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倒计时,各类金属价格何去何从?
2021-10-01嘉盛集团GAINCapital
嘉盛集团 GAIN Capital
2021年的金属行情令人眼花缭乱,且两极分化——过去两年风光无限的黄金持续回调,铜、锂等新能源金属大放异彩,而铝这一常年乏人问津的基础金属2021年价格屡创新高,中国在碳中和下的能耗双控仍在持续提供动能。
究竟投资者要如何把握各类金属的机遇?美联储等全球央行的政策变化和“绿色革命”会如何影响金属价格?
黄金:美元因素仍占主导
影响金价的两大因素是美元和实际利率(名义债券收益率-通胀预期)。
回顾2019年后的那波黄金牛市(国际金价突破2000美元大关),其实就得益于实际利率的大跌,这让非生息资产黄金展现价值。
2018年11月,众多国际机构开始看好金价。那时黄金现货价格在1230美元/盎司附近,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1.07%。金价从那时候开始直至本轮牛市的峰值,上涨近50%,而美元在此期间并没贬值,因此黄金几乎完全由10年期美债的实际收益率下降而驱动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到2020年8月金价触顶时相比2018年11月下降了200个基点,实际收益率仅约-0.9%。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不断创下纪录新高。
问题来了,为何2021年下半年以来,实际利率都维持在-1%左右的低位,但黄金却丧失了动能?答案是,美元因素取代了实际利率成了暂时主导金价的原因,缩表预期抑制了市场做多黄金的动能。
渣打银行的研究显示,尽管实际收益率仍为负值,但黄金与实际收益率的三个月滚动相关性已稳定在略低于50%的水平,与美元的三个月滚动相关性稳定在70%左右的高位,金价走势开始主要从货币走势中获取线索。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黄金近一段时间都在被美元的涨跌牵着鼻子走。8月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期间表态“鸽派”,令美元多头大失所望,美元指数从接近93的位置大幅回撤至92以下,此前还陷于“闪崩”阴霾的金价瞬间起飞。
金价一度从1800美元以下不断反弹,9月3日发布的疲软的非农就业数据巩固了这一势头,反弹一直延续了近一周,并到达我们的目标1834美元。但是,随后几日,美元指数开始反攻,截至北京时间9月24日7时30分,再度站上了93.1,金价也应声回到了1745.5美元附近。
事实上,紧缩预期再度打击了黄金。对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担忧拖累了贵金属。美联储内部的鹰派委员频频发声催促缩表,主席鲍威尔也在9月的FOMC会议上暗示11月将会宣布缩表时间表。
我们始终认为,即使8月非农爆冷或导致美联储无法在9月宣布缩表时间表,但11月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最有可能宣布缩表,并于2021年底或2022年1月正式实施,而9月的会议可能用于再次提醒市场——缩表的正式通告就要来了。美联储可能希望以此降低对市场的冲击。
其实美联储已经落后了,自然也有追赶的压力。纵观全球,挪威表示下一次会议会紧缩,新西兰也可能会收紧政策(本该宣布紧缩的8月会议却因出现了一例新冠确诊病例而使央行按兵不动),韩国刚刚收紧政策。
未来金价何去何从?空头仓位的建立暗示近期金价信心减弱,市场的焦点可能会转移到11月和12月的FOMC,届时市场将寻找更多有关缩减购债时间表的线索。
就中长期而言,真正的紧缩冲击或是黄金下一个买点。虽然紧缩动作会使前期被低估的利率快速抬升,但由于美联储动作过于滞后,将导致紧缩没有很好的匹配基本面,那么在紧缩冲击充分定价后,长端利率有望重回逐步下行通道。历史上,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时,往往会出现黄金比较好的买点。
铝价:能耗双控下的反击
相比起高贵的黄金,铝被称为“贱金属”,但正是这个向来价格低位徘徊且从不稀缺的基础金属近期涨势如虹。
受需求复苏叠加供应链中断的双重影响,全球铝价持续大涨。年内迄今,伦交所LME铝价上涨已超过40%。
此外,铝是中国碳中和下受限产影响最大的基础金属,电解铝行业的生产是高耗能的,电力成本较高。
9月8日,期货市场上,沪铝主力合约突破2.2万元/吨,涨幅为1.24%,创15年新高。当日,二级市场上,铝概念股纷纷大涨,云铝股份(000807.SZ)、华峰铝业(601702.SH)、神火股份(000933.SZ)、宁波富邦(601600.SH)涨停,铝业龙头中国铝业(601600.SH)大涨8.32%,报每股8.98元。中短期来看,供给紧平衡格局仍为不断创新高的铝价提供支撑。截至北京时间9月23日收盘,沪铝收报22435元/吨,尽管近几周价格出现震荡,但涨势不减。
“双控”目标下,铝供给趋紧可能成为常态。根据安泰科的数据,截至2021年8月,已达233万吨的减产产能或进一步扩大,铝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從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完成情况来看,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入一级预警,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减产会进一步波及某些地区。
绘图/《巴伦周刊》
回顾今年,一季度,内蒙古为完成一季度的能耗双控目标,出台多项文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调节高耗能企业排放量(截至2021年2月,全国200多万吨新增排放量,有四分之一在内蒙古);二季度,云南对各地用电企业开始应急错峰限电,以应对电力供给限制;三季度,河南发大水,且广西、贵州实行能耗双控和电力供应限制,新疆严控铝产能。这一系列趋势都导致铝供给出现缺口。在这一背景下,新增产能远低于预期。2021年原定新增铝产能137万吨,但截至目前仅释放4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