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10-02周胜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数学科目来讲,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数学思维。但是现实情况下,由于学生生源、教学改革和教材发生较大变化,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出现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难以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普遍产生高中数学难度大,不易提分的错误认知。基于此,本文针对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展开分析,并探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改善衔接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应用到教育行业当中,为数学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将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展示并传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数学概念和理论特征,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便利,提高数学教学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最优化。
一、产生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
(一)生源质量差异大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各个地区的高中逐渐呈现扩招趋势,因此,学校的生源质量差异大。笔者在高一新生入学调查中发现,普通高中的学生城市学生居多,农村学生偏少,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县级城市,农村学生占比较高,而城市学生占据少部分,生源构成比较复杂。在农村地区,多数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与城市老师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很多农村学生一时之间不能适应老师授课方法,再加之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难以跟上老师授课速度。此外,数学卷面总分数与初中相比出现一些改变,题量多、分值高,由120分提高到150分,很多学生遇到难题、大题就不知所措,因此,会产生“高中数学难”,“高中数学不好学”的思维定式,对高中数学科目缺少学习自信。
(二)教材内容改动大
高中教材内容改动大也是影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一般以常量为主,但是步入到高中之后,很多数学符号、数学题型都是以变量为基础,学习内容更加抽象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方程计算,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函数问题、图形问题、几何问题能采用灵活的解题方式[1]。但是很多高中老师在新生入学时,并没有将这些变化告知给学生,学生只能按照初中数学学习思维来学习高中数学,必然会引起“知识衔接”问题,当学生在月考、期中考试测验中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也不能明确地指出学生学习问题,师生之间难以实现“双向沟通”,一味地“跟着老师学”,数学成绩提升效果不明显。
(三)授课方法传统
当前很多高中数学老师的授课方式过于传统,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多数高中学校采用“循环式”教学方式,即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后,就自行被安排到高一学年,进行新生数学教学工作,很多老师的教学思想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仍然习惯于用高三数学授课思维去教授高一的课程。因此,授课过程中常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听”“课下海量做题”“课上答疑”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点。其二,老师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不够充分,很多老师仍然采用“板书+例题+做题+讲题+作业”的形式,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能够灵活地控制授课进程,实时根据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但是学生对于很多基础数学概念不能进行空间想象,影响后续做题质量和效果。
(四)学生学习思维受限
高中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6—19岁,在高一期间,16、17岁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很多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即使遇到困难,不喜欢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更加愿意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学习思维过于狭窄。再加之很多学生经历了严格的中考筛选,凭借高分拿到高中录取名额,在刚刚步入高中阶段时,难以把握放松的“度”,学习过于散漫,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没有形成紧张感,更没有进取心,认为还有两年时间可以“冲刺”。因此,在高一阶段产生“放纵”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知识盲点越来越多,不会的题量越来越大,如果想要认真学习,就必须从数学概念、数学原理这种基础性知识点开始学起,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少之又少。
(五)学习习惯不好
很多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较为简单,难度较低,再加之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寄宿在学校或老师家里的情况居多,学生更容易受到学习鞭策,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性,甚至很多老师已经包办了解题思路、计算过程、验证过程,直接让学生背公式、背例题,背典型题,在实际考试中直接套用公式、套用解题模式即可。但是到了高中,班级学生人数增多,可能还会出现一个老师教几个班级的情况,这样一来老师难以细心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只能依靠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之,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加大,出现“复合型”题型,一个题干可以有多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构建知识体系,很难提高数学成绩。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策略分析
为了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高中老师应该及时改变授课策略,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授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数字分布规律、点的集合、曲线变化规律呈现在大屏幕上,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数学概念,分析数学问题,掌握数学原理,从而为之后的“提分”“拔高”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函数和二次函数为例,讲解在集合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
(一)集合函数
1. 概念回顾
函数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早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对函数有了基础性的了解。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函数是这样理解的:存在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能有一个唯一值与x相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其中x叫作自变量,y叫作因变量[2]。而在高中阶段,對于函数的教学法范围比较广,不仅限于函数问题,还会涉及集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因此加大了教学难度,再加之,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作为支撑,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函数变化规律,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新课引入
老师可以给出相关例题,让学生们从集合的角度对函数重新了解。比如给出例题:一枚炮弹从发射时一直到降落到地面,一共需要26秒,射高最高能达到845米,且射高(h)与时间(t)的关心满足:h=130t-5t2,请问,当炮弹飞出1s、5s、10s、20s时距离地面分别有多少米。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几个时间点的变化,求出地面距离的数值,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h和t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之后老师将h和t的具体数值,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将几个、十几个h的数值与其相对应的t值标注出来,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变量之间集合的关系(即每一个变量t都有一个h值与它对应),之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给出函数集合的概念。最后,老师给出结论,如果有两个数集A和B,其中A为非空子集时,A、B集合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A集合中的每一个数字(x),在B集合中都有一个数字(y)与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关系就称为集合A上的函数,记作y=f(x),x∈A[3]。
3. 案例总结
在这一案例中,老师没有直接将集合函数的定义直接告知给学生,而是将初中函数知识作为引入,有效找到初、高中數学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函数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逐渐摸索出集合函数的定义,最终以y=f(x),x∈A的形式将集合函数表达出来,克服新生入学时的学习屏障,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加深同学们对集合函数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二次函数
1. 教学目标
二次函数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二次函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基本维持在解方程阶段,而高中时期就会在方程的基础上加入最值、单调性、对称性、图像分析等知识,尤其要学会将y=ax2+bx+c变形为y=a(x-h)2+k。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二次函数的数值、图像呈现在屏幕上,方便学生观察。
2.课程引入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画出以下函数图像:①y=-x2②y=3x2③y=-3x2④y=x2⑤y=1/2x2⑥y=-1/2x2⑦y=2x2⑧y=-2x2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以上图像各有什么特点,y=ax2+b中的a对图像形状有什么影响。在学生讨论之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以上八种图像逐一展示出来,用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a的取值对y=ax2+b图像形状的影响,并总结出当a的值从-3向+3逐渐增大时,抛物线的开口从向下转化为向上,并且当a<0时开口逐渐增大,当a>0时,开口逐渐变小。之后可以给出例题:f(x)=1/2x2+4x+6,让学生根据函数性质定理,求出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对称性和单调区间,并通过网络屏幕将二次函数图像呈现出来,更加形象地展示出二次函数的特性。
3. 案例分析
在这一案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了老师授予二次函数知识的重要工具,尤其在课程引入阶段,需要很多二次函数图像作为新知识点的学习基础,但是如果在课上老师将这些图像一一手动画出来,将会浪费大量的授课时间,但是通过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授课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形象化的展示,开拓了学生思维,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还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克服了对高中数学的恐惧,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提高其数学自信。
结束语
由于生源质量差异大,教材内容改动大,教师授课方法传统,学生学习思维受限,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授课策略,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授课中,通过形象化的展示,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孟建银.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713(11):240-241.
[2]杨军、张红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初高中数学问题的应用举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No.230(02):83-83.
[3]孙彬博、郭衎、曹一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No.190(05):47-52.
作者简介:周胜(1981-10).男,民族: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硕士,单位:中山纪念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广东中山528454
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教育科研2018年度市级立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18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