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2021-10-04凌宇
凌宇
1927年4月26日,距离李大钊先生被执行绞刑还有38小时。此时,中国共产党各方力量仍在积极组织着对他的营救行动,而敌人也在千方百计对他施以酷刑,但依旧毫无进展。焦灼之时,一名年轻警察进入狱中,欲对守常先生施以新刑,而关于守常先生一生的革命回忆,也就此拉开帷幕……
电影《革命者》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之一,首度将叙事焦点聚集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身上,讲述了1912年至1927年间,李大钊是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等故事。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李大钊先生走上绞刑台开始,通过不断的插叙和闪回的镜头,展现了李大钊先生人生中的几个重大时刻:从“南陈北李建党之约”,到三万人参加的开滦五矿联盟大罢工,再到被段祺瑞政府武力镇压的“三一八”惨案等。即使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的初心都未曾更改,“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的誓言也不曾动摇。
李大钊先生这一路上结交、遇到了许多人,有像孙中山、陈独秀、张学良、毛润之、蒋介石等重要人物,也有学生、煤矿工人、庆子等普通人,这些人或敌或友,都在他的生命中留下过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的痕迹。通过这些人物的视角,在回忆时间的错位里,像拼图一样,逐渐完整、重塑了李大钊的人物形象。在一次次感动中,让人们认识了更为鲜活的李大钊,他是有着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是老师、是丈夫、是友人,更是精神領袖。
此外,从影片制作角度来讲,首先创作者竭尽所能地尊重、还原了史实,如1:1复原了“0001”号绞刑架。在视觉效果的设计上,通过射灯在小人物身上的折射,营造出极强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了工人阶级团结后的强大力量。包括很多给李大钊先生塑造的大场面,如挥舞红旗的画面,通过独特的视角,传达出更加热血澎湃的氛围来。
最后,以李大钊先生写在《青春》一文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编辑 王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