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不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精准支持政策体系尚未健全,政策与企业智能匹配水平不高。二是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示范效应未发挥。三是受限于战略认识、数字技能、资金储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广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不善转、不能转”难题有待解决。四是“数据孤岛”尚未打通,数据要素市场探索进程缓慢。

成都市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

未来五年是成都产业数字化由初期进入深入区的关键时期。在把脉成都实情,借鉴先发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从发挥政策精准引导、平台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基础主战场和数据资源核心要素四大作用出发,提出发挥精准施策效力,塑造城市转型亮点、增强企业转型动力、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四条建议,全力推动成都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政府精准施策效力。破解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转型改造成本高、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环境支持和措施支持。创新政策服务体系。營造有利于产业数字化的宽松自由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高新科技企业及互联网领军企业落户本地,借助后者技术及专业人才优势加速推动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使产业数字化发展进入良型循环阶段。提高政策精准度。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靶向政策支持与措施服务,针对产业数字化发展中技术升级快、商业模式迭代快等特点,在政策措施上突出“短平快”特点,针对重大产业数字化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以此精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打造“平台+中心”模式,塑造成都数字化转型亮点。加强与数字科技企业合作,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和成本。搭建新型撮合服务平台。政府与数字科技企业合力搭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撮合平台,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通过分析多维度产业政务数据精准把脉产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为产业转型提供招商精准对接、资金精准对接、企业精准对接服务。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积极力争国家级、探索筹建市区(县)两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产业功能区、产业集群、园区等建立公共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强化平台、服务商、专家、人才、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开放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需求撮合、转型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组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联盟。由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等关联政策,组建由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为主体的成都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联盟,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三是引进培育平台型企业,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平台模式是数字化转型和落地的主要实现方式,科技平台企业是产业数字化的实践者和助推者。加快引进和培育以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平台型领军企业。搭建合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智能制造诊断等服务,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发挥平台产业资源要素“连接器”、产业数字化转型“工具箱”作用。鼓励在蓉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开发和推广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支撑平台等服务平台,共建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社区。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多场景、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示范,让全市各类企业都能直观地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效果,可以增强中小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成都引进和培育科技平台领军企业,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大数据产业。

四是加快探索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共识,是成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加快建设数据聚集平台。推进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完善数据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数据要素分析精准了解大中小企业需求,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化制造等多元化、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数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