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的“量具工匠”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周建民

2021-10-03

支部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量规钳工专用

○本刊记者 徐 洁

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他的名字命名;数控机没法完成的精度,他用双手可以实现;工作39 年,先后承担或参与完成了15000 余项急难任务;他被聘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量具钳工周建民。

勤奋钻研 练就绝活

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每一个产品都需要一个专门的量具来检测,量具不精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量具要实现微米级的精度要求,常常要工人付诸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工作。对于当时只有技校文凭的周建民来讲,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

1982 年,周建民从长治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企业成为一名学徒工。一次,他的师傅有事请假,把一件有一定难度的量具工件交给他加工,结果,他好几天也没有搞出来。师傅回来后,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个量具工件搞定了,这件事对周建民的触动很大。为了全面、系统地学习钳工知识,从此,他一头扎进了量具制造加工中,遇到不会的技术问题就主动请教师傅,看图纸、测算、孜孜不倦学技术,量具上反复打磨、制作,挖空心思练本领。白天,师傅干活,他就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技艺;晚上,经常挑灯夜战,抱着有关技术书籍进行理论“充电”。星期天“逛书店”成了他的一大嗜好。一次,妻子让他上街买菜,出去好长时间也不见他回来,妻子一着急便上街去找他,谁知他正蹲在一个书摊旁着迷地看书,至于买菜的事早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2010 年,企业派他赴北京理工大学进修。在两个学期的进修中,周建民不仅学习了规定的课程,还主动选修了《几何规范学》等课程。

一个操作工人在攀登学习高峰路上的勤奋钻研,彰显的是一个“低文凭”“高技能”人才对知识的渴求。在厂房内三尺工作台前,周建民先后学习了车、铣、镗、磨和数控等设备的操作技能,储备了大量有关量具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探索中,他成为了技术大拿。从事量具钳工39 年,1.6 万余套专用量具,周建民练就一手绝活——全凭手感,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纯手工可进行微米级按压研磨,这样的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60。

勇立潮头 争创一流

阵地就是岗位,武器就是技能。周建民始终把履行强军首责当成一种追求。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周建民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由周建民主持的“降低专用量规制造成本,提高专用量规耐用度”课题,改进并提高了专用量规耐用度。他以“不可调式组合高度规”“整体式卡规”为突破口,采用定位块斜面涨紧和端面压合的方式,连续50 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力突击,试制加工出15 套合格工装,使专用量规耐用度提高30 倍以上,年节约制造费用300 多万元,并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也成为企业一线操作工获得国家专利的“第一人”。

在此基础上,他又总结出了“三要诀加工法”“反向研磨法”“同一中心打表勾表法”,这些方法大大提升专用量具的制造水平。这些成果被命名为“周建民专用量规高效加工检测法”,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创新竞赛一等奖,在全集团进行推广应用。

连续多年来,经他之手生产的检测重点产品的量具确保了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完成,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周建民大胆改革创新,完成创新成果1100 余项,创造价值累计达到3100 余万元。

丹心一片 忘我奉献

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党员,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对党不讲“价钱”。组织上交办的任何一项工作,他都会千方百计完成。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高级技师,作为一名项目骨干,大家都说周建民干得不错;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他欠家人的实在太多……

2003 年4 月,周建民作为项目攻关主持人正在某重点科研项目量具的攻关项目阶段忙得不可开交。此时,他的父亲又因癌症晚期住进了医院,他恨不得日夜守候在父亲的病床前,尽自己的一份孝心,但他只能在忙完当天的工作后,再赶到医院照顾父亲。就这样,从他父亲患病到辞世的半年时间里,他没有请过一天假。

2001 年3 月和2004 年8 月,周建民先后两次因劳累过度住院治疗。在病房,一想到工友们没日没夜地在一线奋战,他就忍不住偷跑回工房继续工作,以至于医院的护士几次输液竟找不到他。

一年365 天,他几乎天天在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他说:虽然忙点、累点、苦点,但一批批合格的产品顺利交验,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拿下,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让设计师的非凡创造力变成现实”,是他和工友们的志向,也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才更加欣欣向荣。近年来,周建民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航空、航天、电子等军工集团及制造企业授课、培训,在山西省十几所职业技工学校传授技能及工匠文化,在本省4 所职业学校建立“周建民技能大师工作室辅导站”,完成了钳工专业20 余项典型任务提炼工作,他把岗位、班组、工作室等作为“传帮带”平台,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培养出了包括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兵器工业技术能手、三晋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等在内的20 余名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量规钳工专用
量规:极简多元评价让目标看得见
沁人心脾的“香”
基于“量规”的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新时期钳工教学的几点分析
石油专用管螺纹量规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探究评价量规,提高教学实效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