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与篆刻艺术之美

2021-10-04张进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

张进生

摘 要:随着近些年我国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愈发重视,书法与篆刻得到广大公众的广泛关注。对书法与篆刻展开讨论研究,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从作品内容中切身领会创作者的艺术趣味,还可以陶冶情操,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掌握书法与篆刻的相关知识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书法与篆刻之美蕴含在其发展历史之中,因此学习书法与篆刻要了解其发展历史,对其实用性与艺术性有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书法;篆刻;艺术之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值得讴歌的感人事迹,全面彰显了国人坚韧不屈和勤劳奋斗的民族精神,还孕育了许多璀璨夺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文化素养的培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书法和篆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两个代表,既能够彰显时代变革的影响力,让学习者领略历史的发展,又可以展现古代的文化风貌,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研究工作具有帮助作用。笔者采用历史描述的方式,逐一分析了书法与篆刻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风格,又通过对比详细阐释了这两种艺术的同与异,并从日常生活和艺术欣赏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书法与篆刻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一、书法与篆刻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风格

(一)书法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风格

从广义角度来看,书法是指文字和符号的书写规则,即根据每个文字的结构和特点不同,采取对应的笔法和章法书写,使其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有毛笔、硬笔、指笔等书写形式。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本文所讲即狭义上的书法。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溯源至甲骨文,后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文字类型涵盖了文字在历史发展中的多种变体,不仅对后人的书写习惯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也被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学习,极大程度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笔法特点为瘦劲挺拔,以直线居多。金文是甲骨文之后的书体,又被称作钟鼎文,是大篆的一种。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仍具有明显的象形文字特点。大篆与小篆并称篆书,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而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通用文字,利用简化字体结构的方法,使其具有形体均匀和容易书写的特点。而隶书始创于秦朝,为汉代时期的常用文字,其书写风格以庄重大方为特色,其相关作品多讲究“蚕头雁尾”和“一波三折”。汉代统治时间长达四百余年,隶书留下了《礼器碑》《华山碑》《曹全碑》《张迁碑》等传世之作,对后续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楷书是后世最常用的书写方式,是由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具有书写简易和横平竖直的特点。楷书不仅极容易辨别和练习,还包含了楷模的意义,被多个朝代的文学之士广泛应用。其中,最出名的楷体书法家,当属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四位。同样起源于隶书的书法艺术,除了楷书还有行书。从字体外形来看,该种书法类型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但能够有效弥补前者书写速度慢和后者难于辨认的缺陷,使其内容更具特色,为观赏者提供别样的艺术享受。而草书起始于汉代初期,以结构简便和笔画连绵为特点,给人一种狂乱之中优美的特殊感觉。但由于该种书法形式过于简单,在辨认过程中极容易混淆,所以未能同隶书和楷书那样成为官方的主要字体。

(二)篆刻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风格

广义的篆刻艺术,是指在金属、象牙和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使其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以制作印章为主,用于馈赠文友、自篆自用、钤记落款和观赏把玩,从而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故该种艺术又被众多文人学士称为印章艺术。狭义上来讲,篆刻艺术并不是指在个别载体中雕刻篆书,而是先习得篆书的文字结構及书写方法,形成特有的风格与个性,再将其融入雕刻过程中,使篆刻后的效果独具特色,兼有篆刻与篆书的双重美感。篆刻艺术以篆字为主,也有隶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其工艺材料以石料和玉器为主,象牙、金属和竹木材质较少。早在殷商时代便盛行在龟甲兽骨上刻字,但篆刻艺术是在战国时期以古玺的形式广泛流传,其原因与篆书的诞生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重要影响。古玺作为权力象征和信物,依据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而定,其形状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为主,均由专门的工匠凿铸而成。而到了秦代,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人们之间的等级划分变得更加严格。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够叫玺,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其印文均具有庄重秀丽的特点,在当时还出现了成语入印的情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文学作品之中。相比于秦代的印章,汉代的篆刻风格更加庄重雄浑,其凿印尽显健拔奇肆之美。印章文字结合了隶书结构简化的特点,部分印章还将鸟虫入印,使印章变得更加精致,对后世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还出现了泥封,通过加盖印章的方式,密封书信和防止伪造账目。而东汉后期因战乱不断,官员之间调动频繁,其印章也多为临时刻凿,常常未添加任何修饰图案就被使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均是延续汉代印章的制造方法。但随着朱砂的广泛使用,泥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濡朱之制”的新式印章加盖方式诞生。而隋、唐、五代、宋和元时代的官印表面逐渐增大,其应用人群也从之前的汉族推广至其他民族,印文更是具有屈曲回绕的特点,令印面之中的空隙均被填满,传统篆书的优美骨风已逐渐消退。由于隋、唐、宋、元时期的绘画和书法达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书画的产量急剧上升,所以印章的收藏与加盖也成为当时的潮流。

