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沟》教学实录与评析

2021-10-01李丽春李永坚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葡萄沟葡萄干枝叶

李丽春 李永坚

《葡萄沟》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水果之乡“葡萄沟”。执教者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教学,从课文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词析句,体会葡萄沟的美丽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中,执教者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重视培养學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

生:想!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的“萄”要念轻声,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卡通小火车)请同学们有序地登上小火车,前往终点站——葡萄沟。(小火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前面出现了几块大石头。)哎呀!大石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课件提示收集能量,拥有足够多的能量就能清除掉这些石头。)大家有没有信心清除掉这些石头呢?

生:有!

师:(课件出示一串串带有生字词的葡萄。)大声读出这些词语,我们就能收集到能量,快试试吧!

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搭起……(读对词语,葡萄就会自动掉进果篮里。)

师:瞧,词语宝宝也登上了我们的小火车(课件出示一列载着词语的小火车),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火车上的词语,收集更多的能量吧!

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枝叶、搭起、老乡、收下、城市、利用、热情好客。

师: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我们收集的能量足够清除路上的石头了,现在继续前进!

【评析】执教者创设“旅游”情境导入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导入教学既有趣又有代入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葡萄沟很美!请你仔细听导游的介绍(播放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全)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

师:现在我们就在这个“好地方”尽情地玩一玩。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出产什么东西。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1:生产葡萄。

生2: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两位同学读书很认真很仔细。

【评析】执教者利用希沃白板自带的课堂活动工具,如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将葡萄沟不同月份盛产的水果设计成分类活动,丰富了学习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三、品字析词,朗读感悟

师:同学们知道葡萄种在哪里吗?

生: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师:(用“画板”功能画出山坡、梯田)我们可以叫它什么?

生:山坡。

师:山坡上有这种像台阶一样的向上的,我们叫它什么?

生:梯田。

师:对。我们快速爬上山坡,看看那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它的枝叶又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葡萄的样子。

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是“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葡萄叶子长得怎么样?

生:茂密。

师:(课件出示葡萄架和零散的几张叶子)这样的枝叶能说长得茂密吗?

生:不能。

师:怎样才是茂密的枝叶呢?请三名同学动手摆一摆葡萄叶。

生上台用白板的“克隆”功能摆放葡萄叶,葡萄叶越来越多,最后变得密密麻麻。

师:这样的葡萄枝叶,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茂密。

师:对。这茂密的枝叶像什么?

生:凉棚。

师:山坡上只有一个凉棚吗?

生:有很多凉棚。

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一个个。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个个凉棚搭建起来。(师示范,生在白板上动手搭建葡萄架。)在炎热的八九月份,钻进这样茂密的葡萄架,感觉如何?

生1:凉快。

生2:凉爽。

生3:非常舒服。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我们一听就能感觉到非常的凉爽、舒服。

指名学生对比读,然后小组读。

师:透过茂密的葡萄枝叶,你觉得葡萄长得怎么样?谁来读一读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生:(读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这个句子写了葡萄的什么呢?

生:颜色很漂亮。

师:都有什么颜色?

生:有红的、有白的、有紫的、有暗红的、有淡绿的。

师:这么多种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

生:五光十色。

师:美丽的葡萄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怎么样了?

生:闪闪发光。

师:颜色多,还闪着光,就是五光十色。

【评析】执教者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的含义,同时对句子进行深入剖析,再要求学生仿写,教学逐层深入,落实了“双基”教学,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师:这么美的句子,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范读句子,一次读得慢,一次读得快)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1: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1:第一次读得比较慢。

师:还有吗?

生2:第二次读的节奏比较欢快。

师:你想用哪一种方式读一读这个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生自由读句子:有的读得慢,富有感情;有的读得比较快。最后齐读句子,读得缓慢,略带感情。

师:请你来读。

生朗读句子,读得比较轻快。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欢快,让人觉得葡萄十分诱人,很想去摘一串。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齐读句子,读出欢快的节奏。

师:老师还想给同学们一个小提示。(手指着课文中的标点符号“、”)这个句子中有好几个这样的标点符号——顿号,我们在读到有顿号的地方时,稍微停顿一下。

生齐读句子,在顿号处读出停顿。

师:像这样的句子,前半部分具体写一种事物,后半部分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前面的内容,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课后练习题: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丰富多彩,热闹极了。)

生1:(读句子)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你不但把句子补充完整,还读得很有感情,我们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同学们,下课后老师想和你们到操场上玩游戏,你们想玩什么?

生1:踢足球。

生2:打篮球。

生3:跳绳。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这些游戏活动名称放进第二个句子里读一读。

生:(读句子)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篮球,有的跳绳,丰富多彩,热闹极了。

【评析】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提出:“读要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围绕文中描写葡萄枝叶和葡萄的句子,执教者引导学生开展语言训练,通过不同基调的朗读,或欢快,或抒情,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变得形象、具体,让人可感、可触,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葡萄的美。

四、合作共学,落实目标

师:葡萄沟里的葡萄又美又多,如果吃不完这些葡萄的话,人们会怎么办呢?聪明的维吾尔族老乡有办法,他们把吃不完的葡萄制作成什么?

生:葡萄干。

师:对。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单)请你画出描写制作葡萄干的句子,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填写在学习单上。

生读课文,填写学习单。

师:请一个小组在白板上完成学习单。

小组成员在白板上操作,填写学习单。

师:再来看其他小组的学习单。(投影学生完成的学习单。)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学习小能手。下面,请你们读出这句话。

生:(读句子)先把葡萄运到阴房里,然后把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就成了色鲜味甜的葡萄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阴房”,看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播放视频“葡萄干的制作”。)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葡萄干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颜色鲜味道甜。

【评析】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减少和避免出现学习“边缘人”的现象。学生围绕问题“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展开讨论,知道了维吾尔族老乡制作葡萄干的过程。这样教学,使得师生间的互动变得多元化。

师:来到了葡萄沟,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地请我们品尝这颜色鲜味道甜的葡萄干。(师戴上维吾尔族的帽子,播放配乐)瞧,谁来了?

生:维吾尔族姑娘。

师:(拿出葡萄干)小游客们,维吾尔族老乡请你们吃葡萄干啦!欣赏了优美的新疆舞蹈,品尝了香甜的葡萄干,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夸一夸维吾尔族老乡,好吗?

生:热情好客。

师: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让你吃个够,请你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句子。

生:(读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同学们,我们的旅行即将结束。在旅行中,我们知道了葡萄沟,还知道了葡萄沟盛产什么?

生:水果。

师:看到了什么?

生:五光十色的葡萄。

师:品尝到了什么?

生:色鲜味甜的葡萄干。

师:感受到了什么?

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师:所以,我们说——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葡萄沟,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

【评析】执教者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情境,通过欣赏新疆舞蹈、品尝葡萄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总评】

在设计教学时,执教者基于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学情,结合课文内容,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营造愉悅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乐于思考、勇于表达。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受情感因素影响,因此,执教者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

第二,品词析句,探究葡萄沟之美。执教者在教学时,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比较,深入理解文本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葡萄沟的美丽。教学中,执教者抓住“茂盛”“五光十色”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葡萄枝叶和葡萄的句子,以点带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沟之美。

第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围绕“葡萄干的制作方法”,执教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课例曾获玉林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一等奖第一名)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葡萄沟葡萄干枝叶
甜甜的葡萄沟
枝叶
忘了加葡萄干
熊的葡萄干
葡萄干蛋糕
柳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火焰山下葡萄沟
黄花三宝木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杜甫:大唐枝叶压上眉梢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