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路研究

2021-09-30陈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管理学道德教育立德树人

[摘 要] 在述评现有关于“管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管理学”课程思政的理路。以促进学生德行和能力协同发展为出发点,着重阐明道德教育与“管理学”教学的关系,挖掘管理与道德教育两者的共同理路——正己化人。紧扣这一共同理路,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中国之治”智慧将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其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德行和能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道德教育;管理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基于《群书治要》之中国古典管理理路与效应诠释研究”(GD20CGL25);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基于‘立德树人的《管理学》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PX-620712);2019年度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扎根德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YJG20190107)

[作者简介] 陈少霞(1984—),女,广东汕头人,博士,嘉应学院管理系主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管理、道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7-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4-09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故而践行“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论题与教学工作。本文以促进学生德行和能力协同发展为出发点,着重探索如何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德行和能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知识点和朝“学以致用”的实学方向发展。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协调人的行为”的人文社会学科,与道德教育有密切关联。中国自古就有“以德为政”的管理理念。因此,应用“立德树人”理念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内化成素養,以取得促进学生德行和能力协同发展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深入研究“管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探索将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使道德教育与“管理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以期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化,由此丰富“立德树人”教育理论。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在党中央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号召下,课程思政教学成了当今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论题,而这一论题的研究和解决也是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本分职责的理论保障。“管理学”作为研究“如何协调人的行为”的人文社会学科,与道德教育有密切关联,且是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系统性研究和构建“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

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多数研究侧重于讨论将某一思政元素植入“管理学”教学中。比如,李羽飞等在讲解“管理学”第二章“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中,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现象点滴”案例的讲述,引导学生领悟“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2]。宋晟欣等则是设计思政案例,从课程不同章节中提取思政元素,依托中国红色发展历史、杰出的领袖与企业家等事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成思政案例,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思想的教育。姚亚琳等则提出要注重践行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及课后道德实践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养水平。

(二)当前“管理学”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尚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方案。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理论多数局限于西方商业管理思想,对优秀的中国古典管理理论缺乏涉猎与认识,导致对于管理的根本理路——“正己化人”——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难以做到道德教育与知识点讲解有机结合。这就容易导致课程思政局限于“蜻蜓点水”,甚至流于“两张皮”的形式,课程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德行与能力协同发展”的“立德树人”作用。

(三)本文的研究设想

针对当前“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深入研究“管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探索系统性地将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以“知行合一”教学思路,构建“基于‘立德树人的‘管理学教学理路模型”,使道德教育与“管理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以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及将知识内化为素养,从而提升德行和能力。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路模型构建

(一)道德教育与“管理学”教学的关系

道德教育通常也称“伦理道德教育”。何谓伦理道德教育?《说文解字》云:“伦,辈也,从人仑声;仑,思也。”[3]伦理是指族类的关系。以人类为分析点,人类是一个族类,相对人类以外我们统称为大自然,则伦理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伦关系分为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道”,所行道也,即自然法则规律。人伦之五伦、人与大自然之天伦都是道,是客观的自然法则。“德”者,得也,得知、明达自然规律。故而,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传授关于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宇宙人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什么;通过教导自然的原理原则,引导大众遵循自然法则而行,使得组织团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和谐有序地蓬勃发展。而这正是“管理学”核心的研究命题。

猜你喜欢

管理学道德教育立德树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