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年少
2021-09-30小川
小川
小升初考试,我居然一鸣惊人,成为全乡一百多号考生中的佼佼者。
父亲第一次觉得,这个娃娃有培养价值。于是征求我读初中的意见。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可以去乡里唯一的初中学校就读,十公里山路,必须住校,每学期学费只要八十元,但听说教学质量很差,多年没有考取一个师范生或者一个中专生。另外可以去毗邻的Y镇读书,但离家二十多公里,坐中巴车需要五元车费,学费一百多元,借读费(押金)两百元,要知道那时候Y镇学校老师平均工资也才两三百元。
父亲是烧锌师傅,在终日冒着烟灰的马槽炉边炙烤着,用透支的汗水赚取几毛钱。我不想在乡里读初中,想去毗邻的Y镇求学,父亲一咬牙同意了。
Y镇中学在大坟梁子山脚。两层平房掩映在苍松翠柏间,这是唯一的教学楼。学校没有宿舍,寄宿生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住宿。我有个远亲舅舅在Y镇中学教书,他曾分得一间寝室,但多年未住,就送给我住宿。
这是一栋一层楼的瓦房,约莫三四间的样子,旁边依次住着一位老师的父亲和两三个和我一样住宿的学生。我住这间是最边上,大约有二三十平方米。屋檐上瓦片年久失修,有许多小缝隙,阳光星星点点照进来。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房间里下小雨,房间会变成湿漉漉一片。房间放下一张床后,我把锅瓢碗盏杂乱地堆在一起,堆在一起的还有生火的柴火和煤炭,小屋就显得更加逼仄。最挡边的墙壁裂开一条长长的拇指宽的缝隙,可以看见外面的光穿过墙壁。我总疑心它会垮塌下来,那三年求学时光里,我在夜晚不止一次梦见墙壁倒塌,惊醒时往往一身冷汗。
开学初,我就用二十多元买一马车煤炭(约莫一两百斤)存起,中午放学和晚饭时候,烧起我的小火炉做饭吃。宿舍门前有两棵高大的榆树,很是茂盛,小火炉燃烧的时候,榆树下烟熏火燎,一团团黑烟冒出来,我在火炉旁吹火,常常灰头土脸,还花眉花眼地咧着嘴笑。忙的时候,我的午餐就是一碗油炒饭,或者一碗冷饭,甚至是一个大饼子。
煤炭总舍不得烧。周末,我们就上山砍柴。古树苍翠的大坟梁子,是我们光顾最多的地方,把柴砍好,吃完烧得黄澄澄的洋芋,再把刚学的古诗,抑或数理化公式熟记于心,一天的时光就悄悄過去了。夜晚的宿舍没有电,煤油灯在隔壁电灯的映照下更加昏暗,如豆的灯光照亮了课本。
C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为人和善。他家的孩子与我同班,我们是很好的玩伴。除了学习,打篮球、砍柴、吹牛常常在一起,我还常常到他家蹭饭吃。
C老师见我晚上没有电灯写作业,在一个期末或者是开学初,以奖励我的名义自掏腰包帮我拉通电线,安装了电表和电灯。从C老师到我居住的宿舍大约一百来米,电线和电表估计需要几十元或者上百元,这几乎是我一两个月的生活费。C老师帮我拉通了电,我终于可以在明晃晃的灯光下看书做题了。
那时候,街边的羊肉粉是舌尖儿上的诱惑,大碗加肉只要3元,但也吃不起。
有一次放寒假,我和小伙伴为了节省车费吃一碗羊肉粉,决定徒步回家。我们不熟悉回家的近道,于是沿着国道行走。时值寒冬,道路两旁的灌木挂满了冰花,口里吐出的气体模糊了视线。当我们在寒风里哆哆嗦嗦到最高峰时,头发和衣服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连眉毛都变白了,寒冷直接侵蚀着肌肤。
路上偶有大巴车驶过,我们差点儿就放弃徒行。但放弃徒行,就意味着不但同样要五元车费,努力白费了,还有一碗羊肉粉也就泡汤了。于是,我们在海拔2600余米的道路上,咬牙坚持向前走。
约莫走了五六个小时,我和小伙伴从早晨走到中午,一身疲惫地到达街上,找到一家羊肉粉馆。当一碗加肉的羊肉粉热气腾腾地端上来时,饥寒交迫的我们大快朵颐,终于吃上久违的羊肉粉。我用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付了一碗羊肉粉钱,还剩两元,又在一家书店买了一本中学生作文精选之类的书,急匆匆地翻阅起来。
用脚步换来的羊肉粉真香,多年后,再也没有吃到那么香的羊肉粉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