比如,《学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啸堂集古录》等印学理论著作,均被当时的多名收藏家加盖印章。明代时期为篆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在这一阶段,派别众多,风格迥异,著名的篆刻人物以文彭和汪关为代表。前者为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其篆刻风格秀丽典雅,刀法也呈现出明快自如的特色,后得灯光石,乃多刻石章,为后世所宗,称为文人流派印章之“开山鼻祖”。而后者自创白文刻意仿汉,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归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简和苏宣等人,也留下了众多的篆刻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篆刻家以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和钱松最为著名,被称为西泠八家。他们不仅在古代文字和文物搜集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还将其融入篆刻工艺中,使篆刻作品更具个性和新意,深受广大文人学士的称赞。

(三)比较二者发展进程

将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史对比来看,能够发现这两种艺术之间相互促进,在发展创新进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书法艺术最初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将文字雕刻于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以记录事件,文字尽显古雅之美。而在毛笔诞生和普及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快,其文字结构、笔法顺序和排列方向也变得更加多种多样。而篆刻艺术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兴起于先秦,繁荣于秦汉,虽在魏晋及宋元衰弱,但至明清时期再次复兴繁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又一颗璀璨明珠。由于该艺术需要刀法、笔法和章法相结合,所以在研究篆刻艺术的刀法时,必然离不开对甲骨文和金文以刀代笔那个特殊时期的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为后续的篆刻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篆刻作品的文字内容变得清晰明确。而毛笔诞生后的各种书法形式,与篆刻艺术相辅相成,使篆刻作品的文字内容呈现多样化,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书法与篆刻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一)实用性

所有的艺术种类均源自生活,属于广大民众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书法和篆刻也不例外。因此,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除了供人欣赏和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外,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书法艺术不光在发放通知、传递信息和著书立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书写牌匾、撰写碑铭和设计商标广告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篆刻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在烙印、凭信等方面体现较多,虽然篆刻作品的名称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上至皇帝下达平民均有使用。由此可见,书法与篆刻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良好的便利,使社会公众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二)艺术性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书法和篆刻除了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还能够体现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其中,书法艺术通过黑与白的完美组合,利用线条的粗细旋转变动,使文字结构呈现出千姿百态,不仅能够达到传递信息的基本效果,更能够给观赏者提供极具抽象特点的美感享受,令人們回味无穷。相较于书法,篆刻作为以文字为基础的艺术形式,既能够在作品内容中展现出文字的笔法刚柔,也可以体现出刀法、笔法与章法的完美结合,给予观赏者独特的美感享受,令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总之,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共同作用下,书法与篆刻在悠久历史长河之中得以流传至今。

三、结语

通过对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风格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艺术的风格,均会因社会背景的改变而随之发生变动。同时,书法与篆刻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特点,共同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稳步发展。经过深入剖析还发现,书法和篆刻均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基于现实生活需求所发展起来的艺术,既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振.陈巨来篆刻思想发微[J].书法,2020(3):152-155.

[2]马克明.马克明绘画·篆刻[J].云南档案,2020(2):31.

[3]李夏荣.李夏荣篆刻选[J].书法,2019(12):1.

[4]骆芃芃.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J].中国艺术时空,2019(6):8-11.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
篆刻作品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
篆刻一组
少年书法优秀作品选登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